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生翠
摘 要:在當下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除了要根據教學要求來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的語文知識和方法之外,還必須要全面加強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能力發展的關注。了解教學過程當中存在的相關問題,結合學生的表達能力特點和語文水平,對原有的語文課的教學進行有效的優化和調整,在實習教學中增加一些互動探究和表達練習環節,根據不同層次學生情況來推行有效的指導和引導。在讓學生掌握更多正確的表達方法和技巧的同時,使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學生;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顯示能力、表現能力)主要是指學生能夠利用動作、表情、圖形、文字、語言等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圖、想法、情感、思想的方法,從而能夠讓他人更好地掌握、理解、體會所表達的意思的能力。在當下的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充分了解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點,結合學生的語文水平和能力,將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并以此為依據來對實際的語文教學方法、內容、模式進行全面優化與改革,利用學生喜聞樂見方式來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表達學習和練習。
一、有效加強口語訓練
在實際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對整體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研究分析,掌握教學重點和難點,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表達要求,科學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創新和拓展。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充分挖掘教材當中的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學素材。也可以引入一些與語文教材有關的作者生平、人物背景、歷史資料中的相關內容;提取一些生活當中與教材內容有關的資料或者文章,或是利用互聯網搜尋一些具有趣味性、多元性、交互性、特色性的資料。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或感興趣的進行閱讀,鼓勵學生大膽進行故事的復述和分析,或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不同意見和看法。根據學生情況來引導學生正確調整語調、語速、語感,并教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技巧方法。這樣才能夠有效通過閱讀訓練全面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科學創新教學方法
以往的初中語文教學具有相對較多的限制和弊端,不僅難以全面激活學生的語文思維,還無法有所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在此情況之下,教師就可以在原有課堂教學體系當中引入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將復雜枯燥的語文內容轉化成直觀生動的音頻、圖片、動畫、視頻,或為學生構建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情境,提出一些分析思考問題,鼓勵學生在實際氛圍之下進行有效的探討、交流、表達。
例如,在進行《孔乙己》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孔乙己的電影片段,讓學生利用自己的話來說故事。教師也可提出問題“文章主要寫了幾個故事,分別具有怎樣的意義?”“孔乙己是怎樣的一個人?”“孔乙己的悲劇是由什么造成的?”引導學生結合教學內容和視頻來進行分析,大膽說一說自己的不同意見和看法。教師也可以為學生設置“孔乙己離開酒店后……”等課堂練習,讓學生圍繞小說主題來進行大膽的想象和聯想,利用表演或文字描述的方式來進行表達。這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內涵、思想,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體悟作者對病態社會的揭露和對腐朽罪惡的封建科舉制的批判。
三、開展表達實踐活動
實踐交流活動是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但在具體的學習過程當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班級當中學生本身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此情況之下,教師就必須要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充分根據各階段的教學要求和實踐要求,有針對性地將6~8個學生劃分為同一個合作學習小組,結合教學主題為學生設計相關的組織辯論會、知識競賽、課文朗讀、角色扮演等語文實踐活動,借助教師和小組長的力量來引導學生進行大膽的表達和溝通。也可以設計一些綜合性課外實踐活動,例如讀后感寫作大賽、優秀作文競賽、話劇表演等,引導和動員小組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鼓勵學生交流自己的溝通方法和表達心得。這樣才能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肢體表達能力、情感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對學生的表達能力、發展情況和語文教學發展趨勢進行全面了解,以生本教育理念作為主要的指導思想,對后續的初中語文課程教學進行有效的組織和規劃。與此同時,教師還必須要引進一些先進的教學技術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交流表達氛圍,鼓勵學生不斷進行嘗試和練習。會為學生安排一些具有導向性和多元性的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發展和展示的空間。這樣不僅能全面激活學生的表達潛能和學習主動性,同時也能夠為初中語文課的教學的深入開展和學生表達能力的持續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藍旭高.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9(28):129.
[2]李冬梅.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28):162-163.
[3]張燕.淺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9(23):42.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