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潔華

摘 要:從STEM教育和《中小學綜合實踐指導綱要》頒布的背景出發,就以《發光燈籠制作項目》為例,圍繞“實施目標”“實施原則”“實施策略”“實施環節”四個方面敘述STEM理念下電路箱制作綜合實踐活動項目的實踐探索。
關鍵詞:STEM;電路箱制作;綜合實踐活動項目
STEM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四門學科英文首字母的縮寫。以整合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特征有:跨學科、趣味性、體驗性、情境性、協作性、設計性、藝術性、實證性和技術性。
2017年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綜合實踐項目課程指導綱要》,要求通過探究、服務、制作、體驗等方式進行學習,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分析、解決現實問題。STEM教育與綜合實踐項目旨在培養學生跨學科素養的目標不謀而合。
結合學校與學生實際,選用“綱要”推薦主題,確立電路箱制作項目,綜合了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和藝術的學科知識,以項目設計和動手實踐的創新學習方式,能提高學生的技術意識、工程思維、動手操作能力,既能體現STEM教育理念,又能拓寬綜合實踐項目實施途徑,進而培養學生的STEM素養。
本文就以五年級的《發光燈籠制作項目》為例,圍繞“實施目標”“實施原則”“實踐策略”“實施環節”四個方面敘述STEM理念下電路箱制作綜合實踐活動項目的實踐研究。
一、實施目標——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為核心
項目的實施目標要結合學生發展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特征,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為核心,均衡考慮學生與自然的關系、學生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學生與自我的關系這三個方面的內容。對項目主題的探究和體驗要體現個人、社會、自然的內在聯系,強化科技、藝術、道德等方面的內在整合。
五年級學生已具有簡單的電路知識和參與社區項目的意識。學生綜合運用電路知識、藝術設計等跨學科的知識,設計并制作有特色、有創意的發光燈籠,同時參與社區創意發光燈籠設計項目,強化了科技、藝術、道德等方面的內在整合,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精神和服務社區的精神,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
二、實施原則——重視項目的實踐性和開放性
1.實踐性
基于STEM理念下電路箱設計綜合實踐活動項目注重提高學生的技術意識、工程思維、動手操作能力。學生在“動手做”“實驗”“探究”“設計”“創作”“反思”的過程中進行“體驗”“體悟”“體認”,在全身心參與的項目中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創新能力。在《發光燈籠的制作項目》中,學生在動手制作發光燈籠,反復實驗檢驗電路知識,設計制作創意發光燈籠,并走進社區親歷參與社區創意發光燈籠設計項目,“體驗”設計與制作的樂趣,“體悟、體認”團隊合作、志愿服務精神,進而提升創新實踐能力。
2.開放性
STEM理念下電路箱制作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學習,選擇綜合性項目內容,綜合科技、技術、工程、數學和藝術的學科知識,鼓勵學生跨領域、跨學科學習,為學生開展自主項目留出余地?!栋l光燈籠的制作項目》就綜合了科學(電路知識)、藝術設計、數學、工程等知識。
三、實施策略——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做好指導
1.以學生為主體
根據學生的興趣選擇研究主題,組成研究小組。采用文獻法、實地考察、訪談、設計制作、社會服務等,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研究。
2.教師做好指導
實踐過程中,重視對學生項目方式與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實踐方式。指導學生做好項目過程的記錄和項目資料的整理。教師要善于利用社區、家長、志愿者等資源幫助學生完成項目學習。《發光燈籠的制作項目》就充分利用了社區資源。
四、實施環節——以任務作為驅動
電路箱制作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實施環節,首先以任務作為驅動。例如《發光燈籠制作項目》就以“設計并制有創意的發光燈籠”為任務驅動整個項目進行。
項目的實施環節為:確定要解決的問題,明確項目任務—提出解決的措施,制定項目方案—考察探究,獲取有用的資料—設計方案—設計與制作—展示交流—總結、反思和評價。其中創意物化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融入項目環節中。
參考文獻:
王素.《中國STEM教育白皮書》解讀[J].現代教育,2017.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