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巧燕
摘 要:學好數學的關鍵就在于有序思維的掌握,有序思維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的發生和發展,從而更加有效地幫助學生學好數學。通過小學教學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逐漸體驗有序思維的形成過程,使他們掌握更加靈活的思維方式,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序思維;深化體驗
有序思維能夠使學生對問題有更加條理、更加清晰的思考和認識。根據一定的秩序對問題展開觀察分析,可以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有更加充分的理解,從而學習起來更加高效,這對于學生數學綜合分析能力的提高也有著很大的幫助。
一、問題發現——缺乏有序思維
在當前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大多數學生都缺乏有序思維,其問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教師思路清,學生不會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將教學的內容以邏輯清晰、條理順暢的方式為學生講解,這一過程中,學生也能夠跟著教師的節奏學習,但是一旦脫離了課堂,學生自主進行習題的回答時,往往就無法做到將教師教的相關解題方法有序地進行應用,進而產生解答問題的步驟不正確等各種現象,其原因主要在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嚴重依賴教師的教學,無法自主地掌握有序思維及其背后的邏輯性,更沒有將這種方式轉變為自身的能力。其次,雖然學生心中知道正確答案,卻無法用正確的方式表達出來。很多學生在做練習題的時候都會出現這種情況,盡管知道題目的正確答案,卻始終無法將其正確地表達出來。原因在于對于這些學生而言,他們解題時所使用的思維是跳躍性的,缺乏一定的條理性,這樣在進行步驟的分析時就會出現漏洞,導致各種問題的出現。最后,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思維是完全不同步的。優等生和后進生之間,盡管對數學基礎知識掌握的差別并不大,但是他們的最終成績卻有著較大的差異,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是相較于優等生,后進生存在無法使用有序的思維思考各類問題。
綜上所述,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有序思維非常重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展開長期的指導和點撥,確保學生能夠逐漸培養起有序思維的能力,這無論是對于教學還是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二、策略研究——培養有序思維
1.體驗形成歷程,了解有序思維
要想培養起學生的有序思維,就需要從培養學生的思維意識入手。小學作為思維培養的最佳階段,教師應及時地幫助學生體驗和感受有序思維,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中逐漸培養起有序思維。
例如,在學習“數的組成和分解”這一章節的知識內容時,在練習幾加幾等于6這道習題時,可以發現雖然很多學生都可以回答出正確的答案,但是他們的答案并不完整,這其實就表現出了學生有序思維的缺失。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有序思維,教師就可以通過引導學生使用小木棍的方式,讓學生在實際動手操作中找到正確答案,使學生通過思考,逐漸從木棍中依次拿出1、2、3……通過這種方式實現學生有序思維的培養。
2.靈活學習方式,掌握有序思維
有序思維意識的建立對于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這一過程中,教師也需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在逐漸的體驗中掌握有序思維方法,這樣在實際的解題過程中才能夠更加獨立地思考、分析問題。
例如,在學習“認識小數以及小數的計數單位”這一章節內容時,很多教師經常會采用多媒體的方式將數位表展示給學生,從而讓學生形成強制性的記憶,但這種教學方式往往無法讓學生掌握背后的邏輯。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自己制作數位表的方式來使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充分掌握數位之間的邏輯關系,通過不斷的對比討論和完善,學生對數位表的認識必然會更加深刻。
在這種教學方式中,學生體會到了發現問題、探索問題、驗證規律、總結規律等過程,可以說學生的思維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了有序性和邏輯性。
3.合理分析問題,落實有序解題
練習作業的存在就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鞏固知識,而解答問題十分依賴于有序思維。在解答問題時,學生首先需要審題,然后掌握有效信息,充分分析有效信息,最后得出正確答案。有序思維方法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整理思路,實現有序解答問題。
例如,練習題:判斷一個圖形中有多少個三角形。這道題目中很多學生雖然可以找出正確的答案,但是他們回答問題的過程往往是混亂的,沒有用到有序思維,教師就需要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有序思維,幫助學生分析解答問題。比如說通過不同顏色的筆畫出三角習性,也可以引導學生按照從小到大的方法畫出三角形等多種方式。只要在這個過程中確保學生的思維始終是有序發展的即可。
三、靈活發散——延伸有序思維
要想逐漸培養起學生的有序思維,需要長期的過程。教師不僅需要在實際的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教學思維,更需要借助其他力量實現學生有效思維的培養,筆者認為,主要可以通過兩個方面展開:
首先,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融入有序思維。比如說在課后,引導學生有序整理學習用品,并根據課程表準備好下節課需要用到的學習用品。在課堂過程中,引導學生針對學習內容及時進行分析、對比和歸納。對于有序思維能力強的學生,教師要加強鼓勵和表揚,將其作為全班學生的榜樣,引導其他學生學習。
然后,借用家長的力量。家庭生活對于學生的影響力十分巨大。因此,教師也可以邀請家長配合,在實際生活中逐漸培養起學生井然有序的思維習慣和思維能力。
可以說,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有序的思維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掌握數學知識,且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也相當有幫助。小學數學教師就需要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采取多種方式充分促進對學生有序思維的培養和這方面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鄭慧躍.讓概念的建立“倍”加深刻:“倍的認識”教學實踐與思考[J].小學數學教育,2017(Z1).
[2]江豐.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比較策略的運用[J].新教師,2017(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