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有軍
摘 要:初中階段的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通過創新教學方式,將“學講方式”作為主要的教學方式開展語文教學活動,能為提高學生語文知識學習質量水平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先就初中語文“學講方式”教學的重要性和現狀簡要闡述,然后就“學講方式”開展的策略詳細探究,希望能借此理論研究有助于實際語文教學工作的良好開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講方式”;教學現狀
初中階段的語文“學講方式”開展是素質教育改革措施的落實體現,通過“學講方式”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創新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為學生高效學習語文知識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一、初中語文“學講方式”教學的重要性和現狀
1.初中語文“學講方式”教學的重要性
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教學中,采用“學講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有助于突破傳統教學窠臼,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1]。通過“學講方式”也有助于激發調動學生語文知識學習的主動積極性,突出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的獨立思想在語文課堂中充分發揮出來,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提升。
2.初中語文“學講方式”教學的現狀
從實際語文教學中教師采用“學講方式”的現狀能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比較多樣,如教學模式的運用方面靈活性不夠,沒有真正和學生語文知識學習需要,以及課程教學要求緊密結合起來,沒有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2]。教師自身教學能力也需要提高,教學中過度依賴學講計劃,這就很難促進語文教學活動高效開展。
二、初中語文“學講方式”教學的策略
語文教學中“學講方式”教學措施的實施可從以下幾點加強重視:
1.融入“學生為本”教學理念
初中階段語文課程教學工作的開展當中,將“學生為本”的理念作為教學的基本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如此才能為學生高效學習起到促進作用,讓學生在語文知識的學習方面有更大的發展進步。教師自身要認識到教學能力對學生語文知識學習的影響,不斷強化自身教學能力水平,將學生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效率[3]。如課程教學中在講到朱自清先生的作品《背影》的時候,教師為促進學生深入理解,就要注重對文本中“父親”的背影以及行為舉動的詳細刻畫內容進行分析,讓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中綻放,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在這一基礎上展開教學活動,才能真正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學生要注重自主先學
學生只有投入學習環境中去,自主地探究學習,才能真正有助于提高語文知識學習的質量和能力。自主學習強調學生主體作用發揮,通過促進學生分析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深入探究,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生要注重自主先學,要學得進去,才能真正有助于促進可持續發展[4]。如語文課程教學當中在講述《桃花源記》的課程內容中,教師為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就可為學生設計這樣的內容,讓學生在自讀課文后梳理文中所出現的一些疑難字詞,并對作者的信息進行收集,了解作者寫作的背景。通過以任務為主導,引導學生積極探究學習,這就能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學生在對文章有了整體感知后,學習的時候也會感到比較輕松,能夠對自己學習當中的薄弱點針對性地突破。如文中的疑難字詞中“詣太守”的“詣”以及“便要還家”中的“要”,學生比較容易出錯,通過收集之后進行集中化處理,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3.學生互學促進交流溝通
語文教學當中教師通過“學講方式”的科學化運用,能使學生在整體學習效率上不斷提高,而通過學生間的互學,就能從整體上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效率,讓學生對語文知識有更多的了解認識,促進語文教學活動高效開展?;W主要是學生間的討論交流,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將語文教學目標濃縮成思考題,促進學生對問題思考探究,注重學生就文章主題要點準確把握。如教學當中在講述到《最后一課》的內容時,可對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思考,小弗朗士以前的行為和今天課堂上的表現有什么不同之處呢?表現了他怎樣的心情?韓麥爾先生在行動上以及語言和神態上有哪些不同之處?文章當中是怎樣通過語言以及心理和行動進行刻畫人物的?通過問題的引導促進學生思考,讓學生相互討論交流,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質量。
總而言之,語文教學當中通過“學講方式”的落實,學生在語文知識的學習方面會有更大的發展進步,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從整體上提升學生學習質量,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方面有更大的進步。通過“學講方式”的科學化運用,學生在語文知識的學習效率上大大提升,也為實現教學目標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宋方方.學講計劃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思考[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8(1):73-74.
[2]劉芳玲.關于“學講計劃”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探索[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9(5):259.
[3]徐玉萍.談初中語文的“學講方式”課堂創設[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1(7):99.
[4]習志勇,黃欠蘭.淺談初中語文學法指導[J].江西教育,2019(33):55.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