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亞會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人們也更加注重語文教學中是不是加入了情感教育,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發展學生的情感素養,教師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在語文教學中加入情感教育。從這個角度出發,具體地分析一下高中語文教學中加入情感教育的方法,從而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鍵詞:高中語文;情感教育;策略
因為受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一些教師還在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這就讓教學的有效性無法得到提高。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師需要在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這樣的做法也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不斷地轉變自己的思想,順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落實情感教育。下面就來談一談我的看法。
一、落實情感教育的意義
(一)豐富學生的情感
高中生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往往有很多想要做的事情。但是他們正處于學習知識的關鍵時期,也是他們學習階段的一個轉折點,所以教師要在這個時候在教學中加入情感教育,就可以讓學生的內心逐漸成熟起來。教師要對教材中體現出來的情感進行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這樣的方式也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拓展教學的內容
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往往使用滿堂灌的方法,只是機械地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方法沒有順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阻礙了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但是在新課改背景下,在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使課堂活躍起來。通過對情感因素的挖掘,就可以大大地豐富教學內容,從而讓教學活動變得生動起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二、當前高中語文教學的現狀
首先,因為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教師往往過分地追求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這樣反而不利于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點,阻礙了學生的發展。其次,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往往扮演著單一的角色,和學生的關系也比較緊張。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也沒有和學生進行情感互動,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能高效率地進行情感教育。最后缺乏增強學生對文本理解的媒介。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往往是被動地聽課,整個過程比較枯燥,沒有太多有趣的工具加入學習活動中來,刺激學生的感官,引導學生投入學習活動中。
語文作為一門情感類的科目,為了讓學生適應時代的發展,教師需要使用更加有效的方法,而不是只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加入情感教育,可以讓學生理解教材中的內容,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也正是因為這樣,教師更應該重視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三、融入情感教育的具體方法
(一)積極的引導
語文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它里面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感情。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多挖掘教材里面的情感,使用有效的方法來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主動地進行學習。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融入情感教育,構建一些情節,把靜態的內容變成動態的內容,讓學生可以真正地參與進來,感受到文本里面蘊含的內涵。
(二)落實在聽、說、讀、寫活動中
教師可以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出發,進行情感滲透,科學地使用多媒體等設備進行情感教育,讓學生感受到文本里面蘊含的情感。教師可以給學生觀看一些情感范文,并使用朗讀和解釋的方法來增強學生對情感的代入,并在講解的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讓他們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結合具體的情境讓學生進行感受。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把學習的內容總結成文章,鼓勵學生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三)構建良好的環境
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和學生構建良好的關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增強他們自身的能力,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情感教育。教師要構建更加愉快的學習環境,拉近和學生的距離,使用寓教于樂的方法,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里,逐漸地改變自己對情感的理解。
(四)從重點字詞出發細細分析
學生是不是了解了文章的主題,這關系著學生是不是可以正確地理解文章的情感。文字在作者情感表達中往往起著橋梁的作用。教師要多分析文章的重點字詞,尋找文章的中心和其中的關鍵詞,再把它們羅列出來。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對這些字詞理解之后,把握文章的中心情感。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明理能力,增強他們的認知能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潛能。
(五)尋找教材里面的情感元素
教材中的文章都是專家用心挑選出來的,它不僅符合高中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也能夠給學生提供需要的情感元素。因此,教師要積極地尋找這些隱藏的情感因素,讓學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加深學生對文本內涵的理解,從而提高情感教育的有效性。
例如,在學習《歸園田居》這一部分的時候,教師就要先帶著學生從多個角度了解陶淵明,這樣學生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一種與世無爭、怡然自得的心境。再結合陶淵明當時的狀況,學生就會感受到哪怕貧窮,也要擁有一顆豁達的心。另外,教師也要引導學生感受那個時代的艱苦,讓情感教育更深一步,把傳統的課堂變得充滿內涵。在教學中加入情感教育,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理解,也可以讓學生的情感自然流露出來,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實現情感教育的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六)運用現代科技
多媒體工具可以讓聲音和畫面結合在一起,讓教學活動變得生動起來,這就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使用多媒體來構建情境,從而進行情感教育滲透。
例如,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準備好課件,把聲音、圖片、視頻加入具體教學活動中,讓文章更加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內心情感。另外,在這樣的情境里面,學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思想,不斷地去探索,從而引發學生的思考,深化情感教育,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在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也應該積極地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多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真善美,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參考文獻:
[1]肖冬梅.高中語文教學融入情感教育的探究[J].中等教育,2017(10).
[2]劉永生.高中語文教學融入情感教育的探究[J].中等教育,2018(2).
[3]田雪.基于新課程的高中語文情感教育研究[J].中等教育,2013(7).
[4]袁友紅.情感教育與高中語文學習興趣的實證研究[J].中等教育,2018(6).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