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區灃東新城國潤幼兒園 王 聰
STEM,是指Science(科學)、Technology(技術)、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數學)的簡稱,旨在將分散的四門課程集合成一個整體。STEM 教育課程鼓勵學齡前兒童參與以活動、項目和解決問題為基礎的學習,它為幼兒提供了一種動手的課堂體驗。當學齡前兒童面對即將到來的挑戰時,他們可以應用所學到的科學知識來發現、分析、解決問題。
STEM教育注重對學習情境的創設,幼兒在STEM學習情境中不斷提升設計能力、合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同時,STEM教育中四門學科的教學必須緊密相連,以整合的教學方式豐富學齡前兒童的知識和技能,并使他們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科學和數學是工具,幫助我們認識和了解世界;而技術和工程則是幫助我們改造和創造世界。
停車場是學齡前兒童在生活中常遇到的公共場所。在幼兒搭建停車場的過程中,通過收集獲取相關的知識資料,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被大大激發——積極參與活動和不斷探索新的領域,感受新的游戲氛圍,增強幼兒真實動手做游戲的體驗。
項目活動基于問題展開,幼兒提出問題、發現問題,不斷探究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項目活動中,幼兒提問的意識不斷被激發,主動參與到“停車場”項目活動中,形成積極的探究傾向,并在項目活動中充分發揮幼兒的全面發展潛能。
大班幼兒已經具備獨立搭建、合作配合的能力,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搭建技巧,會使用輔助材料,事先能進行一定的設想和規劃,并能通過分工合作完成一件較為復雜的工程。
我們開展“地下停車場”項目活動時鼓勵大班幼兒自主搭建出有場景、有情節的較高水平的建筑。在活動過程中科學和數學知識的涉及能幫助幼兒感知平衡力、對稱、空間等,觀察記錄、統計測量等知識幫助幼兒梳理數概念;技術和工程知識的運用能幫助幼兒更好地進行“停車場”搭建和改造。

“停車場”項目活動片段
一天,建構區里的小朋友們搭建了一個全封閉的建筑物,上面留有一個小出口,出口外是一個斜坡,可以緩慢到達地面。涵涵把手伸進去拿出一個小車,大聲說道:“滴滴,車出來了!”旁邊的小朋友們立馬說道:“停車場不是這樣的。”“對,車是開出來的,不是用手直接拿出來。”“而且你不知道拿出來的是哪個車?停放位置也不知道。”孩子們認真而又激烈的討論成為我們項目活動的開端。
幼兒的興趣是活動的出發點,我們根據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發展水平來開展項目活動。在觀察幼兒搭建的全圍合建筑時,我聽到了設計者們的聲音:“我們在搭建地下停車庫”,可是這和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停車庫有些差異,教師便以孩子們搭建作品為契機開展“停車場”項目活動,讓孩子們在搭建的過程中發現停車場里的秘密。
開展頭腦風暴、小組活動、動手操作、分享改進,進而形成螺旋式上升的項目活動;通過觀察筆記、照片、視頻資料、學習故事的撰寫來記錄幼兒活動的全過程。教師在活動中根據幼兒所遇到的困難提供相應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支持。
㈠頭腦風暴
“停車場”項目緣起于建構區的一次搭建活動,我們首先進行了一次“頭腦風暴”來調動幼兒的相關經驗,進而確定最近發展區。“圍繞著停車場能提出什么問題?”“你有什么想知道的?”根據問題梳理項目活動網絡圖。
“停車場”項目活動片段
第一次討論是幼兒所有相關經驗的的集合,我們記錄并節選了以下這段對話。
師:“我們平時見到的停車場是這樣的嗎?”
安安:“不是,并不是用手拿出車,車是開出去的。”
師:“請你來說一說你見過的停車場是什么樣子的?”
仔仔:“有門房,停車場出入口一個門房,不然小偷就把車開進去,然后坐電梯到別人家偷東西,偷完以后他出來了,要是沒有門房的話,小偷就跑掉了。”
樂樂:“我知道停車場是有固定車位的,而且停車場有保安管理。”
萬萬:“停車場外面有一個小房子,里面可以看見車牌號,還有攝像頭。”
樂樂:“我知道,攝像頭是為了掃車牌號;停車場很大,有B區、A區和人行通道。”
赳赳:“那為什么停車場頂有那么多管道?”
……
活動以問題為導向,激發幼兒的參與度,豐富項目活動的內容,篩選具有STEM內容和方向的問題展開探索活動。在“停車場”這個項目下,我們根據幼兒的問題又延伸出關于停車位、二層車位、升降桿等小項目活動,始終堅持以幼兒的問題為導向來展開活動。
㈡停車位怎么設計?

