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春玲
摘 要:立足于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實踐,從“趣味游戲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信息技術教學法”三個方面入手,針對小學低年級體育有效教學的方法進行了初步分析與探索,旨在探索有效的小學低年級體育課堂教學新手段。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體育;游戲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信息技術教學法
體育是小學低年級學生的一門重要學習課程,課程設置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初步得到良好的體育教育,從而達到增強身體素質、養成終身體育的健康意識等。身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在自身的體育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了有效對低年級學生滲透體育教育的方式方法,效果良好,以下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對此展開闡述與歸納。
一、采用趣味游戲教學法,寓教于樂
聯想到小學低年級學生喜歡參與游戲的實際情況,也為了改變小學體育課堂單調的“說教+示范”模式,我在自身的體育教學實踐中引入了趣味游戲教學的理念,即以游戲為載體,引導學生邊玩游戲邊學習體育知識,這一方式給予了學生新鮮的學習體驗,讓他們感受到體育學習的有趣與魅力,在放松身心、積極投入的過程中他們的體育學習效果非常理想。
例如,在教學“立定跳遠”的體育動作時,我便帶領學生進行了“青蛙跳跳跳”的趣味課堂游戲,具體游戲規則為學生要模仿小青蛙跳的動作,腿蹬直,手臂向前上擺,展開身體使身體向前跳出,最后屈腿全蹲,聽說要玩游戲,學生的參與熱情可高漲了,只見他們按照游戲的要求認真地模仿著小青蛙跳躍的動作跳動著,課堂氛圍異常活躍與融洽,再也沒有學生在課堂上懶懶散散不愿意進行學習的狀況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借助有趣的小游戲,學生很好地集中注意力融入了“立定跳遠”的體育學習活動之中,在寓教于樂、寓教于趣的環境中收獲了高質量的體育學習效果。
二、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共同成長
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中,同一班級的學生人數眾多,具體表現在體育學科中,一名體育教師需要面對許多學生,這便為他們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壓力與負擔,特別是在傳授較難的體育動作時,不少學生一時間難以掌握,僅靠教師一人的力量很難給予全班所有學生有效的體育指導,從而導致體育教學效果不容樂觀。針對這一情況,我在自身的體育教學活動中便在立足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并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協作式的體育學習,此舉效果良好。
例如,在教學排球自墊球的體育動作時,我便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學習,具體要求為學生在同一小組內要進行排球自墊球動作的展示,這名學生成員在墊球的時候,其他小組成員要結合所學的體育知識認真觀察其體育動作,合理指出其不正確或者不規范的動作,這樣一來,整個小組的成員便形成了體育學習的共同體,他們互相幫助、互相監督、互相鼓勵,憑借小組的集體智慧很好地掌握了排球自墊球的體育動作,同時也大大緩解了教師的教學壓力與負擔,這不正是體育教學質量得以顯著提升的一種體現嗎?
三、采用信息技術教學法,直觀生動
低年級小學生年齡小,直觀思維占據了他們學習過程中的主要部分,也正是因為如此,在面對稍顯抽象與復雜的內容時,他們理解起來便存在一定的難度。體育動作與技巧中不乏抽象與復雜的內容,因此,為突破小學低年級學生認知特點的不足,我在自身的體育教學活動中便引入了直觀化、豐富化的信息技術教學法,學生反饋良好。
例如,在教學籃球投籃的體育動作時,我并沒有僅僅向學生講解具體的體育動作與技巧,而是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了優秀籃球運動員投籃的視頻片段,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帶給了學生直觀、生動的感官沖擊,很好地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另外,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所播放的視頻片段還可以選擇暫停、回放、快進、后拉等多種功能,我在課堂上便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進行調整,很好地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如此一來,學生就通過觀看信息技術手段所展示的視頻片段很好地理解了具體的籃球投籃動作,我們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及其質量也得以顯著優化。采用信息技術教學法優化小學低年級體育課堂教學效果的意義與價值得以充分凸顯。
四、結束語
低年級的小學生年齡小,對事物難以維持長時間的注意力,同時對一些較為枯燥、乏味的事物較為排斥,因此,若是我們小學體育教師只是單純在課堂中一板一眼地講解體育動作與技巧,低年級的小學生很難全身心地融入學習活動之中,最終的體育教學效果也會大受影響。為此,我們小學體育教師在自身的體育教學活動中一定要積極探索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同時貼合體育學情的教學方法,以不斷豐富體育課堂教學形式,切實推動小學生體育素養及其能力的更好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霍光濤.在合作學習中“立德樹人”: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低年級體育課堂教學[J].田徑,2017(8):46-47.
[2]謝莉.利用游戲提升小學低年級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研究[J].文存閱刊,2018(8):203.
[3]莊偉.淺談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體會[J].好家長,2017(50):10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