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7日,河南省科技特派員劉秋梅、單光記與食用菌專家李秀紅先后到清豐縣沙格寨、瓦北街、西街、東街4個鄉鎮的食用菌基地開展技術服務。
科技特派員先查看了不同栽培模式的大球蓋菇生產管理情況,又對棚內正在出菇的平菇進行了解指導。經過一番走訪服務,科技特派員針對不用品種、不同栽培模式、不同生產階段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改良措施。
第一,地栽大球蓋菇前段養菌期間要保持料面濕潤,料內空氣暢通,禁止播種后就覆土,這種做法易造成料內菌絲缺氧,如果栽培基質含水量較高,易造成菌絲窒息自溶死亡。另外,層架式反季節栽培鋪料不宜太厚且下端使用針織網即可,棉氈透氣性較差,遇到高溫高濕環境易滋生雜菌造成菌絲生長緩慢或高溫燒菌。針對此,任何栽培模式的大球蓋菇生產,料床不能鋪太厚,通常20 cm左右為宜,且當菌絲吃料3/4時即可進行覆土。如果發菌期間栽培基質含水量過大,要及時在料面采取扎孔松料的方法進行通氧換氣。
第二,前期平菇發菌期間菌袋擺放層數不易過高,要隨時觀察料溫變化防止燒菌。針對此,當下階段養菌袋擺放層數最高不能超過5層,溫度變化要以料內溫度為標準,上限溫度不超過28 ℃;養菌棚內溫度盡量恒定,天冷降溫時及時采取增溫措施,如加高菌袋擺放層數或日光增溫,以防菌袋表面產生較大溫差,四周亂出菇造成營養流失。
(記者:賈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