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華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領導干部要勇于擔當、敢于擔當。各級黨組織要高度重視,對當前在干部隊伍中出現的惰政懶政問題進行研判,分清主客觀原因,采取有力措施,為干部松綁,從而充分調動干部的積極性,讓他們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
干部不愿擔當,主觀上看是干部思想顧慮多,怕“擔責事多、干多錯多”,與其“一人干活,九人督查”,不如明哲保身,守著“攤子”,只要不出錯、不出事就行。客觀上看,一是有些現行政策規定要求過于具體化,給干部擔當發揮的空間不大。雖然實際情況千差萬別,很多方面需要干部根據實際創造性地工作,但又怕擔當了會“惹得一身腥”,不敢超越創新。二是有的地方問責泛化,捆住了干部的手腳?!皵刀棺拥谋确N豆子的多”,各類督查、檢查弄得干部畏首畏尾,難以“擼起袖子加油干”。三是存在對問題定性隨意化,標準掌握也不一致現象。同樣的問題發生的地方、區域不同,定性也不一樣,弄得有些干部心態失衡,甚至有抱怨情緒。四是有的單位對干部處理簡單化,影響了干事創業的積極性。有些地方不分理由、不管原因,凡是出了問題,都會被追責、被處理,使一些干部產生失落情緒。五是有激勵政策虛化,操作性不強問題。使保護干部、關心關愛干部的一些要求舉措,成了“紙上的文字”“嘴上的號召”,始終難以落實,讓部分干部心里不“托底”,挺身擔當的底氣不足。
如何充分調動干部的積極性,激發干部隊伍的內生動力,讓干部想干事、敢干事、愿擔當、敢擔當,這是當前急需破解的一個難題。各級黨組織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站在黨和國家事業要求的高度,著力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要形成鼓勵干部擔當的鮮明導向。實踐證明,用人是最大的導向。用什么樣的人,不用什么樣的人,會起到風向標的作用,要把那些能擔當、善擔當、敢擔當的干部用到社會發展的主戰場,用到情況復雜、矛盾較多的崗位上來,讓他們大展拳腳,沖鋒陷陣,攻堅克難,讓他們以實際行動證明,勇于擔當、敢于作為才會得到組織重用,形成有為有位的鮮明導向。
其次,要松綁政策規定,授權干部擔當。要把正向激勵干部擔當的政策落實,有激勵、鼓勵、保護干部擔當作為的具體措施,保證政策規定能夠落地生效,讓敢于擔當的干部消除顧慮,輕裝上陣。除了政策松綁外,在從嚴要求下,還應加大對干部的關心、關愛。對干部不光要有加強管理的力度,更要有關心關愛的溫度,做到嚴愛并舉,讓干部放開手腳做工作、干事業。對確實因擔當出現失誤或過錯的干部,各級黨組織應有更多的擔當,分清是非曲直,秉持公道,敢于為干部說話、撐腰,形成鼓勵擔當、獎勵擔當的氛圍和環境。
再次,規范問責,統一處理尺度。要避免多頭問責、重復問責、層層問責、交叉問責,克服問責泛化。對干部問責必須堅持黨委集中統一領導,由紀檢部門牽頭,組織部門參與,相關部門配合,不能各自為政。紀檢部門應規范統籌問責事項,統一歸口,從源頭上杜絕問責過多、過頻、過濫的現象。要加強對不擔當、不作為的行為進行問責,對那些只想做“太平官”、混日子的干部多些約束,對不稱職的干部及時調整下來。對干部追責、處理既要慎重,又要一視同仁,避免隨意化,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個標準貫始終,讓干部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