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曉英

摘 要:以高中數學為例,分析探究了學生建模素養的培育。以實際案例為研究細點,分析出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建模意識;結合生活問題,深化建模思維”兩種培育路徑,引導學生學會數學建模的思想,將難以理解的數學問題轉化為形象問題,鍛煉學生的數學建模思維,增強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不斷加強對學生數學建模素養的培養,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內在動機,促使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關鍵詞:高中數學;建模;案例教學
數學能力培養原來是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計算能力、空間能力等,現在主要是培養學生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各種綜合能力,讓學生的創新、應用意識得以提升,幫助他們發展數學建模、探究等能力,并且轉化成為實踐學習能力。所以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非常有意義。
高中數學教學中,需要讓學生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同時也需要重視核心素養的培養。其中,數學建模素養就是學生必備的核心素養之一。可以說,面對高中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如果學生學會數學建模的思想,將難以理解的數學問題轉化為形象問題,就可以直觀地看到問題和條件之間的聯系,有助于找到解題的思路,能夠更為輕松地解決實際問題,從而不僅幫助學生積累了豐富的數學知識經驗,還增強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促使學生的數學水平和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一、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建模意識
高中數學的建模活動,通常情況下都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因此,在高中數學建模素養的培育階段,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建模意識,能夠在小組內合理分工,共同探討并解決問題。所以,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為學生設置合理的問題,創設問題的情境,引導學生去探究和學習,幫助學生探尋到學習數學的趣味,能夠從數學問題中逐漸抽象出數學模型[1],讓學生可以全身心感悟建模的全過程,達到培養建模素養的目的。
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模型的簡單應用”(人教版)內容時,教師首先讓學生學會從圖像求解析式的各種方法,了解函數的周期性變化規律,以此更好地了解其中的數學建模思想,讓學生的抽象概括、建模能力得到培養,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更好地感悟數學的建模過程。
首先,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海寧潮,讓學生感受在潮起潮落中蘊藏的數學知識,充分激發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學習熱情。其次,數學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出示問題。例題:如下圖所示:
該圖是某地一天時間內6—14h溫度變化的曲線,近似滿足函數y=Asin(wx+?漬)+b,需要求得該日6—14h最大溫差,并將曲線函數解析式寫出來。
分析:通常函數模型只是追求“差不多”即可,這一天某時段溫度變化情況,要注意自變量變化的范圍并借用三角函數的模型,畫出圖形并加以研究,提高學生運用已知的函數模型來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二、結合生活問題,深化建模思維
對于高中數學建模素養的培育,主要目的就是增強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生活,這樣,當學生遇到問題時,能夠具備解決問題的實踐技能。因此,數學教師就可以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元素緊密結合,引導學生進一步感悟數學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認識到數學建模素養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2],從而有助于不斷深化學生的建模思維,使其可以將數學理論知識和數學方法真正運用到解決生活問題中,為學生的數學建模素養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人教版“隨機抽樣”教學中,數學教師要讓學生掌握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體驗其科學性,通過對身邊事例的研究,培養學生對統計建模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促使學生體會抽樣調查在生活中的應用。比如,數學教師讓學生評價出幾個城市的主要指標,并建立評價城市的數學模型。首先,學生就可以抽取8個規模相當的城市,利用所建模型對這些城市進行科學合理的探究,給出城市適合居住的排名。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具體的數據去收集和分析資料,將這些因素進一步細化來確定指標。其次,學生可以根據所選的城市,統計全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情況,并將各個指標值代入建立的模型中,就可以選出適合居住的城市排名。
解析:此案例屬于數據分析和統計建模問題,所以可以讓學生經歷系統的數據處理,理解統計問題的建模思路,逐漸掌握數據分析的方法,從而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建模思維和建模素養,促使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建模素養的培育,能夠鍛煉學生的數學建模思維,增強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數學問題的探討和建模,讓學生在交流中能夠用建模的思想說明問題,并體驗數學建模的過程,可以運用數學語言清晰且準確地表達數學建模的結果,從而不斷加強對學生數學建模素養的培養,充分激發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內在動機,促使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志俊,韓苗,邵虎,等.高中數學建模能力訓練:案例教學中提升數學素養[J].數學通報,2019(9):38-42.
[2]陳建花,唐鋆.數學核心素養:數學建模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培養研究[J].新教育(海南),2018(20):9-13.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