眭藝馨
摘 要:隨著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沉淀,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其中,“傳統瀝粉畫”被視為我國傳統裝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小學美術特色課程的建構目標,如何將這種傳統藝術與課程實現良好的結合是當前教育工作者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從“傳統立粉畫”工藝入手研究其在小學美術特色課程中的應用現狀、意義以及創新方法。
關鍵詞:小學美術;傳統瀝粉畫;課程建構;課程創新
對于美術教育來說,民族文化可以承擔起非常大的傳播與熏陶作用。但是目前學校沒有較為豐富的美術活動,還在局限于繪畫這個單一模式。因此,應該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讓同學們進行一些有趣的嘗試,并且接觸一些多變的繪畫形式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不僅可以使他們擁有豐富的繪畫技能,同時能培養他們獨特的藝術思想。
一、傳統瀝粉工藝和瀝粉畫的藝術價值
瀝粉工藝作為我國傳統裝飾中一種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工藝,在古代家居、木雕的裝飾中經常被使用。而“瀝粉畫”是利用瀝粉工藝逐漸形成的一個畫種,雖然具有非常強烈的裝飾風格,但是它并沒有拘泥于這種傳統模式,而是向人們傳達了極具故事性的藝術構思,作者可以進行大膽的想象、夸張。除此之外,它也以它自身獨特的趣味性給人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觀感體驗[1]。裝飾畫會隨著時代的變換和文化的差異呈現出不同的藝術形式,時代的工藝技術、工藝材料、文化特征都能在它身上得到良好的體現。
二、小學美術“傳統瀝粉畫”特色課程的建構現狀
“瀝粉畫”的制作過程相對來說是非常容易的,其所用材料不僅簡便而且豐富多樣。因此,小學生在美術課上制作“瀝粉畫”可以讓他們了解到更多材料的特性,與此同時,通過教師的引導和講解,小學生還能夠掌握此畫作的獨特設計方法。他們會在此過程中形成更加強烈的創新意識,從而提升自己的創造水平。但是在小學美術特色課程的建構中,“傳統瀝粉畫”的應用并不是很廣泛。并且由于很多所小學沒有對其進行系統的學術性研究,其在課程的安排中沒有較強的合理性。
三、小學美術“傳統瀝粉畫”課程的建構特色
(一)特色的教學訓練模式
教師要在應用“傳統瀝粉畫”工藝的基礎上,進行圖案、材料、教學創新,并緊扣課題核心概念,開展特色教學訓練模式。這類畫作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突出的線條,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夸張地改造所要構造對象的輪廓,讓其特征充分地顯現出來。另外,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在圖形中的輪廓上鑲嵌金、銀粉,從而創造出更加豐富多彩的藝術作品。
例如,筆者在講解特色社團課程《我的動物朋友》一課時,首先,需要帶領同學們在板面上涂一遍白乳膠,然后用白粗棉布鋪上板面,并用手拉平,等待白乳膠風干后便可使用。基于“傳統瀝粉畫”以突出的線條為作畫媒介的特點,可以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最好是神話或者寓言中的動物形象,這樣畫作故事性更強。其次,教他們用瀝粉畫材料通過概括、變形、夸張的手法表現出動物的外形,并要生動地突出動物的特征。其中瀝粉材料主要是利用工具瀝在畫布或者畫板上。接下來指導學生用水粉或者油畫顏料來繪制畫面,指導內容包括顏料顏色如何調配、畫面色彩如何搭配等。最后,顏色填涂完成后,讓學生用毛筆調金、銀粉描畫線條。如果發現學生作品有不足的地方,可以讓他們進行二次創作,運用點、線、面的裝飾手法完善他們自己的作品。
(二)特色的教學管理模式
在小學美術課程中,運用“傳統瀝粉畫”的藝術基礎,建立特色教學管理模式,從而發展小學生全新的創作手法[2]。與此同時,教師應該多舉辦美術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鼓勵他們利用自身獨特的審美眼光和審美經驗創作充滿風趣的畫作。另外,在開展教學時,由于“傳統瀝粉畫”畢竟是現代小學生不常接觸的一種畫作,所以教師要特別注重藝術引導。
四、建構小學美術“傳統瀝粉畫”特色課程的意義
(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優秀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振興的精神動力,也是建設先進文化的重要基礎。“瀝粉畫”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古代建筑、家居裝飾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近幾年來,它不再是單純地對圖案紋樣進行簡單、象征化的描繪,而是在傳統模式的基礎上發展了多種多樣的藝術構思,并利用瀝粉工藝完成圖畫繪制。在建構小學美術特色課程中應用“傳統瀝粉畫”,不僅可以讓小學生了解到更多的繪畫形式,而且可以培養他們熱愛文化的意識,對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來說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二)有效提升學生藝術素養
“瀝粉畫”的創作過程雖然很簡單,但是也需要大腦與力量相互配合才能做出完整精美的畫作[3]。因為繪畫對象的線條和輪廓主要是將瀝粉材料用工具瀝在畫板或畫布上形成的,線條的粗細直接由手部力量來決定。所以此特色課程的開展可以有效鍛煉小學生對手部力量的控制以及小學生手腦并用的能力,進而使他們的藝術素養得到一定的提高。
總而言之,在建構小學美術“傳統瀝粉畫”特色課程的過程中,要突破傳統模式,加強創新。讓學生通過感受不同材料的特性來提高他們對各種材料和工具的應用水平,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態度,從而推動他們實現個性化發展。與此同時,這種傳統工藝與美術教育有效結合后,不僅可以使學校的藝術文化氛圍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而且促進了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傳播。
參考文獻:
[1]李默.小學美術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6.
[2]吳配芳.瀝粉立線技法在當代中國畫中的拓展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6.
[3]馬書宇.淺談小學美術教育中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6.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