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婉春
摘 要:在初中物理課程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物理實驗課程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還能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應該重視物理實驗教學,突出學生在物理實驗課上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讓學生在掌握物理知識的同時增強自身的動手能力。通過具體闡述物理實驗課程的策略,以期能夠切實提高初中物理實驗的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
關鍵詞:實驗課;有效性;策略
進行物理實驗是學生認識、了解、學習物理知識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科學實驗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與學習興趣,可以將抽象的物理知識形象地表達出來,方便學生的理解與學習。因此,應該給予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足夠的重視,完善教學方式與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以下將對物理實驗課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一、注重實驗教學演示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必須注重實驗演示,進行實驗演示一方面能夠利用物理現象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使學生在實驗演示過后對物理知識進行探索與思考;另一方面,由于實驗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只有學生親自動手實驗才能深刻領悟到物理實驗所要體現的物理知識,而一開始進行實驗演示可以教會學生如何正確規范地進行操作與實驗,方便學生正確操作物理器具以完成物理實驗。比如,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這一實驗時,教師應向學生正確演示如何組裝儀器材料并進行共軸調節,使得凸透鏡、光屏、燭焰中心在同一高度,并告訴學生這一操作是為了使燭焰的成像能夠顯現在光屏的中間。接著逐次固定蠟燭與凸透鏡的距離分別為30cm、15cm和5cm,移動光屏,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將相關數據記錄下來,從而得出凸透鏡成像規律的結論。教師在演示完一整個實驗操作后,再由學生分組進行實驗,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二、創新實驗教學方法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實驗方法有很多。實驗方法的選擇直接影響了實驗的最終結果。在初中實驗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敢于突破傳統實驗方法與實驗思維的束縛,積極創新實驗教學方法,創新實驗設計,使實驗課程變得生動形象。同時,在實驗過程中也應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及邏輯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物理實驗。比如,在實驗中探究浮力產生的原因,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塑料瓶及乒乓球進行實驗操作。教師首先將一個剪去底部的塑料瓶倒立,然后將乒乓球放在塑料瓶內,這時從塑料瓶頂端緩緩倒入水,學生會發現乒乓球并不能浮起來,在乒乓球堵住的塑料瓶頸處會有少量水流出。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原因。學生思考用來堵住塑料瓶瓶頸的乒乓球底部沒有水,因而乒乓球只能感受到水對其向下的壓力,自然無法向上浮起。而如果用手將瓶頸堵住,原本從乒乓球與塑料瓶縫隙中滲出的水將很快充滿塑料瓶頸與瓶口之間,這時乒乓球同時受到水對其豎直向上及向下的壓力,乒乓球會立即浮上水面,學生自然就明白浮力產生的原因了。
三、利用多媒體進行實驗課教學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實驗器材或者實驗室場地的限制,有的實驗不能帶學生親自去體驗,多媒體教學就可以彌補實驗器材不足或者實驗室場地限制的問題。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將物理實驗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通過利用多媒體進行實驗教學,能夠將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形象化,方便學生對物理現象的理解及物理知識的掌握。比如,在某些電學實驗中,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險,并不能讓學生去進行實驗演示,這時候就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實驗現象,方便學生全方位地觀察實驗現象;再比如,在學習電磁場的相關知識時,由于電磁場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學生對此概念就會感到非常抽象,這時候利用多媒體通過動畫展示的形式對電磁場進行模擬演練,可以幫助學生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
四、優化物理實驗報告
物理實驗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從實驗過程中掌握物理知識,物理實驗的結果及學生在實驗中收獲到的知識都要呈現在物理實驗報告中。在物理實驗報告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對實驗結果的嚴謹性和科學性,提高學生對物理實驗的操作能力及應用能力。比如,在杠桿和滑輪的實驗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設計杠桿和滑輪示意圖,通過讓學生自己設計圖紙,可以在設計過程中發現學生所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進行優化設計,優化實驗報告,從而更好地理解杠桿與滑輪的運動原理。
總之,物理是通過實驗形式來表現的,物理中的每一個原理及規律都是在實驗中得出的。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比例,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實驗教學,積極創新實驗教學方法,提升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在提升教師自身水平的同時,也要注重發揮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主體性,讓學生在物理實驗中感受到物理的奧妙,從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陳揚清.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路[J].教育教學論壇,2016(2).
[2]楊武.試論新課改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創新[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1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