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芬
摘 要:教材文本是孩子們練習說話寫話的典范,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有效地利用文本資源,注重詞語的積累運用,關注語言表達形式,進行仿寫練習,利用課本情節想象補白,提高學生說寫能力。
關鍵詞:文本資源;注重積累;句式仿寫;想象補白
輕輕打開部編版低年級的課本,你會發現每一篇課文都文質兼美,語感鮮明,都是孩子們寫話的典范,是練習說話寫話的肥沃土壤。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有效地利用文本這個資源,找到快樂寫話的支點,讓孩子們在觸摸生動活潑的語言中張開思維的眼睛,暢寫靈性的表達。
一、注重積累,豐富詞語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詞語是組織語言材料的重要部分,積累詞語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語文課堂教學要注重引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慢慢積累詞語,靈活運用詞語。
如在一年級的課文中出現了很多數量詞短語,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文本資源指導學生用數量詞寫話。先是簡單的數量詞短語搭配,如一頭黃牛、一只貓等,通過積累讓學生知道,不同的事物要搭配相應的數量詞,進而歸納整理:對動物而言,一般情況下個子小的用“只”,個子大的用“頭”;數量單一的用“一只”“一個”等,數量很多的可以把量詞重復一遍,或者用“一群”“一堆”等;成雙成對的事物用“一雙”“一對”;還有“棵”和“顆”的不同使用等。在正確使用數量詞的基礎上,再次利用課文中的典型短語,如“一場精彩的球賽”“一朵朵金黃色的小花”等,讓孩子們學會在數量詞短語中添加優美的形容詞。之后,提供形象的畫面讓孩子說話,用上準確的數量詞,添加優美的形容詞。孩子們的表達能力讓人驚喜,他們在潛移默化中積累、感受、運用,數量詞短語自然就會扎根心中,運用自如。
課堂教學中注重瞄準語言,引導孩子們抓住文本中典型的詞語進行積累和遷移運用,讓文本中經典的精詞妙語不知不覺融入學生的“詞庫”,只要語言表達需要,就會自然噴涌而出。
二、句式練習,鼓勵仿寫
說話寫話的訓練,還要多關注豐富的語句表達形式。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發現典型句式,聚焦那些描述生動、用詞準確、形式特殊的句子,引導學生積累、仿寫,錘煉語言能力,從而發現并掌握各種句子的詞語搭配以及句式特點,扎扎實實建立句子概念,提高學生遣詞造句能力。
如在《小小的船》中,引導孩子說“什么東西像什么”,初步感受比喻句。在《烏鴉喝水》中,利用“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了”引導孩子理解“漸漸”就是“慢慢”的意思,并用“漸漸”說話。在《要下雨了》中,利用文本句式引導孩子用“一邊……一邊”說話。在《荷葉圓圓》中,利用四個重復的句式“荷葉是誰的什么”,鼓勵孩子模仿創編,先學說,然后再提高難度,創設情境展開想象,進行拓展性的句子仿寫訓練,引導說“荷葉是誰的什么,誰在荷葉上(下)干什么”,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有的孩子這樣寫:“荷葉是小螞蟻的運動場。小螞蟻爬到荷葉上跑來跑去。”有的寫:“荷葉是小蝴蝶的舞臺。小蝴蝶停在荷葉上翩翩起舞。”最后在拓展中,還可以脫離“荷葉”進行“什么東西是誰的什么。誰在什么東西上干什么”的訓練,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低年級階段應該抓住各種典型的句式,為孩子們提供語言情境,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鼓勵大膽說一說,勇敢寫一寫。學生每掌握一個新句式,也就多了一種表達的方式,日積月累之后,自然妙筆生花。
三、想象補白,續編故事
每個孩子的心靈都充滿著智慧與幻想,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利用對課本情節想象補白、續編故事等形式,帶領學生走進文本,走進生活,體會情感,從而進行說寫訓練。
文本中總是包含許多“不確定”與“空白”,與課文相關的有些內容被簡而言之,或者是略而不寫,這就給孩子們提供了想象和創造的空間。教師要善于捕捉這些空白處和簡化點,讓孩子們自讀自悟,用想象說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把空白的地方補充完整,把簡練的地方寫具體,從而提高表達能力。(1)想象添圖。如《小兔運南瓜》中,第二幅圖是空白的,教師引導學生聯系上下圖,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小兔到底用什么辦法把南瓜運回了家呢?針對低年級學生喜歡繪畫這一特點,讓學生先補上圖畫,再把畫的內容說一說。孩子們很感興趣,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很大程度上增強了他們說話寫話的自信。(2)情感補白。在一些課文中,對人物的描寫出現了“空白”。如果能抓住這些動作空白點,或者情感空白點、神態空白點、語言空白點等進行扎實到位的訓練,效果還是可喜的。如《棉花姑娘》這篇課文,以對話形式來展開故事描寫,文中很多對話前都省略了提示語,這是情感補白的好材料。棉花姑娘(? )說……燕子(? )說……孩子們積極發言,在他們精彩紛呈的描述中,故事中主人公的形象就會在孩子們的腦海中鮮明起來,這樣既更好地學習了課文,又巧妙地進行了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使學生展現出不同的情感傾向。可見,教師抓住與文本有密切聯系的“空白”,重視“空白”,巧用“空白”,就能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從而提高說寫能力。
總之,低年級的說話寫話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積水成淵”的過程。教師應該充分打開文本之窗,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訓練途徑,點亮孩子的寫話心燈,讓文本與寫話共舞!
參考文獻:
王飛.借“共同體”促學生寫話能力提高[J].小學教學研究,2018.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