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菁
摘 要:語文學習是知識獲取與積累的過程中,學生的自學能力既會影響其語文學習能力與知識獲取能力,又會影響到教學質量。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且要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有針對性、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就小學中段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策略進行系統闡述。
關鍵詞:自學能力;中學段;小學語文;培養策略
自學能力是指學習者能夠自覺、主動地進行知識的學習與獲取,進而提高自身的知識獲取量。小學語文新課標中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也提出相應的要求,如運用合作學習模式、探究學習模式等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保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須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作為教學實踐的重點,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完成語文知識的自主獲取量以及知識建構,為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奠定基礎[1]。
一、營造自學氛圍,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授之以漁”是當前教師進行教學創新的重要方向之一。很多教師則將“漁”作為解決問題的方法將其融入教學創新中,卻忽視了“漁”也涵蓋了自我學習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創新過程中,應將“漁”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進行深層次的融合,以此來提高學生語文知識的獲取量[2]。
如在《小英雄雨來》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前預習環節中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學習的氛圍,并鼓勵學生結合自主閱讀將自己遇到的問題、疑惑,大膽地在“班級學習群”(微信群)提出,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質疑能力。如有的學生提出:“雨來的年紀那么小為什么就成為英雄?”“老師,小雨來為什么不先跑呢?”教師應對學生提出的各種迥異、“超常”的問題予以選擇性回答,將一些共性問題進行“預留”,并鼓勵學生自主就未得到教師解決的問題再次思考。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則應重點就共性的“預留”問題進行講解,并在講解過程中將自己解決問題、探究問題的思路講給學生聽,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不斷學習,掌握更多解決問題的技巧或是思路,使學生真正學會、掌握如何在學習中自主“漁獵”!這樣的教學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與釋疑能力,又提高了學生語文知識的獲取量。
二、借助個性化學習,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適合的教育”的基礎就是為每一名學生提供一個最適合、最理想的教育,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獲取自己最想“獲取”的知識,在提高學生知識獲取量的同時,也能夠實現個性化學習與發展[3]。
如在人物寫作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個性化、開放式的寫作教學模式。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就人物寫作方法、技巧等進行自主學習(如利用網絡搜集相關知識信息,或是總結既往人物寫作經驗等),對自己熟悉的人物進行大膽的、真實的、生活化的描寫。其次,學生在完成寫作之余,還要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討論、交流,積極分享自己的創作意圖、修辭手法等。然后,教師在總結學生個性寫作情況與個性化指導之余,還要針對如何進行人物寫作創作進行“技術指導”,使學生結合自己人物寫作的優勢、不足等進行自主學習,使之在彌補自身不足的基礎上全面掌握、提高人物寫作的技巧,這對有效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實踐能力均具重要意義。
三、借助任務驅動,培養自主實踐能力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知識獲取量以及實踐應用能力。任務驅動法是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的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可在不同“任務”的驅動下,進行高效的自主探究與學習,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提高其自主實踐能力,以達到鞏固、內化其自學能力,使之能夠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知識信息收集與應用能力[4]。
如在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的第四單元教學時,教師可以在完成《花鐘》《蜜蜂》《小蝦》的教學之余,為學生設置一個主題任務“我做了一項小實驗”或是“我生活中的樂趣”等,并以習作任務的形式布置下去。此時,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觀察、研究自己生活中熟悉的植物、動物等,并在觀察的基礎上完成相應的主題習作任務。教師在布置習作任務時,還要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個性與愛好來進行,甚至還可以不局限于文體,最大限度地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找出符合自己個性特點或是愛好的“任務內容”。此時,學生則會在任務驅動下,結合自己的個性化生活觀察及內心情感(或思考)等進行寫作。這樣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既可以激發學生自主觀察、寫作,又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與創作,這對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熱情、激發其寫作靈感等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學生還可以在不同的任務驅動下完成自主學習與實踐內容,進而實現“學以致用”的核心素養培養目的。
四、結語
小學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中,既要為學生營造相應的自學氛圍,又要指導、傳授相應的“漁”之法,還要培養學生個性化學習意識、問題意識以及釋疑能力等,最終還要借助任務驅動法等教學模式來培養學生自主實踐能力,進而取得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蕓.小學語文課堂自主學習策略探析[J].教育界,2019(8).
[2]侯小紅.淺析構建小學語文自主學習教學模式[J].基礎教育論壇(上旬刊),2019(5).
[3]楊愛軍.關于構建小學語文自主學習模式的幾點思考[J].科教導刊(下旬),2016(6).
[4]王建英.淺析自主性學習之于小學語文的意義[J].南北橋,2017(19).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