我們通過實地探訪和繪畫記錄自己眼中的停車場,思考停車位到底怎么設計?在進行實地觀察、拍照記錄后,小朋友們一起分享了自己的發現。停車場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停放車輛,那停車位都有哪些要求呢?孩子們在自己已知經驗的基礎上又是如何搭建的呢?孩子們進行了一些新的嘗試和體驗,從而在活動中不斷提升經驗的獲得,通過以下兩個活動片段來進行說明。
1.搭建初體驗——積木停車位
我們在建構區進行了搭建“停車場”的初步體驗,幼兒通過長方體立柱來搭建停車場頂,并選擇同樣大小的三角體積木塊作為停車位。
師:“這個和我們平時見到的停車位有什么不一樣?”
赳赳:“這個車位是斜面的,我們平時見到的是平的。”
鐘鐘:“車位是斜面的,車怎么上去呀?”
仔仔:“車會滑下去吧!”

教師手記
當幼兒采用斜坡作為停車位時,就形成了一個三角形的結構,底邊是地面,斜邊是最長的,靠著積木的是高。斜面作為六種簡單機械的其中一種在這個活動中與幼兒的生活相聯系——斜坡會使汽車滑落,不安全。在操作中幼兒更好地理解、感知進而抽象出對形體的認識和理解。
2.不規則的紙片停車位
“和真實生活不一樣”不斷驅使著幼兒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法。他們的討論產生了哪些新的火花呢?
師:“我們剛剛說到,停車位不是斜面的,而是平面的,那你們需要想一個最好的辦法來改進停車位。”
樂樂:“用長方形的條條拓在那,然后用筆畫一個停車位。”
師:“地毯上可以嗎?”
樂樂:“可以在一個大大的、干凈的紙上畫,把區域里的這個先拆了,然后在紙上重新搭建。”
仔仔:“要剪一個長方形的紙,然后給紙上畫上一個停車位,放在地毯上就好了。”

教師手記
面對搭建過程中的問題,同伴間相互交流討論,尋找解決的方法。從在地毯上拓印到重新鋪地面,首先幼兒對停車位的圖形有了基本的認知——了解到停車位是一個長方形;然后將停車位繪畫在紙上,做好標識,初步完成設計。不過,這個時候幼兒對車位大小、車位號的位置還未深入了解掌握,但也為后面的活動提供了方向。
幼兒圍繞“停車位怎么設計”進行討論,首先了解其基本組成部分,再進行搭建活動,在活動中運用不同的材料、角色游戲等多種途徑開展活動。從積木停車位到不規則紙片停車位、同樣大小停車位,最終到合理大小停車位。


