李璽家
(平山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 平山 050400)
在種植紅薯時如果薯苗成活率不高,一遍遍補苗栽苗,將增加很多成本,而且嚴重影響紅薯產量,所以在紅薯種植時我們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爭取提高栽苗成活率。根據多年的管理經驗,整理出往年栽苗成活率低的原因,以期對種植戶有所幫助。
1.1 土壤干燥,澆水太少,在薯苗還沒有扎出新根時,薯苗周圍的土壤已經含水很少,薯苗不能扎根,逐漸干枯死亡。
1.2 地面以下埋的薯苗節位少,薯苗扎根少,地面以上留苗太高,春天干燥多風,薯苗水分蒸發快,薯苗吸收的水分沒有蒸發的多,如果沒有水分供應會逐漸干枯死亡。這種栽法,即使不死,返苗也很慢,后期產量也很低。
1.3 在土壤十分干熱的情況下,先栽苗,后澆水,因澆水不及時或澆水少,在澆水前薯苗已被熱土燙死或烘干。正確的栽法是:先開溝或刨坑再澆水,然后立即把薯苗按在水里,待水滲下后再蓋土。這種栽法,薯苗入土前已降低了地溫,薯苗又都插進了泥水里,成活率很高。如果先栽苗后澆水,不但薯苗已被燙傷,而且栽苗的坑已變淺、變小,澆不進水去,或澆水很少,有的水從別的地方流失,薯苗沒沾到水,這樣很難成活。
1.4 栽植過淺。有的栽植深度不到5 cm,如果遇不到陰雨天,3~5.即干到薯苗,栽后第3.開始大量死亡。最適宜的栽植深度是壟面以下5~10 cm,栽植過淺,很難成活,超過10 cm 結薯少,產量低。
采苗前通風曬苗時間短,薯苗過嫩,在干燥晴熱的環境下栽植,再加栽植方法不當,容易造成死苗。
薯苗從采苗到栽植,在3.內只要存放方法得當,不會影響成活率。如果方法不當,會嚴重影響成活率。如果薯苗2.內栽不完應將薯苗假植:不解捆將薯苗下部在稀泥漿中浸蘸一下,蘸泥深度一般占薯苗總高的三分之一,然后一捆一捆的直立緊排在背陰處(太陽曬不到的地方,但不能過于黑暗),然后適時栽到地里。
栽苗時在栽植穴內施肥,造成肥料燒苗。這是一種很不科學的施肥方法,因為任何肥料(氮肥、磷肥、鉀肥各種復合肥)都會燒苗,即使煮熟的黃豆或各種有機肥,也不能緊挨著薯苗。正確的施肥方法是在起壟前將肥料均勻撒施或壟內條施。農民過去有句農諺“要讓根找肥,不要肥挨根”,這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栽苗時沒按標準施農藥,栽后遭受地老虎(土蠶)、螻蛄咬苗,造成缺苗斷壟。
栽植后覆蓋地膜的,放苗不及時,或放苗后不用細土把放風口堵嚴,膜下熱汽從放風口排出,把薯苗燙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