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丹丹
摘 要:隨著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再伴隨5G技術的加持,人們生活與信息化內容已經息息相關,并且無法在社會中離開信息技術的支持。在科技發展的今天,人們開始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包括教育體制。在高中政治學科教學中,教師通過信息技術構建智慧課堂,課堂以更加新穎的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第一時間產生學習興趣,并愿意在政治課堂中發揮主觀能動性,以活躍沉悶的課堂氛圍,提升高中政治教學質量。分析與研究在高中政治智慧課堂構建中如何開展多元化教學活動,并以“文化的多樣性”一課為例,具體分析政治智慧課堂的構建之法。
關鍵詞:高中政治;智慧課堂;案例分析
在傳統應試教育理念之下,高中學生很少在課堂中發揮主體性,更難以開展自主學習,這也是傳統教育理念下教師過于干涉學生學習行為的結果,使學生依賴教師的灌輸式教學。雖然新課改的素質教育理念已經逐漸深入課堂教學之中,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實際教學之中仍然擺脫不了應試教育對學生的影響,也無法真正落實主體性教學理念。因此,本文嘗試以“文化的多樣性”一課為例,就如何構建高中政治智慧課堂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課前
在進行“文化的多樣性”一課課前設計與相關任務布置的過程中,教師應先思考相關預習任務的設計和布置:(1)引導學生首先了解此節課教材上的基本內容。(2)促進學生思考文化的多樣性是什么,文化的多樣性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表現形式,并適當舉例。(3)做10道練習題,大多以高考選擇題為主。學生運用平板電腦、手機等設備完成預習任務。教師通過學生完成的練習題情況把握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根據這些反饋,教師在課堂上通過電子白板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
二、課中
1.合理化創設教學情境,啟迪課堂智慧
高中政治教師在開展文化的多樣性課堂教學之時,便可以在課堂中引入北京奧運會相關演出視頻片段,以此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并使學生在觀看之中產生疑慮。高中政治教師通過構建智慧課堂內容,對學生提出相關問題:為什么在北京奧運會中要展示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包括文字、服飾、歷史等?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入方式,讓學生能夠自主思考,并通過信息化手段查詢相關資料,對文化多樣性產生初步認知,為文化的多樣性課程教學做好整體鋪墊,以引發學生對不同文化內容的學習興趣。
2.實現合作探究,促進課堂生長智慧
根據“文化的多樣性”課堂教學內容,教師可有效進行探究活動的設計與組織。
活動1:將班級同學進行小組劃分,不同小組分別劃分不同的文化屬性,包括習俗、文字、建筑等,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方式,并借助信息化手段,構建智慧課堂。
活動2:引導學生對不同節日所包含的深層次文化進行分析與研究,以此開展自主探究活動。
活動3:高中政治教師通過在課堂之中運用信息化技術,為學生展示視頻與圖片等多樣化文化內容,并邀請學生進行文化屬性的對比分析,通過差異化對比來掌握文化多樣性。
3.交流展示,碰撞智慧
在交流這一環節,學生需要踴躍發言,各抒己見,在學生回答后,教師和其他學生可以進行適當的補充或評價。
4.歸納總結,生成智慧
為了能夠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之中滲透智慧效果,需要高中政治教師從各個小環節入手,總結教學內容。因此,高中政治教師需要將智慧課堂內容劃分為幾個部分:第一,關注智慧課堂,總結文化多樣化內涵;第二,關注智慧課堂,總結文化多樣化表現;第三,關注智慧課堂,總結文化多樣化方法。因此,為了能夠增強高中政治智慧課堂教學效果,需要高中政治教師借助信息化技術來進行動態演示,為學生進行相關課程內容的展示,提升課堂歸納總結水平。
5.學以致用,呵護智慧
首先,政治教師應懂得如何重視學生政治素養的培養。高中政治教師可在智慧課堂中引導學生對“文化的多樣性”一課內容進行理解,并在學習之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使其從內心深處尊重中國文化。
其次,政治教師應明確引導學生對政治現象進行生活化分析,提升理解與掌握水平。對于當今社會發展的熱點問題以及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生活問題,教師應結合“文化的多樣性”一課內容進行引導和智慧構建,幫助學生掌握與理解政治知識。
三、課后
在“文化的多樣性”一課結束之后,教師也需要通過智慧方式來幫助學生鞏固今日所學,通過習題電子化的方式,讓學生借助手機、平板來完成課后作業,以此強化互聯網對學生學習時間和空間的優化,給予學生個性化指導。
總之,高中政治學科教學中為了有效構建智慧課堂,需要通過師生合作方式來強化課堂關系,讓學生與教師的智慧得到碰撞,追求共同的問題,增強課堂和諧性,以促進高中政治教學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曙輝.基于動態學習數據分析的智慧課堂模式[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22).
[2]劉邦奇,李新義.大數據時代智慧課堂的構建與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Z1).
編輯 李 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