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
摘 要:闡述了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小學六年級學生英語語篇復述能力的研究背景和相關理論,探索基于思維導圖的語篇復述教學策略,并以實例的形式設計了基于語篇復述的多樣的思維導圖,以幫助學生理解并復述語篇。通過收集學生的思維導圖作品和語篇復述的視頻,以及對學生進行口語前測和后測的對比,說明思維導圖有助于提高小學六年級學生語篇復述能力,并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英語;語篇復述;思維品質
一、研究背景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說”的二級目標指出:學生能在教師的幫助和圖片的提示下描述和講述簡單的小故事。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教師在進行語篇教學時常常讓學生復述語篇。相對于多樣的語篇復述指導策略而言,思維導圖是最行之有效的一種。因為思維導圖的信息可視化特點使學生能夠利用圖形、圖像、色彩等信息符號來描述事物或表達觀點,這有助于學生把語篇中一些零碎的知識結構化、條理化和系統化,提高學生語篇整體理解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而這也正契合了英語學科素養的各項要求。筆者任教的是城中村學校,大部分生源為村民子弟,學生英語語篇學習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偏低。所以,教師必須尋求有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提升語篇復述能力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二、相關理論
(一)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核心是:“以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意義建構。”[1]創建思維導圖的過程就是學生在原有知識儲備的基礎上,對所學知識進行的加工整理,它能夠讓學生完美地整合新舊知識,最后形成自己的一套學習體系。
(二)腦科學理論
腦科學實驗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兩部分。目前人類的大腦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分開工作的,特別是右腦的開發非常有限,所以往往導致學習工作的效率并不理想。如果我們能夠把人腦的各種技能和諧而巧妙地進行運用的話,將會產生更大的效率。思維導圖利用一種“全腦”的思維模式,將發散性思維具體化、可視化,使左右腦獲得平衡協調發展,更有利于激發大腦的潛力[2] 。
三、研究成果
(一)基于思維導圖的語篇復述教學策略
1.述前精心準備
語言習得需要大量的輸入,才能有高質量的輸出,所以在學生語篇復述前師生都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教師在課前準備階段要仔細研讀教材,撰寫教學設計,并繪制好適合語篇復述的思維導圖;在課堂上教師要注意“因篇施策”,難度大的語篇要注意給學生打好語言基礎,通過多種有效活動進行大量輸入,以保證學生最后語篇復述時的高質量輸出;難度小的語篇可以在操練語言知識的環節少花點時間,放手讓學生組內合作,自主建構,形成導圖,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課堂上積極參與,主動思考,在老師的幫助下自主探究,理解課文找出框架并與同伴合作交流。
2.述中展示風采
復述課文不等同于背誦課文。它不是簡單機械地對原文的重復,而是要求說話人在思考原文的基礎上,有重點、有條理、有感情地講述,是一種綜合性較強而又富有創造性的訓練形式。所以,復述是檢驗教師教和學生學的質量的重要指標[3]。
由于語篇的難度、長度不同,所以教學活動也要有所調整。難度小、篇幅短的語篇學生可以自主完成創建思維導圖,當堂復述。但是對于難度大、篇幅長的語篇來說,可能當堂復述的只是利用師生一起構建的思維導圖來復述,那么自主繪制導圖的任務就會變成作業,待下節課再進行復述。其實學生經過深思熟慮在課后完成的思維導圖往往更加完善,包括構圖、色彩、線條、文字、分支等要素都更加美觀完整,復述時的語言也會更加準確、更加流利。
3.述后評價完善
教學評價不能只注重結果,而應該將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既重視結果又重視過程,更關注學生的發展。學生的評價能力也是思維能力的一種體現,所以,在學生進行評價時要注意細節,要說出為什么,這才能真正地發展學生的批判思維和評價思維。教師在學生復述活動后,要引導學生捕捉其他同學的閃光點,多表揚和肯定,也應及時糾正學生語言上的錯誤,以期進一步改進提高。
(二)基于語篇復述的思維導圖設計
形式服務于內容,思維導圖的形式由語篇的內容所決定。小學六年級語篇的結構非常豐富,可以說每一篇都不一樣,給學生提供了多種語言學習材料,所以,我根據不同類型的語篇,研究了不同類型的思維導圖模式,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復述語篇,同時對學生的高階思維進行有效訓練。
1.以活動要素為線索來復述的思維導圖設計
經典思維導圖:六年級上冊Unit 8 A trip to Hong Kong是一篇旅游日記,主要是圍繞活動六要素來敘述行程,難度不大,所以在教授此課時我采用了讓學生自主探究語篇,個人以及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聽說讀寫等活動,自主構建導圖,完成復述, 為學生寫自己的游記做好鋪墊。我利用這種經典的思維導圖,把活動六要素設為第一級分支,然后把細節逐一延伸,形成第二和第三級分支,思路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復述。
2.以對比為線索來復述的思維導圖設計
