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秀敏
摘 要:課上說課下聊是提高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不僅要充分利用語文課堂及其他學科課堂,還應合理利用課余時間,讓小學生有足夠的說聊空間,從而使其口語表達能力得到有效的訓練和提高。
關鍵詞:課上;課下;說聊空間;口語表達
口語表達能力是指用口頭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形成與人交流的一種能力。課上說課下聊實際上就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而創設。我每年給新生面談的時候,總會發現有些孩子膽小怯弱,不善與人交談。這些現象不僅和性格有關,還與家庭氛圍、學習環境有關。尤其在農村學校,語言教學中存在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不足的現象。因此,我通過對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研究,探索出提高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途徑與方法。
一、課上說,騰空間、巧創設、多渠道
課上說指的是在課堂上讓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的訓練。課堂上口語表達能力培養的渠道很多,比如:語文教材中的口語交際專項訓練課、習作交流課、語文園地中的交流平臺以及每一篇課文學習中的互動環節,甚至不同學科的課堂教學環節,都必須給足孩子交流的空間。
1.騰空間,全員說
韓雪屏教授講道:“語文教學離不開語言的語音、語義、詞匯和語法規則系統,但是語文課程的根本目的不是培養學生去研究語言,而是培養學生具有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去進行交際的言語能力?!币虼?,應在語文教學上多騰空間,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口語交際中來。
以統編教材三年級下冊《鹿角和鹿腿》教學為例:①“鹿”字的演化過程:引導全班孩子觀察,配上動作邊說邊演,動作與口語表達相結合,讓學生在想象的情景中訓練說;②探討“寓言應何時揭示寓意”的問題:給足學生空間來探討,發表看法;③由課文中鹿明白的道理延伸到孩子們明白的道理:要求每一個孩子只能說一個點,剩下的機會留給其他的孩子,讓更多的孩子有說的機會。
這樣,利用不同環節,抓住各種機會,盡量調動全班學生的表達欲望,讓孩子們在課堂上全員參與交流。
2.巧創設,激興趣
統編教材把口語交際作為獨立的專項訓練板塊,安排了一個課時的時間,與習作、閱讀、綜合實踐并駕齊驅,體現了口語交際的重要性。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應把握口語交際課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以統編教材三年級下冊口語交際《該不該實行班干部輪流制》為例:①激趣導入:“我們班準備重新競選班干部,有意愿擔任班干部的同學請舉手?!雹谇腥胝}:討論“該不該實行班干部輪流制”。我把全班學生分為正方和反方進行辯論,要求雙方輪流發言,每個人只能發言一次。最后,把雙方的理由串起來,哪一方的理由充分,就采用哪種方式制定本班的《班干部管理制度》;③實際運用:推行了新的班干部管理制度后,就開始競選班干部。
孩子們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并把交流的成果運用到實踐中,有成就感,極大地激發了他們交流的興趣和熱情。
3.多渠道,串學科
除了專門的口語交際課,還要重視日常各科教學中的口語交際活動,并關注學生日常生活的交際品質。無論什么學科,都會有發言、討論的環節,每個環節都是一次很好的訓練機會。比如:小組討論、同桌互說、找同伴說。如果有些孩子還是有困難,我們可以課下找機會和他們談心,打開他們的心扉。
二、課下聊,騰空間、創話題、保私密
課下聊指的是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的訓練。一些孩子不夠自信,不敢在眾人面前自然地表達,這樣的學生就屬于口語表達的弱勢群體,特別適合課下聊——找同學和老師聊,聊著聊著,心情就舒暢了,自然就訓練了口語表達能力。
1.因地制宜,因人而異
課間我常倚靠在走廊的欄桿旁和孩子們閑聊,孩子們常圍著我無拘無束地暢談。這個時候,我發現有一部分學生特別內向,不敢與我搭話,但又一直圍在我身旁,說明他們想與我溝通。于是,我就專門找他們聊天,聊著聊著,他們就不拘謹了。其他同學也會不自覺地摻和進來,這樣就形成了團隊作戰。這樣因地制宜、因人而異訓練口語表達能力的方法收到了極好的效果。
2.創造話題,跟進時代
孩子們的世界五彩繽紛,與我們大人的世界截然不同,如果每10年一個代溝,那我們已經隔了好幾道溝了。為了摸清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我還嘗試著觀看一些當下孩子們喜歡的動漫,了解孩子喜歡的各種游戲以及他們喜歡的流行歌曲等等,以尋求共同話題,目的是聊得更開心。
3.保護隱私,真心以待
課下聊的場所也很重要。要注意保護學生的隱私話題,真心愛孩子,保護孩子。一旦將其小秘密暴露于眾,孩子心靈就會受到傷害,他可能從此“閉口”,成為“啞巴”。
可見課上說課下聊很重要,它們不以分數的形式呈現在我們面前,但它們卻著實培養和提高著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孩子不僅在心靈上得到釋放,在人際交往中也邁進了一大步。所以,請讓我們課上說課下聊,保護孩子的說聊空間!
參考文獻:
[1]韓雪屏.言語知識新視點[J].語文學習,2004(8).
[2]周文婷.口語交際訓練要牢記兩個理念[J].小學語文教師,2007(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