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熙雯


摘 要:隨著城區的不斷發展,東華大學延安西路校區整體環境也有待更新。文章提取其校園內的交通路網繪制軸線地圖,運用空間句法的軸線分析方法收集校內交通數據,揭示老校區存在的道路擁堵、部分地區可達性差等問題,提出了規整路網以及合理規劃停車范圍、局部限制交通準入等促進校園內部道路優化的建議。
關鍵詞:空間句法;東華大學;校園空間;交通空間;軸線分析
一、空間句法的研究意義和范圍
空間句法由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建筑與城市形態領域教授比爾·希利爾提出,他認為建筑與城市生成含義的過程,與語言學中句子含義的生成途徑是類似的??臻g也是由一定邏輯關系所操控的,也就是說符合“組構關系”的空間是合理的,是符合人們日常生活認知的。
空間句法對于空間的分析不僅限于定性的感性認知,還通過量化空間結構來理性地探討人與空間關系的本質,也正如希利爾所表達“空間句法的核心是試圖理解人的活動,然后為人們設計”的基本理念。
東華大學建校于1951年,其延安西路校區有著近70年歷史,隨著周圍城區的不斷發展,東華大學延安西路校區面臨著各種變化,不斷地改建、調整和合并,嘗試新的規劃方法。本文就基于空間句法理論來解讀校園空間結構特征,深層次分析目前東華大學延安西路校區的交通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為今后東華大學延安西路校區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二、校園路網分析
(一)思路分析
校園內北面主要為學校宿舍區,人流活動較為頻繁,尤其是飯點,為高峰期,人流量最大。西面道路為車行道,為校內主干道,車流量較大(圖1)。本文是將其交通圖作為空間研究對象的基礎,通過對目前校區主要交通道路進行軸線矢量劃分,然后進行逐步分析,基本步驟是:首先,用ArcGIS提取校區內交通軸線繪制出軸線地圖;其次,導入DepthMap軟件中對軸線進行分析命令,并對數據進行分析;再次,結合分析圖、數據和實際情況對研究對象整體及重要地段的交通空間形態特征進行分析。
(二)連接值數值分析
本文將東華大學延安西路校區分為30個節點,圖2是節點之間相互關系的模型表達。通過計算,可以得出:第三教學樓的連接值為6(最高),其空間滲透性也是最好的;其次是5號宿舍區和食堂區,連接值均為5,空間滲透性次之;操場、教學區、8號宿舍、12號宿舍、留學生宿舍和校醫院連接值均為4;東門、快遞站、10號宿舍、北門連接值為2,滲透性較差。
(三)控制值分析
控制值是指某一空間單元對周圍的影響程度,指的是空間的可達性。一個空間的控制值越高,表明它對周圍節點的控制優于周圍節點,代表著這個空間的可達性更好,控制值也能反映一個空間對整個校區空間的控制程度??刂浦禐橄噜徠瑓^連接值的倒數之和。經過計算,第四教學樓、生活服務中心、南門、操場、第三教學樓、5號宿舍區、12號宿舍區、小操場的控制值分別為1.33、1.08、1.08、1.08、1.91、1.7、1.2、0.41,其中第三教學樓的控制值最高,5號宿舍區和第四教學樓次之,小操場的控制值最低,為0.41。
(四)深度值分析
兩個相鄰軸線之間的拓撲距離及空間轉換的次數為這兩根軸線之間的深度值,深度值代表的是該節點的便捷性,一個節點的深度值越高,表示到下一個節點的距離越遠,表明該節點的可達性就越低。經過計算:第三教學樓和操場的深度值最低,分別為2.79和2.82,可達性較好;尚創匯和10號宿舍的深度值最高,分別為4.17和4.27,可達性較差。
(五)全局整合度分析
全局整合度代表著一個空間與其他空間的相互關系,表示系統中某個節點與其他更多節點的緊密程度。對東華大學整合度進行分析整理,如圖3所示,紅色、橙色代表此處整合度較高,而綠色、藍色則代表整合度較低。由圖3可以看出,整合度高的為教學區和5號宿舍區之間,以及食堂到操場之間。主要原因是東華大學延安西路校區為南北向,這兩段的道路連接著校園內南北兩個區域,貫穿整個校園,為校園內部的主干道,分叉的支路和小路較多,所以它們與周圍空間緊密聯系。上文所提到的控制度和連接度都較高的第三教學樓和操場分別位于這兩條主干道上,代表此處具有較強的空間滲透能力和整合度,是句法中心性最強的區域,也是最具活力的地方。而在圖中10號宿舍以及快遞站這一段呈現出綠色,表明其整合度較低,與主干道相離較遠,與教學區聯系的路較少,行走路線較為單一。
三、校園交通空間的評價和建議
從局部整合度和全局整合度來看,東華大學校園的整體連接度較強,但東西兩側交通的連接度較弱。在DethMap軟件中將全局整合度與局部整合度進行關聯分析,用R2來表示,其值為0.6,表示局部空間能解釋百分之六十的全局空間,在校園學習生活的便捷性較強。從穿行度和整合度來看,主干道的顏色都是最紅的,表示其通過概率極高,活力高,交通壓力大,尤其在上課期間,道路交通承載力和實際負荷不協調。對此,可以考慮拓寬高等級道路以提高其承載力,同時在上課期間制定嚴格的車輛準入規則,選擇性限制機動車進出,通過引導流向和限制流量來改善交通擁堵的問題。
從實際情況來看,學生取快遞的頻率較高,但快遞站的可達性較差,然而由于現有校園內建筑布置不宜改變,應重點關注場所周邊道路的整理,提高路面質量,創造更好的校園環境。
食堂和5號宿舍樓之前的道路也是人流量較多的區域(圖4),在飯點時尤為明顯。因此應避免車輛停留在道路兩旁,規范合理地布置停車空間以緩解高峰期的道路擁堵情況。
四、結語
本文的目的是結合對空間句法的理解和應用,嘗試用定量分析方法來分析研究校園交通空間?,F階段校園交通系統的研究在我國還是相當匱乏的,只能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完善交通控制和管理手段。本次研究以東華大學延安西路校區的交通狀況為研究對象,以空間句法的分析為主要的研究手段,通過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來研究校園的交通空間特征,為未來大學校園交通道路規劃設計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和方法指導。
參考文獻:
[1]希利爾,斯通納,秦瀟雨.空間句法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凱文·林奇紀念演講[J].城市設計,2018(2).
[2]希列爾,盛強.空間句法的發展現狀與未來[J].建筑學報,2014(8).
[3]傅搏峰,吳嬌蓉,陳小鴻.空間句法及其在城市交通研究領域的應用[J].國際城市規劃,2009(1).
[4]楊聆,徐堅.基于空間句法的大學新老校區空間形態對比研究:以云南大學為例[J].建筑設計管理,2016(4).
[5]王靜文,雷蕓,梁釗.基于空間句法的多尺度城市公園可達性之探討[J].華中建筑,2013(12).
[6]周濤,但媛,朱軍功.城市道路網連通性評價指標探析[J].城市交通,2015(1).
[7]武凱華,李朝奎,劉俊杰,等.空間句法理論在城市交通網絡分析中的應用[J].測繪科學技術學報,2018(6).
[8]焦艷紅,尹君,李爽.保定古城區城市街道空間形態變化研究[J].城市住宅,2019(4).
作者單位:
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