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姣
摘 要:高效課堂,是眾多教師熱議與研究的話題,這也是新課改中“少教多學,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時,如何權衡“教”與“學”的課堂時間比例,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中有最好的學習狀態,如何實現高效課堂,成為眾多教師的教學難題。以“倍數與因數”一課為例,簡要分析了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實踐策略,希望對相關教育工作者有所啟迪。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實踐;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源于教師的有效教學,是指教師在時間有限的課堂中,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讓學生能夠快速、愉悅地掌握教師傳授的課堂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將課堂所學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讓學生在教學活動探索中,更有興致去探究數學規律、概念意義等,這是教師課堂教學中永遠的追求。教師如何在教學中實現高效課堂教學呢?
一、重視課前教材分析,是課堂高效的前提
隨著教材版本的不斷更新,小學數學教學目標也正在朝著更科學的方向改變。教師在授課前應該對教材內容認真分析,根據教材內容的難易程度進行有層次的教學,在教學課堂中做到“有的放矢”。再根據本班級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來制定有效的教學計劃,并結合以往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方式,在課堂使用最為適合的教學方式,以此來達到數學課堂教學的高效。以“倍數與因數”一課為例,本單元的知識作為數學理論知識的開始部分,一直是小學數學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學生理解和掌握它的數學概念,是對“數”本質更加深入的了解與刻畫,這對于學生以后學習質數、合數、分解質因數、約分、通分以及今后繼續研究數學理論的知識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在以往教學中,“倍數與因數”多是從數學概念本身,用定義的形式,教師通過邏輯推理來進行課堂講解(除法—整除—倍數與因數)。這種數學概念的揭示,從抽象到抽象,沒有學生親身經歷的過程,也不需要學生借助原有的經驗自主構建,這樣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真正的理解。新課改教材中,學生借助操作想象活動,并根據先前知識經驗進行“以例規例”,即以正確的范例規范學生原有的錯誤認識,形成正確的概念。那么學生獲得的概念必然是牢固的、生動的、有意義的。
二、變“關注結果”成“對話生成”,是課堂高效的路徑
高效課堂,并不是在時間有限的課堂中給學生灌輸更多數學概念、學習方法、理論知識等,過度重視學生課堂的學習結果與成績,這樣的教學方式只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并對數學學習產生厭煩與枯燥感。數學是嚴謹和抽象的學科,小學生這個年齡段對抽象的數學概念很難理解,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創設學習情境,用生活中直觀的事物去引出抽象的數學概念,讓學生自己有一個從直觀到抽象的探索學習過程。這樣更加有利于教師引導學生把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內化,與原有的數學知識結構產生聯系,對新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也更有幫助。以“倍數與因數”一課為例,要找出一個數的因數或倍數并不難,關鍵是找全(因數的個數),這里就出現了如何高效地處理課堂教學問題,是把方法直接地告訴學生,讓學生記住,迫切地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還是給學生充分的探究實踐過程,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方法、解決問題呢?很多高效課堂教學表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一個教學情境,在教師正確的指導下,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交流討論,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掌握探究數學的方法,從而解決數學的問題。課堂高效的目的是讓學生更高效地學習,學生只有掌握了數學探究方法,用數學思維去思考問題,數學學習由被動變主動,這才是課堂高效教學的主要路徑。
三、讓學生在教學活動探索中體會數學的魅力與神奇,是課堂高效的續航動力
數學盡管嚴謹和抽象,但它卻有其獨特的魅力與神奇,它并不枯燥乏味:它有概念廣泛卻不失統一的神奇;看似雜亂卻不失邏輯的魅力,一些數學家窮其一生都在鉆研它。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善于發現數學自身的趣味特點。學生在構建倍數與因數概念的過程中增進對“數”的理解,感悟到有序思考的方法,同時也理解了兩者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學生在找因數的練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完美數”(一個數恰巧等于不包含本身的所有因數之和,如6=1+2+3)“相親數”(兩個正整數,彼此不包含本身的全部因數之和與另一個數相等,如220與284互為相親數)的介紹,使學生體會到數的魅力以及數與數之間神奇的規律,從而激起學生對數學求知、探索的欲望,讓學生在今后的求學中有持續學習數學的動力。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時,應該重視課前教材分析,明確新課改的教育理念與教學目的,把握本課內容的重點與難點部分,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重視與學生的交流探索過程,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體會數學的魅力與神奇。這樣,才真正做到改變課堂教學模式,發揮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教育理念,這對小學數學課堂高效教學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王京秀.精心備課,提高教學有效性: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備課[J].學周刊,2013(10).
[2]韓子學,韓暉.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1):49.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