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園共育是當前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提高幼兒全場景教育的有效措施。當前在幼兒德育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家長資源,更有利于學生對德育的感知與認同。本文結合當前幼兒德育的現狀,分析了引導家長資源融合的價值,并且深入分析了家長資源融入幼兒園德育的途徑。
【關鍵詞】家長資源;幼兒園;德育工作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485(2020)32-0040-02
Use Parent Resource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s
(Jiangning Demonstration Kindergarten,China)ZHU Mingqin
【Abstract】Family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s of current kindergarten education,and it is also an effectivemeasure to improve children's full-scene education.At present,making full use of parental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early childhood moral education is more conducive to students'perception and recognition of moral education.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moral education for children,analyzes the value of guiding the integration of parental resources,and deeply analyzes the ways that parental resources integrate into kindergarten moral education.
【Keywords】Parent resources;Kindergarten;Moral education
一、幼兒園德育的現狀
(一)教師展開德育的方式單一,沒有創新性
當前幼兒園開展的德育大多是采用宣講的方式,讓幼兒通過讀故事的方式學習基本的德育內容,這種方式雖然符合孩子的身心特點,但是在課堂的應用過程中非常依賴教師的教學水平,如果教師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度,掌握故事的節奏,就很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甚至還會造成幼兒的抵觸心理,影響幼兒德育水平的提升。
(二)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教育效果不明顯
德育雖然融合在故事中,但大多僅是教師進行提煉和灌輸,因此對幼兒來說比較枯燥。隨著時代的發展與家庭教育理念的變化,當今幼兒在家庭中受到極大的寵愛,有些幼兒在入園前就養成了刁蠻驕橫的脾氣,在德育過程中,孩子們對其中內容并不能有很深的認識,比如尊重長輩,感恩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這些看似平常的德育思想,對于幼兒來說卻是脫離生活實際的。因此幼兒對德育的理解與認知能力度較差,缺乏學習興趣。
(三)德育缺乏實踐環境,影響教育效果
德育僅僅停留在課堂上,是當前幼兒教育實施的難點。即使教師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也無法改變實踐環境缺乏導致的教育缺失。大部分的幼兒都對社會環境比較陌生,也缺乏社會活動的歷練,因此在德育的過程中,幼兒沒有具體的實踐環境的鍛煉,也就無法獲得有效的教育效果。
二、引導家長資源參與幼兒園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創新現代教育模式,促進了教學方法多元化
引入家長資源首先可以拓展德育的環境,多樣化的教育環境可以為教師實施現代教育模式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采用更加有新意的教學方式開展德育。教師要對家長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在不影響家長的正常工作與生活的前提下,引導幼兒參與到多個社會場景中進行學習。比如讓幼兒在社區進行垃圾分類的現場學習,讓幼兒對自己亂扔垃圾的行為產生愧疚感,并且將這種分類的意識帶入日常生活中。通過這些社會場景化的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德育的水平,豐富教育的方式,讓學生在好奇心的推動下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達到教育的目的。
(二)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強德育的感染力
從單一的課堂轉移到不同的場景中進行學習,極大提高了學生對德育的興趣,幼兒可以感受大人的世界,獲得更多的認知,并且切實將日常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過程中。比如教師在教育學生尊重孝敬長輩時,可以帶領幼兒到社區的養老中心去陪爺爺奶奶聊天,也可以在養老中心感受到爺爺奶奶的愛,同時付出自己的關心與幫助,在這種氛圍下,可以有效增強德育的感染力,讓幼兒愿意付出自己的愛與關懷去幫助更多的人,也可以讓幼兒理解尊重孝敬長輩的意義。家長的資源往往涉及各行各業,對于拓展幼兒的社會認知能力是有極大的幫助的,借助家長的資源進行德育,也是突破當前德育難點的有效方式。
(三)在社會實踐中開展德育,提高教育質量
在不同的環境下開展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幼兒對德育的感知力,另一方面也是延伸教育場景,給幼兒形成良好的教育環境。幼兒可以清晰地認識到,德育不僅僅是幼兒園的要求,也不是僅僅存在幼兒園中的教育,而是父母的要求,是自己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教育。通過這種全場景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幼兒對德育的認識,讓幼兒能夠提高認識,增強德育實踐能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
三、利用家長資源有效推進幼兒園德育工作的途徑
(一)及時登記家長信息,增加對家長的了解
要充分利用家長的資源,首先要了解家長的具體情況。因此幼兒園要在自愿的基礎上展開對幼兒家長信息的登記工作。幼兒園要向家長解釋登記的緣由,鼓勵家長積極發揮資源優勢,為孩子們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從而獲得家長的支持與理解。在登記的過程中,要對家長的職業信息以及特長愛好進行統計,并且結合幼兒園的德育活動進行相應分類。在設計相應的德育活動時,幼兒園要與家長做好細致的溝通,在確保不影響家長的工作和生活的前提下,設計相應的德育活動,并且尊重家長的意見,安排合適的時間,減少德育活動所涉及的不確定性,與家長一起為孩子們構建一個完整科學的教育活動。
(二)邀請家長參與德育活動,加強家園共育
家園共育工作的開展直接關系到幼兒園的教育質量。隨著人們教育理念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家長愿意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記錄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這也給家園共育工作提供了客觀的便利條件。在開展德育活動時,教師可以提前就活動的環節與班級內的幼兒家長進行溝通,一方面需要得到家長的配合,為孩子們準備相應的道具物品,共同參與到德育活動中;另一方面也需要家長利用自己的愛好,如攝影、電腦設計等服務于活動,使活動更加完整,并且給孩子們留下珍貴的紀念,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在開展德育活動時,家長的參與往往更能讓孩子們提高參與的積極性,增強親子關系,讓孩子發現父母與眾不同的優秀,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采用家園共育的方式開展德育是當前比較常見的教育模式。
(三)充分利用家長的社會資源,創新德育
家長是社會發展的推動力,也是各行各業的主要參與者,其社會資源比單一的幼兒園的社會資源要更加豐富。通過對家長工作的了解,幼兒園可以與相應家長進行溝通,在家長的建議下設計社會環境中的德育,為幼兒提供良好的教育氛圍,達到教育的效果。
(四)加強對家長支持工作的認可和感謝
對于家長給幼兒園提供的社會資源,幼兒園要及時表示認可和感謝。一方面是尊重家長的付出,感謝家長為幼兒園提供了良好的德育社會資源,從而進一步推動幼兒園未來的德育資源的擴充,獲得更多的家長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讓幼兒通過幼兒園對家長的感謝受到教育,明確在受到其他人幫助時要及時表示感謝。通過幼兒園這種以身作則的榜樣教育方式,提高幼兒的德育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將家長豐富的社會資源融入幼兒德育過程中,可以拓展幼兒德育的場景,豐富教育方式,拓寬幼兒的視野,讓幼兒能夠充分了解多彩的社會生活,增強對德育內容的理解與感受。幼兒教師要探索教育新模式,創新教育方法,讓幼兒對德育的踐行融入日常生活中去,有效提升幼兒的思想道德素養。
參考文獻:
[1]顏磊.巧借家長資源,拓展德育新空間[J].文教資料,2019(03).
[2]季冬.利用家長資源有效開展幼兒園社會實踐活動的研究[J].教育界,2020(06).
作者簡介:朱鳴琴(1979.9-),女,漢族,江蘇南京人,本科,幼兒園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幼兒德育、家長工作。
(責編 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