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艷
摘 要:隨著我國綜合教育水平的提升,在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德育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德育工作的開展,不僅需要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以及教學中進行,也需要應用新的手段,使德育能夠與學生的生活有所融合。應用微信展開德育,就是實現德育與學生生活融合的重要途徑,教師需要從不同的方面思考微信的用途,應用微信與學生進行更為密切的溝通與聯系,關注學生家庭教育中的德育。基于此,對初中班主任應用微信展開德育工作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微信手段
初中階段較為特殊,這一階段的學生經歷過小學階段的完整教育,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對外部世界的認知經驗也有了一定的積累,同時,由于學生的生長發育特點,這一階段容易出現各種逆反心理,這對于學生的成長以及學習具有不利的影響。班主任應用德育手段,能夠對學生的心理成長形成一定的引導,這就需要我們拓展德育的方式。應用微信展開德育就是適當的拓展手段。
一、應用微信了解學生的狀況
初中階段的德育工作,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應用微信的方式,教師就能夠對學生的心理狀況、生活的狀況形成更多的認知與了解。因此,教師需要應用主動構建微信群的方式,在班級中應用微信展開一定的教育宣傳,添加學生的微信,了解學生的狀況。
根據學生的朋友圈內容等,教師就可以觀察出其目前的心理狀況,并且在適當的情況下給予心理引導。在微信中以聊天的方式了解學生狀況,能夠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以及想法。同時,應用文字的方式對學生狀況進行認知與了解,也更為嚴謹,能夠避免一些語言理解的誤差。
教師要組織學生在微信群中積極進行互動,這種互動不但能夠增加學生之間的相互認識與理解,通過觀察學生的對話內容,也能夠達成對其目前心理狀況更為深刻的認知[1]。
二、應用微信展開對學生的德育引導
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心理尚未成熟,仍舊具有很強的向師性。教師的行為舉止都會影響到學生,同樣通過觀看教師的微信發布內容,學生也會有所學習與模仿。因此,作為班主任教師,要對學生的向師性特質有所認知,根據學生的德育需求,應用微信的手段展開引導。例如,在微信的朋友圈中,教師要發布積極向上的內容,包括日常中工作的認真負責、在終身學習理念下引導的學習行為、日常的體育鍛煉、對生活的熱愛等。通過對教師朋友圈中塑造形象的觀察與了解,學生會不自覺地模仿教師的行為,能夠在日常的生活中采用更為積極的態度應對問題[2]。
此外,在班級中學生出現一些不符合道德規范的行為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微信的方式對其進行引導。例如,教師可以申請微信公眾平臺,定期發布有關于學生德育的相關文章,在文中要聯系學生的實際狀況。通過觀看這種類型的文章,學生就會對自我的行為、思想中存在的問題有所認識,并且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轉變自己的態度,提升綜合道德水平。
三、應用微信滲透到學生的家庭教育中
初中階段的學生使用手機,一般會受到家長的限制,因此其直接接受教師微信教育的機會有限,教師可以應用微信這種方式,將德育的重要理念傳播到家長當中,使德育能夠滲透到學生的家庭教育中。
初中班級微信群中一般都有家長群,通過加入家長群,教師就能夠與學生的家長取得聯系。教師要通過對家長微信中信息發布、言語行為的觀察,判斷其家庭德育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意見。絕大多數的家長不具備專業的教育相關知識,教師的專業引導能夠有效強化學生的家庭教育。
例如,教師可以應用微信公眾平臺的方式,定期發布有關于家庭中德育的相關文章,并且對家長的教育行為步驟進行劃分,使家長能夠應用教師的指導,直接進行家庭中的德育引導。另外,對于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也可以及時應用微信的方式,詢問家長學生在家中的各種狀況,判斷其心理以及思想意識中存在的問題,應用家校雙重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道德觀念,引導其心理的成長[3]。
初中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所以作為班主任應該注重對初中生的德育工作。當今是信息時代,班主任也要與時俱進,利用微信有效地開展初中生德育工作。應用微信的方式,能夠拓展教師與學生的溝通途徑,教師需要積極地應用微信,了解學生的狀況,應用朋友圈、微信公眾平臺等引導學生提升道德水平。同時,不能夠忽視家校聯合教育在初中生德育中的重要地位,應用微信與學生家長展開密切的合作與溝通。
參考文獻:
[1]郭愛玲.初中班主任如何利用微信開展德育工作[J].教書育人,2018(26):36.
[2]馬奔,王康樂.初中班主任如何利用微信開展德育工作[J].當代教研論叢,2019(8):109.
[3]陳瑾.初中班主任如何利用微信開展德育工作[A].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一)[C],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