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浩
(中國南方電網超高壓輸電公司天生橋局,貴州黔西南562499)
GIS是運行可靠性高、維護工作量少、檢修周期長的高壓電氣設備,其故障率只有常規設備的20%~40%,但GIS也有其缺點,例如SF6氣體泄漏、外部水分滲入、導電雜質的存在、絕緣子老化、油泵家族性故障等因素影響,都可能導致GIS發生故障。而GIS的全密封結構使故障的定位及檢修比較困難,檢修工作繁雜,事故發生后的平均停電檢修時間比常規設備長,其停電范圍廣,常涉及非故障元件。
2019年某換流站發生一起GIS斷路器緊急缺陷,現場檢查發現5043斷路器A相機構箱內存在噴油現象,此斷路器機構型號為GST-550BH;額定電壓:550 kV;操作方式:分相操作。在將斷路器操作到檢修狀態后,檢修人員打開機構箱發現機構箱內信號缸過渡塊下有大量油跡,如圖1所示,檢查油箱油位低至告警油位以下,油壓表壓力顯示正常為33 MPa,隨后對機構進行泄壓,檢查機構箱內航插及端子排未受油跡影響,擦凈液壓機構模塊上油跡后,發現信號缸上部的過渡塊右側加工孔螺塞處滲漏油,如圖2所示,隨即對機構箱進行排油,排油后拆下右側加工孔螺塞后發現墊圈已損壞斷裂。

圖1 開關滲漏油

圖2 開關滲漏油位置
檢修人員在作業下方鋪墊毛巾,防止更換過程中過渡塊內流出的殘油弄臟機構箱,拆下固定在信號缸側面的行程開關的固定螺栓并放置在機構箱內,拆下固定過渡塊和信號缸的4顆M8螺栓,取下信號缸和過渡塊整體放置在鋪墊有毛巾的地面上,將信號缸和過渡塊進行拆解,拆下原過渡塊上的白色保護墊圈和O形密封圈,在新過渡塊和對接面上及槽內薄涂硅脂SH45,在槽內安裝白色保護墊圈和O形密封圈,安裝新的過渡塊并緊固,在過渡塊上安裝信號缸并緊固,安裝信號缸側面的行程開關,在螺塞上裝入O形圈并薄涂硅脂SH45,在過渡塊兩側加工孔處裝入螺塞(新品),緊固力矩12 Nm。安裝常高壓油側和命令側排氣閥,其中排氣螺栓下方螺母緊固力矩100 Nm,上方螺母緊固力矩40 Nm。打開油箱注油至綠色標線以上停止,未發現有滲漏油現象。
(1)現場對過渡塊右側堵頭處進行檢查時發現,重新擰入螺塞后位置不正,檢查螺孔內部螺紋完好,進一步發現螺孔開孔尺寸有偏差,導致螺塞安裝不良。
(2)機構過渡塊命令側油管路螺孔與端面垂直度不良,螺塞帶O形圈無法正確安裝,O形圈受力不均勻,一側因受力過大導致出現斷裂,不能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由于該側油壓高,故該處的高壓油噴出形成漏油現象,如圖3所示。

圖3 漏油原因分析
2.2.1 機構頻繁打壓原因
由于設備處于合閘運行狀態,過渡塊內高壓油滲漏失壓,機構壓力下降至32 MPa時啟動油泵,補壓至33 MPa,油泵停止。漏油一直持續,機構繼續失壓,形成了“油泵補壓——漏油失壓——繼續補壓”的循環狀態,因此出現了機構頻繁打壓現象,且隨著液壓油的泄漏,油箱內的液壓油減少,補壓時間間隔將會變小,頻繁打壓現象加劇,直至液壓油不足,油泵處于持續補壓狀態。開關油泵故障前后打壓次數統計如表1所示。
從表1看出:

表1 開關油泵故障前后打壓次數統計
(1)油泵補壓時長基本一致,電機輸出功率穩定,補壓效率未降低。
(2)補壓間隔時間縮短,漏油現象在第6次補壓后呈現急劇增加趨勢,并最終在第8次補壓過程中12:47:09時因油箱內液位低報油泵故障信號。
2.2.2 油泵故障原因
機構頻繁補壓,高壓油不斷充滿過渡塊,油從過渡塊命令側不斷漏出,漏油導致油箱內油位下降,當油箱內油位低至低油位報警開關33Q動作時,GCB油泵故障信號出現,如圖4所示。

圖4 油泵故障信號
(1)用塞尺檢查螺塞是否有間隙,有間隙的螺塞需要停電時拆解檢查或更換。
(2)關注機構打壓異常或油泵故障信號,出現異常時檢查機構是否有滲漏油,機構箱底部是否有油跡,并及時更換受損密封件或緊固機構,安裝螺栓。
(3)定期巡查,檢查機構是否有漏油、滲油現象,早發現早處理。
(1)換向閥滲漏油。
根據現場調查結果,存在滲漏油的30相換向閥,漏油量輕微,屬于正常現象。后續處理:如果發現漏油量明顯增多,必要時更換密封圈。
(2)信號缸的過渡塊排氣閥螺栓滲漏油。
從設備安裝到目前為止,發現兩個排氣閥漏油情況:1)2017年漏油位置,現場檢查緊固螺栓后漏油現象消失。2018年該位置又出現漏油現象,現場更換兩個排氣閥,更換后試驗合格,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漏油。2)2018年液壓機構排氣閥漏油,現場緊固排氣閥后,到目前為止沒有漏油現象。泄漏原因:排氣閥采用紫銅墊密封,紫銅墊的安裝狀態、緊固力矩的大小,都有可能導致滲漏油。后續處理:如果發現此處有滲漏油現象,應更換排氣閥和密封墊。
(3)機構頻繁打壓。
根據現場統計的整站斷路器油泵打壓次數可知:每相機構每月打壓次數不同,某相打壓次數最多,為43次,平均每天打壓1.43次。打壓次數差異原因:液壓機構打壓次數和整個油路系統密封性有關,特別是換向閥、二級閥、安全閥等主要位置的密封性是造成打壓差異的主要原因。對整臺機構來說,密封性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油泵打壓次數有差異是正常現象,只要每天打壓次數在設計范圍內,就不影響設備的性能。但如果機構打壓次數有增多趨勢,就需要分析原因,必要時進行維修或更換處理。如果打壓次數很穩定,則不需要處理。
GIS設備制造技術在不斷進步和發展,40多年來,各GIS生產廠家圍繞著提高經濟性和可靠性這兩個主要目標,在元件結構、組合形式、制造工藝以及使用和維護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開發。目前,GIS設備的技術性能與參數已超過常規開關設備,并且結構大大簡化,可靠性大大提高,為GIS進一步小型化發展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