停車位的劃分在一次次的討論中更加清晰,幼兒通過游戲體驗更加深入了解了停車位的設計要求。在不同階段的設計圖中發現,幼兒的經驗得到明顯提升——車位之間是相互連接的,車位號是按照一定順序排列的,車位上的阻車器具有一定的安全提示作用。在一位“小小設計師”的作品中我們欣喜地發現還設有女士停車位……孩子們在這個活動中把自己的經驗獲得通過最直觀的方式展現在我們面前。
㈠活動環境的豐富
游戲是幼兒在園活動的主要形式,如何豐富游戲方式,同時尊重幼兒的學習特點?項目活動提供了一個方向。在“停車場”項目中,活動的區域不僅限于班級的區角活動中,而是放眼于更廣闊的戶外活動場地,這可以滿足幼兒在各個不同階段時期搭建的要求。我們在實踐活動中可以真實地感受到環境的轉換會幫助孩子們重新審視之前遇到的問題。前期的經驗積累幫助幼兒不斷思考及實踐操作,教師把游戲的環境延伸到真正的停車場,當幼兒去實地觀察、拍照記錄的時候,會有不同的觀察線路:
1.根據車停放線路的觀察發現;
2.從電梯口下來后的發現;
3.標識的發現;
4.其他發現。
在這個實踐活動中,孩子們同家長的交流幫助幼兒梳理了一部分搭建過程,也為后面的再次游戲奠定了基礎;同時這樣的觀察記錄活動也讓更多的幼兒參與到游戲中,為搭建活動出謀劃策。
在提供材料方面,我們的STEM項目活動區域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材料和工具,進而增強了游戲的操作體驗和動手能力以及對工具的運用等,例如有手套、三角板、各類尺子、木棒、PC管子等。為了讓幼兒更清晰準確地確定項目的開展方向,同時調動更多幼兒參與并了解項目活動的進展,我們設定專門的主題展示墻,對階段性的問題和解決方法進行圖片文字說明。
我們在其他項目活動中也給予幼兒更廣闊的空間,幫助幼兒不斷豐富自己的搭建經驗。
㈡多方人員的調動
“停車場”項目的開展來源于幼兒,活動過程中我們獲得了多方的支持和配合,從而加強了項目活動的延續性、整合性、綜合性。
每位家長就像一滴水,大家匯集起來就是一片海。項目活動的開展也是學齡前兒童學習模式的一種轉變。在“停車場”和“帳篷”的項目活動中,我們在展示孩子們近期成果、分享孩子們發現的同時,也在尋求家長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幫助我們在一些專業問題上給予更多科學的技術支持。新學習模式的轉變其實對家長來說也是一種挑戰,我們會有更多的實地參觀和記錄發現,讓孩子們和家長一起去學習去思考——為什么這么設計?我們的搭建如何改進?在調查活動中,真實的情景和解決問題方法的討論讓家長們真切感受到幼兒參與的主動性,他們的想法同幼兒思維間的碰撞和交流也形成了高效的家庭教育時間。
基于STEM教育理念,我們成立了專門的教研小組,在固定的教研時間對項目活動的開展和下一步的預想進行研討,本班將“停車場”項目致力于常態化游戲活動——班級設有專門的展示區域來展示幼兒最新的實踐成果,收集過程性的設計作品,購買停車場設計專業圖書,面向全園幼兒進行“停車場”作品展示等,不斷豐富項目活動開展的方式。在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開展中,幼兒不斷收獲的同時也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在幼兒的成長發展中,家、幼兒園、社區就像一個鐵三角,他們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我們在開展“停車場”項目時,幼兒到社區地下停車庫的觀察、記錄以及專業人員的講解等都為幼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幼兒在調查回來后交流“停車場里的秘密”時,對保安這份職業也有了不一樣的認知,這也是項目活動帶給孩子們的成長。
從一開始的圍合建筑,到影像了解、實地探訪、觀察記錄、小組討論、設計繪畫等,幼兒親身參與到每一個游戲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或是主要的搭建者、問題的提出者、措施的建議者、更或是一個調查員等,盡可能地讓更多幼兒參與到游戲中。幼兒在這個過程中收獲的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合作交流的方式、相互配合的理念,從而使幼兒的學習自主性、思維邏輯性、社會交往力、科學探究欲、藝術創造力都有了極大的發展。
幼兒在參與活動中逐漸形成了STEM意識,例如幼兒在進行其他活動時主動提出要先畫一張設計圖,出門游玩時都會留心觀察停車場的建設等等;家長朋友也積極投身到我們的項目中,提供墊子、視頻,給予技術支持等。在這個活動中,每個人都在學習,并不斷深入挖掘背后所蘊含的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知識。STEM項目活動還在繼續進行中,相信孩子們在自主游戲中會帶給我們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