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平
摘 要:古詩文是整個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點內容,同時,它也是學生感覺最為頭疼的一大部分。從傳統課堂來看,大多數時候,教師所采用的古詩文教學模式十分呆板。為改變這樣一種教學現狀,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實際了解,利用多種教學方案來改革課堂。學生這時也在古詩文學習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為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效果,在如今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整體課堂教學的生動趣味。利用傳統文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朗讀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以傳統文化作為切入點,剖析古詩文,構建有效的傳統文化情景。在多方課程改革過程中,全面提升學生素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傳統文化
古詩文是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在教學中,教師不妨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教學內容,采用有效方案,循序漸進地推進教學過程。幫助學生完成賞析,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構建新型的古詩文學習框架,加強學生的體系了解。這樣的學習過程能夠進一步幫助學生領會文學精髓,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一、利用傳統文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大多數時候在傳統課堂內,教師往往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這個時候的教學方案很難完成學生的理性思考。教師大多只是簡單地進行翻譯講解,并沒有從古詩文內部蘊含的一些重點內容進行延伸。這樣一種無法融入傳統文化的教育模式缺乏一定的生動趣味,學生在長期的枯燥聽講過程中難免產生抵觸心理[1]。
為改變此種情況,在教學改革模式下,教師就要從學生的興趣點開始切入。在課堂教學中融入一些有效的傳統文化因素,加強學生的理解。例如,在教學《岳陽樓記》這一篇古詩文時,教師就可以借助PPT向學生展示作者的生平故事,以時代作為重要背景出發點,幫助學生理解課堂興趣。過后,教師再對整體文章作出分析,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做出分析,讓學生理解作者在文章內部傳染的那種無私精神。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給予學生感悟,讓學生的身心受到感染。
二、利用傳統文化,強化朗讀教學
古詩文大多具有格律工整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突破傳統的假、大、空教學模式[2]。對文章內部的一些經典句子展開分析,加強學生的了解,讓學生感受作者融入文章內部的相關情感。過后,在朗讀時,教師還要把這種情感給讀出來。
例如,在教學《出師表》這一課時,在教學之前,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講授一些與諸葛亮相關的趣味故事《空城計》《草船借箭》,讓學生對諸葛亮這樣一個人物有一個基本了解。這也能夠加深學生的具體感知,過后教師再讓學生帶著感情、帶著對諸葛亮的崇敬之情來朗讀全文。在進行范讀時,教師要注重抑揚頓挫,表現諸葛亮的赤誠之心,運用循循善誘語氣,提出諸葛亮那不畏艱難的治國之策。通過不同的感情基調,奠基學生的學習基礎,讓學生感受到文章內部諸葛亮這樣一位有血有肉的鮮活人物,達到高效課堂教學成果。
三、利用傳統文化,剖析古詩文
和現代文相比,古詩文在創作形式上與現代文有著很大的差別。隨著歷史的不斷變遷,現今人們很難理解古詩文內部具體表達的意思,在教學時,教師應幫助學生從古人角度來對古詩文進行解讀。以傳統文化作為整個古詩文課堂教學的重要切入點,幫助學生了解社會風俗,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進行學習。
例如,在教學《關雎》這一課時,在教學之前,教師就可以用目前流行的多媒體教學模式進行演練,事先播放與詩歌相關的視頻,幫助學生了解詩歌內部所傳達的具體情感。過后,再適當對《詩經》內部的一些內容進行講解,讓學生了解詩經的主要概況,幫助學生感受詩經的風、雅、頌詩歌類型。使學生學會應用賦、比、興的手法,最后教師再以課堂內部的重要規律作為切入點,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詩句。在提升古詩文教學效果的同時為學生學習興趣打下堅實基礎。
四、利用傳統文化,創設古詩文教學情境
除了在課堂上為學生講授一些基礎的傳統文化之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活用多媒體構建一個學生更容易了解的直觀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對情境內部的一些問題展開討論分析,強調學生感情,通過各類音頻、視頻、圖片所形成的特定情境來調動學生感情。讓學生更為通透地理解整篇文章所書寫的內容,這能夠幫助學生與作者完成情感共鳴,讓學生真正體會蘊含于文章內部的一些重要情感。
例如,在教學《觀滄海》這一課時,在教學之前,教師就要做好鋪墊,收集與觀滄海相關的重要資料,用圖片進行展示。制作成相關的微課視頻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理解曹操的生平事跡,對一些重要背景做出講解,讓學生了解與曹操相關的歷史事件,再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思考一些直觀問題,使學生能夠明白蘊含于觀滄海內部的重要景象,這也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觀滄海的相關感情,讓學生了解作者的深層次情感。
總之,古詩文的魅力需要教師引導。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理解自我教學的相關地位,構建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將傳統文化融入其中,以傳統文化作為課堂教育學習的重點,加強難點講解。注重學生的自主參與,注重豐富內容的總和,幫助學生了解古詩文,徹底改變傳統課堂教學的不利形勢,對學生的身心成長做出重要指引。
參考文獻:
[1]馬麗麗.探討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教育[J]. 學周刊,2016,10(10):138.
[2]姜軍.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教育探討[J]. 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11):47.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