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珊珊
摘 要:教師與家長的溝通關系到家園合作的實效。為此,加強教師與家長的有效溝通,才能促進幼兒教育質量的提升。分別從幼兒家長與教師有效溝通的意義、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家園溝通問題的對策三個方面進行論述,力求為幼兒園家園溝通提供有用的實踐經驗。
關鍵詞:幼兒園;家園溝通;問題;策略
家庭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幼兒園與家庭之間需要溝通與協助,才能促進家園的合作。幼兒園家園溝通主要是為了實現對幼兒學習和生活情況的全面了解,家園合作共育,通過制訂教育策略,促進幼兒教育質量的提升。家園共育是實現幼兒全面發展、促進幼兒教育質量提升的重要途徑。目前幼兒園與家庭也做了一些溝通,但是還不夠深入、高效,為此,要實現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有機結合,還應進一步開展相應的研究工作。
一、幼兒教師與家長有效溝通的意義
實現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的合作,其關鍵在于教師與家長的有效溝通,兩者建立良好的關系,促進彼此的深入了解,進而達到教育的一致性,為了教育的共同目標而努力,進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幼兒教師和家長在觀念和行為上趨于相同,就能實現協調發展,從而提升教育的實效。
二、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存在的問題
(一)溝通頻率不足
在目前的幼兒園教育中,家長參與教育活動的時間和機會不是太多,有時只是參與幼兒園家長會和幾次簡單的親子活動,這樣顯然是不行的。其實家長對孩子是比較關注的,對孩子每一天的情況都想了解。同時家長也沒有把孩子在家的表現情況與教師交流,進而導致雙方交流的頻率較低。幼兒教師由于日常的工作很忙,他們在課余時間也很少主動與家長溝通,除非孩子在課堂活動中出現了某些問題,才主動與家長溝通。
(二)家長參與度不高
部分教師在與家長溝通中,一味地強調自己的觀點,一直在闡述自己的教育理念,這樣顯然沒有尊重家長,聽不進家長的意見,這樣就不能了解家長對孩子教育的認識和想法,與家長產生不了教育的共鳴,因此無法得到家長的認可和支持。
(三)溝通過程不深入
在實際工作中,集體性溝通較多,這通常是幼兒園安排的一些活動,為此不能顧及每位家長和孩子的情況,從而導致溝通交流不暢,也難有針對性。同時,在日常的個別交流中也是比較匆忙的。雖然家長和老師能夠面對面交流,但是接送的時間較短,只能說簡短的幾句話,不利于問題的深入探討。因此,總體來看,教師與家長交流不足,并且交流不深入。
三、家園溝通的有效策略
(一)主動出擊
面對家園溝通中的問題,幼兒園教師要主動地與家長進行溝通,以積極的態度去親近每一個幼兒家庭,不斷延伸幼兒教育,引導家長與幼兒園一道開展針對性教育。如,我班某位孩子在幼兒園不會用勺子吃飯,而且孩子吃飯也慢,這樣我對孩子就特別的關注,在吃飯的時候,經常鼓勵孩子正確用勺子,慢慢吃。同時我們也了解了這個孩子的家庭情況,平時父母比較忙,孩子吃飯都是爺爺奶奶喂飯,這樣就沒有養成正確的就餐習慣。通過家訪、電訪及家長一日體驗活動,這個孩子的家長也意識到了正確生活習慣的重要性。通過家校的充分溝通,我們達成了共識,家長在家里監督孩子用正確的方式吃飯,在幼兒園老師再進行引導和鼓勵,這樣通過教育合力,從而促進孩子熟練地掌握了用勺子吃飯。
(二)熟悉家長
家長對教育來講,也是資源。教師在了解家長的過程中,需要尊重家長,用謙虛的態度對待他們,積極與他們進行溝通,并引導家長為幼兒教育提供相應的資源。這樣,我們就能與家長進行無形的溝通,促進教育實效的提升。例如,我班有一個幼兒家長是醫生,并且是兒科的。大家都知道幼兒由于體質差,經常會生病。有一段時間,孩子們的流感和手足口病比較嚴重,不少孩子沒有生病,也請假在家里不敢來上學,怕傳染。于是我就邀請這位家長來幼兒園開設相關疾病的講座,提升大家的衛生健康意識。
(三)構建平臺
雖然幼兒家庭教育很重要,但是很多家長忙于工作,很少有精力用于孩子的教育,更希望幼兒園能夠發揮重要的教育作用,還有的家長對幼兒教育以及孩子的成長比較隨意,平時也沒有時間陪伴。因此,幼兒園可以利用多元化的平臺和方式引導家長開展針對性的教育,輔助幼兒園活動的有效開展。如我們在開展環保教育活動時,利用班級微信群給家長介紹活動意圖,讓家長和幼兒共同準備廢棄物,進行制作再利用。
總之,家園溝通關系到家園教育的實效。幼兒園與家長在教育理論方面要消除障礙,一致為孩子的全面發展而共同努力。幼兒教師要積極探索家園溝通的有效途徑,實現與家長的密切溝通并建立雙方的信任,形成合力,從而促進幼兒教育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曹春云.家園溝通中的常見問題及路徑分析:基于幼兒園新教師視角[J].教育觀察,2020,9(4):75-76.
[2]楊曉飛.幼兒家長對幼兒園教師信任的調查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9.
[3]孫娓娓.家園溝通中的常見認知問題及其改善策略:以信陽市兩所幼兒園為例[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9,35(3):39-43.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