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永
摘 要:在此次高中數學課程改革中,提倡使用探究式教學方式,力求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和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過程。從教師、教科書及學校這三個維度論述促進高中數學教師使用教科書中研究內容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探究內容;使用策略
在現行的高中數學人教A版的教科書中,每一章節的正文中都有思考、觀察和探究欄目,每一章節附錄中都有閱讀與思考、探究與發現、信息技術應用和實習作業欄目,這些欄目蘊含著新的數學思想,意在促進高中數學教師采取探究教學策略,完成探究教學目標。這些探究欄目類型多樣、內容豐富,完成方式多樣,但普遍開放水平較低,在探究內容的設計上,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明顯要多于對數學應用的探究,而且大多探究內容旨在引入數學新知識,這意味著新知識的學習需要靠探究,數學教學應該以數學探究的方式進行,以達到提高學生數學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發展學生的研究技能及探究思維和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最終目的。
一、提升教師駕馭教科書探究內容的能力
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高中數學教師首先必須要有扎實的數學專業知識和數學研究方法技能知識,對探究知識的教學要有明晰的認識和認同感,用嚴謹的教學過程,從數學本質出發引導學生探究,以教的方式影響和改變學生學的方式。其次,教師應該根據探究主線來確定探究內容,創設探究情景,確定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策略,且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分布要合理,探究內容之間相互聯系,讓學生能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之上進行思考與探究新知識。最后,探究任務的布置必須合理明確,教師要用簡單明了的課堂用語指導學生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要做什么和怎么做,充分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留給學生充分的探究時間,并允許學生在探究學習中犯錯誤,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只需要適時地對學生的探究活動進行分析和評價,關注學生的態度和情感體驗,調動學生參與問題探究的積極性,有效鼓勵學生進行下一步的探究活動。
二、加強教科書探究內容的適用性
教科書作為課程的載體,既是課程文本又是教學活動文本,能有效指導和促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高中數學教科書探究內容的選取,應該積極調研學生和學科專家,抑或借鑒其他國家教科書的編寫。每項探究內容必須要有明確的編寫目的,且分布合理。首先,高中數學教科書探究內容要有價值性和可操作性,探究內容的設計必須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之上,難度適中,借助于特定的研究技能和數學思想就能實現探究目的。探究內容還應該設計在核心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或重要數學思想方法的應用中,體現數學的研究特點,讓學生能真實體驗數學的學習研究過程,逐步培養數學核心素養和創新能力。其次,高中數學教科書探究內容必須具備探究性和挑戰性,學生能通過對數學問題的探究,明白探究思路,獲取數學知識,揭示和理解數學問題本質。最后,高中數學教科書探究內容還需要有趣味性和層次性,以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探究內容要在真實的生活情景中或者游戲類的情景中,以刺激學生的探究興趣和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難度階梯型遞增,層層加深,引導學生逐步深入開展探究。
三、改善學校內部的教研教學環境
教育應該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目標,高中數學教學更不能單純以高考成績為教學取向和教學質量的衡量標準,要重視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重視數學文化的滲透和學生探究創新能力的提升。課堂教學中不僅要重視數學知識和數學技能的習得,還應該重視習得的過程與操作,重視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培養。因此,在平時的教研活動中,多探討教法,探討如何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體系;探討如何將課堂主體地位還給學生;探討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等。必要的時候,對教材內容進行取舍整合或者改編,使得探究內容更符合教學實際,更有數學探究的意義和價值,使學生能自主發現探究思路,自然觸到數學本質。
綜上所述,要促進高中數學教師有效使用教科書中的探究內容,不僅僅要提升高中數學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著力數學探究教學的研究和實施,還需要教科書的編訂者們優化設計探究內容的適用性,更需要教育管理部門轉變觀念,提升境界,鼓勵教師進行探究教學,多關注學生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為教師有效使用教科書探究內容提供幫助和支持。
參考文獻:
[1]劉云.高中數學教科書中探究內容的應用策略[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6(12):61-63.
[2]陳珺.高中數學教材中“探究與發現”教學策略的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0(15):25.
[3]何幼平.新課標理念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的方法與策略[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6(11).
注:甘肅省“十三五”教學科學規劃課題研究成果,課題號GS[2018]GHB0134。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