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宏
摘 要:在初中階段的語文科目教學中,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是十分重要的。提問作為非常有效的一種教學手段,可以幫助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可以讓學生積極有效思考,培養對于課文的深入理解和創新思維。在進行提問設計時,教師也應當根據新時代下學生的情況以及課文的相關內容來創新設計提問的思路,以保證這種教學手段能夠最大效率地發揮作用,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培養良好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提問設計;創新技巧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將課程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通過提問的方式向學生拋出去,讓學生來思考問題,主動去解決問題。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提問能否直達重點難點,是保障課程科學合理的一個重要標準,因此提問的方式不僅能夠反映教師的教學水平,而且對于讓課堂具有節奏感和合理性來講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介紹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提問設計的創新技巧,來助力提高語文課堂的互動性和科學性。
一、創新課堂上提問設計的角度
不同的老師會依據自己班級學生的不同風格進行提問設計,但總體上設計的內容都是將同樣的問題換一種方式去問而已,并沒有做到多角度的去思考這個問題,因此在未來語文教學中要想創新提問設計的話,首先要從角度開始進行創新,選擇問題是要巧妙地而進行切入,讓學生對同一個句子有著不同的思考,這才能夠達到課程標準當中要求的理解與思辨。例如在初中課文《孔乙己》中,這篇文章存在許多看似矛盾之處,例如“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而在這個關鍵句中,教師可以轉變一下提問的方式,不是僅僅問學生大約和的確是不是矛盾,以及為什么矛盾,而是可以讓學生來回答,如果你是魯迅,你會選擇這樣寫,還是按照普通的方式寫,及其理由是什么?通過這種提問方式,學生就可以將讀者思維轉換為作者思維,從作者的角度去想這樣寫的好處到底是什么?是否能夠更加精確地表達出當時要表達的情感等等[1]。這樣做相當于給學生多了一些思考的空間,引導學生去拓展自己思維的邊界,并通過課文中上下文的介紹來解決這一個問題,從而加深了記憶與理解,這是在普通的提問角度下所難以達到的效果,這樣做可以事半功倍。
二、創新課堂上提問設計的內容
針對同一個重點難點用不同的內容進行提問,可以引導學生關注的方向,也可以從各個側面來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深刻思想感情。語文教材中通常一篇文章所隱含的伏筆和鋪墊都不止一個,教師要深刻理解課文的內容并刺激進行深度把握,從而有更新的內容讓學生去回答[2]。一般普通的提問內容學生都可以猜到,這樣就減弱了學習的有趣性,也讓課堂變得沒有吸引力,因此教師就要不斷創新教學內容,讓學生對課堂有收獲感和滿足感。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時,除了可以問學生所表達的感情之外,還可以通過背影這兩個詞設計內容,例如作者想表達父愛為什么要通過背影來寫,而不是直接表達?通過這種內容上的創新,學生就會去思考這篇文章中每一個細節背后是否帶有深意。為什么四次寫到了父親的背影,而不是直接表達父親愛我?這樣就可以對更為深沉難以表達的父愛有了一個更深的理解,同時教師可以適當介紹當時的年代背景和朱自清的個人性格,由此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篇文章為什么會通過這種方式來敘述。在理解的過程中也增加了關于時代和著名作者的了解,這是整體學生語文素養提高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教師這一個小小的創新就能夠讓學生有非常大的收獲。
三、對提問的回應方式進行創新
課堂上的提問并不是一個單向的過程,在教師拋出問題,學生回答之后,教師一定要做出及時的反饋,在以往的提問教學中,教師是以對或錯的方式讓學生知道自己回答的內容是否有效,而在創新基礎上教師可以不單純地指向對或錯,而是以開放性的形式讓大家去討論、去辯論,這樣可以調動全班參與起來,讓回答問題的學生有更新的思考,同時讓班級整體的學習氛圍變得活潑有趣。例如,在學習古文《桃花源記》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陶淵明筆下所寫的這個桃花源,你們認為是真實存在的嗎?在學生給出答案之后,先不要給予肯定或是否定,而是讓周圍或小組內的同學提出反對意見,雙方可以就自己的意見給出理由,并讓其他有不同想法的學生參與進來,通過這樣討論能夠突破自己已有的認知講解對桃花源的概念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正做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避免學生在受到老師的否定之后,下次不敢再回答提問而對課堂失去興趣。讓學生知道自己無論哪一種回答都是值得尊重的,都是自己思考之后的結果,這樣才能夠對語文有更大的興趣,才會更加積極地參加班級的活動。
四、結束語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語言能力表達,以及對語言文學的理解處于一個突飛猛進的階段,在此過程中教師起到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也應當通過課堂上的教學和提問等多種手段幫助學生獲得這一素養。當然這種方式不僅僅限于提問角度、提問內容和反饋方式的創新,還在課堂教學的點點滴滴當中,通過多種方式提升學生對語言文學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啟發學生多樣的思考并培養思辨精神,在構建一個清晰的知識框架的基礎上,盡量去拓展認知邊界,讓初中語文課堂變得有價值,讓學生能夠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朱明珍.論提問策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情感讀本,2019(11):37.
[2]瞿建祥.新時期下初中語文教學提問策略探析[J].科學咨詢,2019(17):143-144.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