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世忠 陳永年
投資辦廠幫家鄉發展產業,結合自身需求帶動村民就業,給鄉親提供信息牽線搭橋……在山西省運城市,能引領農村新風尚、帶領鄉親脫貧致富、為家鄉建設盡心盡力,就被當作新鄉賢,如今這一群體的人數已超萬人。
用高尚品德、勤奮敬業等帶動鄉鄰
萬榮縣皇甫鄉靈池村成立了新鄉賢理事會,共有成員15人,只要關心村子發展、品行良好的都可報名。
村里30多歲的村民董益創在西安打工,看到當地的白吉饃夾肉生意不錯,就牽線搭橋,幫助村里一戶人家前往考察,如今那戶村民在縣城開了一家小店,生意非常紅火。
鹽湖區老干部劉海水退休后回到村里居住,發現村中的巷道都沒有名字,不管是尋親訪友還是物流快遞,都極為不便。他查找資料,結合村莊的人文歷史,給全村46條巷道都起了有文化內涵的名字。他又結合自己會畫漫畫的特長,創作了系列漫畫口袋書,在村中弘揚正能量。
山西德濟藥業總經理、永濟市新鄉賢理事會會長黨保軍,近年來投身中藥材產業。他在聞喜、萬榮、河津、夏縣等地設立藥材加工車間,不但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也帶動了當地的中藥材產業發展。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不管是領導干部、企業家還是普通村民,都可以成為新鄉賢。為吸引更多的人士參與,運城在全市開展了“尋找新鄉賢”活動,重點尋找有奉獻精神、對農村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有帶動力、引領力的好人、賢人,用他們的高尚品德、勤奮敬業、知識技能等帶動周邊鄉鄰,促進鄉村發展。
帶動產業發展,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聞喜縣侯村鄉寺底村村委會主任吉平娟以前長年在外經商,當選后回到村里,累計出資數十萬元,幫助村里硬化道路、美化亮化環境。目前她又在村里籌建軋鋼廠,以提振集體經濟。
寺底村是“中國楹聯文化村”,村里近百名村民有楹聯創作、書寫的特長,在新鄉賢的引領下,村里準備通過創作、書寫、繪畫一條龍服務,發展楹聯文化產業。
萬榮縣裴莊鄉集賢村今年引導村民建設了45個蔬菜大棚,準備發展成村里的支柱產業。其中重要因素,就是除了村里有人在西安從事蔬菜批發生意外,還有由村里新鄉賢組成的可提供技術、資金、銷售等幫助的人才庫和信息庫。
通過新鄉賢工作,各路人才被組織起來,加強了信息的交流與應用。為了更好地打造這一信息共聚平臺,運城市今年舉辦了新鄉賢公益創業大賽。通過“公益啟動、鄉賢推動、社會聯動、文化驅動”,配備金融、媒介、文創等支撐體系,實施一批推動農村文化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的公益項目。目前已確定了第一批新鄉賢公益創業項目130個。新鄉賢們正根據各自實際,或協調資金、物資,或組織人員,或出設計方案等,共同出力實施。
在全體村民大會上披紅戴花,拍攝視頻在村微信群里表揚,把事跡制作成圖文并茂的版面墻展示……在靈池村,只要是為村里做事的新鄉賢,都會受到尊重、禮遇、善待。
各村根據實際與新鄉賢加強聯系、優化服務。在縣市級層面,從制度架構上,為新鄉賢打造干事創業的平臺。在去年的村“兩委”換屆中,625名新鄉賢進入村“兩委”擔任職務。對于一些帶動力強的新鄉賢創業項目,政府還以優惠政策進行扶持。
兩年多的實踐也反映出,進一步激發大家爭做新鄉賢的積極性,還需要更科學的制度設計和更完善的服務保障。運城市委宣傳部長王志峰說:“今后將努力打造人人爭做新鄉賢的高質量制度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