總分總圖:六年級上冊Unit 4 I like the city very much篇幅比較長,內容較難,我通過辯論的方式引發學生深入討論城市生活的利與弊,化繁為簡,幫助他們理清思路,搭建框架,最后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如何評價城市生活?到底城市生活是不是有趣的生活?每個人的感受肯定都不一樣,讓學生各抒己見,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3.以時間為線索來復述的思維導圖設計
魚骨圖:六年級下冊Unit 6 Steve Jobs篇幅很長,難度也很大,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細讀課文發現全篇是以時間為順序講述了Steve Jobs一生中的主要事跡,所以我設計一個以時間為順序的思維導圖——魚骨圖。首先讓學生找出關鍵時間點,然后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討論出各個時間點中的關鍵詞,共同完成了魚骨導圖。整個過程中,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內化語言知識,構建自己的知識網絡,最終能快速理解文章的框架結構,并能簡單復述整篇文章。
4.以故事發展為線索來復述的思維導圖設計
括號圖:六年級下冊Unit 2 Waiting for another hare是一篇家喻戶曉的故事,學生是非常感興趣的。我通過圖片環游、看圖說話、問題導讀導思等方法讓學生完成對故事的概覽,與學生一起完成了故事特有的思維導圖。我采用了括號圖,把故事導圖慣有的人物、起因、過程、結果和寓意幾個方面從上到下一字排開,學生一目了然,能迅速抓住文章的核心框架,形成故事思維模式。而且這種思維模式可以運用在大多數的故事語篇中,學生一旦掌握了方法就可以以此類推,形成必備能力。
5.以邏輯思維為線索來復述的思維導圖設計
因果圖:六年級下冊Unit 4 We can save the animals 是一篇邏輯思維很強的語篇。首先作者以一個反問句開篇,以強烈的語氣擺出目前存在的問題,引人思考,然后在第二段作者闡述了引起問題的兩個原因——動物們的家園遭到破壞以及人們購買動物制品,最后在第三段談論了解決方法。思路是非常清晰的,但是對于六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是比較難的,大多數孩子提煉關鍵詞句的能力有待提高,對語篇的結構把握不準。所以我采用了因果圖作為本課的導圖模式,中間是問題,左邊是原因,右邊是對應的解決方案,順利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結構,完成對導圖的建構和語篇的復述,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篇復述能力。
四、研究結論
(一)提高了學生的語篇復述能力
首先,我收集整理了學生語篇復述的視頻,從視頻能看出孩子們對用思維導圖復述課文從最開始的新奇陌生到最后的駕輕就熟;從最開始的扭扭捏捏到最后的落落大方;從最開始的千篇一律到最后的形式多樣,這些視頻都記錄了學生一路成長的足跡。
其次,我還編制了兩份六年級英語口語測試卷,作為前測和后測,旨在檢測思維導圖提高學生語篇復述和口頭表達能力的效果。通過前測和后測的成績對比,發現在復述課文和話題討論兩道題中,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后會比利用提示詞表達得分率明顯上升,學生復述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都有提高。
(二)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王薔教授曾指出:“思維品質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的水平和特征。”在運用思維導圖構建知識體系時,學生的邏輯思維、創新思維以及批判性思維都能得到鍛煉,這也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體現[4]。
六年級上冊Unit 10 Then and now 屬于篇幅長、內容零散的語篇,但是主題框架是Ben今昔生活對比,我通過閱讀課的方式讓學生分組完成現在和以前的生活,降低了學習難度,最后再以拼圖模式組裝起來,讓學生對整篇文章有一個清晰完整的認識。在課后,我布置了制作思維導圖的作業,令我驚喜的是一些同學以比較時間來分層,分成then和now兩個大部分,第二分支就是具體的一些生活細節;而另一些同學則以比較的項目來分層,每個小分支都有then和now生活的細節對比。同一篇文章用了不同的分層模式,體現了不同的思維模式。實踐證明,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生的思維能力確實有了一定的提高。
五、問題及今后研究設想
經過一年的實踐研究,大部分學生能夠熟練掌握繪制思維導圖的要素和技能,但小組合作制作思維導圖的效果不是很好,主要是由于教師沒有對小組進行很嚴格的分工,監管不到位。解決此問題的設想是加強學生的預習效果檢查,布置前置性學習任務,減輕課堂上操練基礎語言知識的壓力。由于研究的時間不是很長,部分同學還沒有形成運用思維導圖的習慣,對于課外拓展內容的把握仍然有欠缺。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夠擴大研究領域和范圍,把思維導圖深入英語教學的各個方面,全面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曉漫.運用思維導圖提升初中生英語閱讀素養的行動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5.
[2]周菊芬.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實踐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5.
[3]劉敏莉.運用思維導圖協助高中生復述課文的實踐探究[J].校園英語,2017(6):123.
[4]謝婉娜.在初中英語口語復述中應用思維導圖的有效性研究[J].英語教師,2018(2):142-148.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