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陽
摘 要:復述法是英語閱讀中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復述的過程也是學生對英語閱讀內容進行吸收、存儲、內化、整理、表達的過程。介紹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應用復述法的作用和具體方法。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復述法
閱讀是學習過程中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在英語學習中,閱讀教學是重中之重。復述法能夠讓學生更加注重英語的結構形式和內容。經驗表明復述法不僅能夠提高英語成績,也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思維,增強學生對英語文化背景的理解,使學生自如地運用英語。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復述法的意義
在英語閱讀中應用復述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積累、記憶英語語言知識。閱讀復述需要學生流暢地運用英語詞匯、語句、習語等,并且閱讀內容中還會融合學生之前學習過的英語知識,能夠對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進行考查,比如同義代替、反義否定和句型轉換等,學生復述英語閱讀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學習新知識、鞏固舊知識的一個過程。
復述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想要取得理想的復述效果,學生要進行大量的練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不同詞匯在不同語境下的差別、不同句子的表達語氣等,提高口語水平,擺脫啞巴英語的窘境,逐步形成良好的英語交際能力。同時,復述的過程也能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重要部分,這幾個部分各自獨立也相輔相成,復述法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解語言材料,并且能夠培養學生對語言進行加工的能力,提高學生記憶各種知識點的能力,使學生更快地抓住關鍵點。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復述法的策略
學習過程中學生為主體,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應用復述法也要講究策略,達到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目的。
其一,教師要教會學生閱讀復述的具體方法,讓學生知道如何復述,對哪些內容進行重點復述,對哪些內容進行大致復述。具體方法是要在復述前和學生確定閱讀復述的形式,清楚地介紹復述的具體要求,和學生一起梳理閱讀文章的脈絡,通過找出文章關鍵詞、主題句、概括閱讀內容大意的方式,讓學生通過思考和討論的形式確定復述的內容。高中階段英語閱讀難度增加,文章內容和形式更加豐富、題材也更廣泛,比如人物傳記、科普類文章、敘事性文章等,在語句表達方式上都有著各自的差異,復述時教師要指導學生根據文章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復述方式,比如敘事類文章,在復述時一定要說明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過程。
其二,對于學生的復述方法、效果,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高中階段學生的英語成績有很大的差異,并且有些學生本身具備學習英語的環境,英語復述就更加順暢、自然。老師要結合學生的英語水平評價學生的復述結果,對于復述能力比較薄弱的學生,要和學生一起分析問題,制訂針對性的改進措施,教會學生復述的一些小技巧,比如畫圖、找關鍵詞等。在整個復述的過程中,老師要擔任好引導者的角色,當發現學生復述過程中的錯誤時,做好記錄,不能打斷學生,待學生完成復述的過程后再統一進行糾錯。另外,老師要對學生的復述做出客觀的評價,但也要注意夸獎、激勵學生,讓學生對閱讀復述有信心、感興趣并積極參與。
其三,運用復述法需要注意方法,老師要鼓勵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各自分工,更快速、高效地完成復述任務。高中階段,英語閱讀的難度很大,并且涉及大量陌生的詞匯、短語等,并且高中英語閱讀量大,復述是一項復雜的任務,老師可以鼓勵學生相互合作,比如小組中一位學生查閱生詞、一位學生找準脈絡、一位學生確定關鍵詞句等,讓學生共享復述前準備工作的成果,鼓勵學生各抒己見,互相探討,確定最佳的復述模式。這樣能夠有效提高高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也能為閱讀活動增添樂趣,讓學生更喜歡閱讀,持續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三、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應用復述法的方法
運用提示法:確定閱讀內容中的關鍵詞,學生利用關鍵詞所透露出的信息進行復述,一邊看著詞匯一邊聯想句子,再組合成文段,完整復述;列提綱,對于比較長的閱讀文章,可以每段提煉出一個大概的段意,老師可以幫助學生完成這個過程,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列提綱;畫表格,學生可以用表格呈現出文章的內容,類似于關鍵詞,如科普類文章中描述不同事物時,學生可以用表格將事物的差異列舉出來然后復述課文。
運用表演法:如小說類型的閱讀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表演,鼓勵學生在文章內容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情節的再創作,拓展學生的英語知識,使學生感受到英語的樂趣。
運用轉換法:也就是改變原文的表達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對閱讀內容進行復述,其作用在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英語語言文化。比如轉化題材、轉換人稱,對閱讀內容進行想象、拓展等。
綜上所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應用復述法是一個良好的教學手段,復述法方式多樣,對于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值得更多英語教師借鑒。
參考文獻:
[1]張蓉蓉.復述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8.
[2]白梅.復述對高中英語閱讀學習的促進作用研究[D].延安:延安大學,2015.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