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娜娜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成為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一項重要內容。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與寫作相結合,不僅可以促進我國素質教育的實施,而且小學一年級是學生正式接觸語文的時候,這樣可以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為以后更好地理解學習數(shù)學以及其他理論性強的科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策略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從我國古代開始,文人墨客們就在注重讀寫結合,流傳下不勝枚舉的優(yōu)秀作品,使我國的文化積厚流光,博大精深。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材收錄了不少名家著作,而且一年級語文最重要的就是閱讀,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好好利用教材,將閱讀和寫作結合。
一、小學一年級語文讀寫結合的現(xiàn)狀
1.讀寫分離,機械性的讀寫結合訓練
在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總是能發(fā)現(xiàn)一種普遍的現(xiàn)象——讀寫分離。有一部分語文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會把閱讀課和寫作課分開,閱讀課只是講閱讀,學生年齡尚小,閱讀能力并不好,此時他們只是會單純的讀。而寫作課也就只是單純的寫作,這就違背了“閱讀是寫作的基礎”的原理,沒有思路,沒有理解只是單純的寫,寫出來的東西是沒有內涵的。或者一些語文老師有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的意識,但過分注重形式,沒有指導學生如何在閱讀時掌握精髓理解概念后再表達自己的意見,這種機械性的讀寫訓練效率微乎其微。
2.文章讀寫的結合點不明晰
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在進行教研活動時,基本都注重對閱讀教學的研究,而忽視了對課本教法的研究。在學生進行讀寫時,語文老師沒有詳細地告訴學生如何很好地進行閱讀,從何處開始寫作,在教學過程中表現(xiàn)得不明確,教師并沒有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只是一味地覺得學生都知道,這使得課堂效率大大下降。
二、語文教學過程中讀寫結合的意義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閱讀的知識越多,積累的越多,那么日后要用到時,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拿出來。在小學一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先讓學生高聲、有激情地進行朗誦,學會閱讀,再讓學生在課堂上講述自己的理解。這樣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可以鍛煉學生的膽量,減少膽怯,學著表現(xiàn)自己,提高與同學溝通的能力。而且對文章的記憶會更加深刻,掌握的成語越多,寫作能力也會相應地大大提升。
三、語文教學課堂讀寫結合訓練策略
1.一年級語文《江南》教學案例
語文老師在對《江南》進行講解前,要先對教學目標進行確立。首先學生要能正確地、熟練地帶著情感朗誦課文,再讓學生通過課本的插畫來理解內容,了解詩歌大意,體會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最后將自己想象出來的美好的情形形容出來并記錄在文章空白處。在讀“江南可采蓮”后,提問學生心目中蓮的模樣,再提問完后看是否有同學可以說出江南蓮葉的大、綠以及美的特點。老師建議學生聲情并茂地讀,老師和學生一起讀,小組同學互讀并進行點評,選出讀得最有感覺的同學,進行表揚并獎勵小紅花。通過學生富有感情的閱讀,“何田田”一詞仿佛躍然紙上,有利于學生領悟到文字的美。“魚戲蓮葉間”,以及最后幾句動詞都為“戲”,一個動詞“戲”值得反復考慮。讓學生先看課本的插畫,蓮葉旁邊都是各種各樣的小魚兒,然后讓他們用一兩句話描述小魚的姿勢,讓他們更能理解“戲”。學完課文后,教師又安排了精讀細讀的內容,并讓學生向家長背誦課文并寫出自己聯(lián)想出的美景,然后和家長一起查閱資料觀摩江南以及江南的蓮花。
2.一年級語文《升國旗》教學案例
語文老師在對《升國旗》進行解說時要明確文章的重難點:可以準確無誤地朗誦課文、背誦課文,熟記生字。在讀中理解國旗的涵義,尊敬國旗,酷愛國旗。正式上課后教師先提問學生有沒有人在天安門廣場看過升國旗,有沒有人懂得國旗的意義,然后學生回答后,老師又播放了一個升國旗的小片段,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熟記本課生字時老師采取了先分散后集中的方式,在學習詞語和學習課文時進行分散識字的方法,教師先進行比劃讓學生猜,然后老師再讀出要寫的字,最后讓學生來書寫漢字。此時教師要在課堂上不斷地走動,提醒學生的坐姿和握筆是否正確。學生從小就得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減少視力弱的現(xiàn)象。在學生進行朗讀時,老師為了活躍課堂的氣氛,讓學生自己報名將文章進行表演,找出一名學生作為旁白朗讀課文,再找出四名學生作為護旗手,再選取升旗手來進行升旗的模擬。在同學們表演完后,并讓他們講述自己在表演過程中的感受。國旗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尊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作為中華兒女,國家未來的棟梁,一年級的學生每個人都要敬仰國旗,敬服國旗。讓學生在感悟中讀好課文,最終能夠背誦,而不是機械性地背誦。最后留下課堂作業(yè)讓學生寫下對升國旗的感受。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的教學很重要,而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是其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途徑。教師切實將讀寫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運用到教學內容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研究的興趣,豐富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向著更精彩的人生前進。
參考文獻:
[1]吳陽.于永正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藝術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4.
[2]李柰珍.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7.
[3]史卓霞.薛法根小學語文組塊閱讀教學研究[D].徐州:江蘇師范大學,2016.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