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勇
摘 要:隨著近些年來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用。小學數學作為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各項要求,同樣也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一定的改進。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中過分看重成績的觀念,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才能促進我國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小學數學教育;教育方法;創新
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對其他方面的發展重視程度不夠。為了提高學習成績,很多地區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都受到很大的影響。要消除這一弊端,就必須加強對新的教學方法的創新,采取現代教育理念,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實現我國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一、新課程改革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的現狀分析
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使得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意識到教學方法創新的重要意義。很多教師對傳統教學方法中存在的諸多弊端進行改革,在實際教學應用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國各地教育發展不均衡,因此在一些地區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這就使得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效果大打折扣。即使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很多也是單純地依靠經驗進行,而沒有采用科學的方法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解決。
同時,通過調查可以發現,很多教師對教材的依賴性太強,所教授的內容脫離實際生活。小學數學作為啟蒙學生數學思想的學科,同實際生活的聯系是很緊密的。脫離實際生活的數學教學使得學生在學習數學之后不能學以致用。同時也無法讓學生建立起數學思維。除此之外,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制訂的教學目標過于高遠,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同時在短期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目標不夠明確。現代教育理念認為教育必須注重對學生創造力的激發,但是在傳統教學理念中卻對此并不重視,使得現階段很多地區采用的教學方法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無法相適應。
二、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的實際應用分析
1.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傳統的教學方法一般都對學生的成績過于注重,因此在每堂課上講授的知識量都相對較多,使得學生難以學會,更不用說實際應用。同時,數學作為一門對邏輯能力要求較高的學科,這種教學方法會使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下降。學生由于沒有融入課堂,會使得課堂內容較為枯燥乏味,因而對數學這門學科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要滿足新課改的要求,教師在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的過程中就要針對小學生這一年齡段的學習心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首先要在課堂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融入課堂中,采用各種新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實現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2.確立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沒有得到確立。從備課到講授,教師出現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輸者,同時還是課堂的組織者、課堂紀律的維護者。這就使得學生成為課堂的配角。因此,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改革過程中,教師必須轉變角色,將學生置于課堂的主體地位。在對課堂內容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一些教師在進行實際授課的過程中是采用小組討論等方式實現這一目的。例如,在學習“位置和方向”這一章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討論在實際生活中哪些地方提到了位置和方向。在講授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進行提問,讓學生對一些場景進行判斷。通過這些方法,一方面可以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有所了解,同時在課堂上充分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夠將學到的知識學以致用。
3.充分利用新型教學設備
科技的發展有效地促進了我國教育的發展。現階段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小學教室中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因此,在進行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這些設備,使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播放一些圖片、視頻等讓學生對知識加以掌握。同時通過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年紀較小的學生,好奇心都比較強。新穎的教學方式會極大地引起學生的興趣,實際的教學效果也會提升。例如在學習統計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將其中的一些圖表形式制成課件在課堂上進行播放,以實現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
本文通過對新課程改革形勢下小學數學課教學方法的創新問題及現狀進行分析可以發現,要實現我國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就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方法加以改進,通過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確立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等方法實現學生創造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保證我國教育的進一步發展,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峰.分析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3,24(35):55.
[2]呂傳樓.淺析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創新[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1,32(11):46.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