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玉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建構是以生本理念為指導的,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要著力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驅動學生自主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
關鍵詞:生本理念;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建構策略
生本理念是新課改下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即在實施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轉變傳統的以自身的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設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應用教學方法,驅動學生積極體驗教學活動,實現有效發展,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建構高效課堂。基于此,筆者在組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嘗試運用此方式滿足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建構高效課堂。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高效課堂的建構離不開學生的自主參與,而且生本教學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保障的。因此,在組織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首先要思考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發揮自主性,投身到文本探究活動之中。建構主義理論指出,學生的學習是在一定的場景中進行的。所以,建構適宜的環境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驅動學生積極閱讀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筆者在實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會根據文本中描述的場景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以直觀形象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點燃學生的閱讀興趣。
以《美麗的小興安嶺》為例,在課堂導入活動實施過程中,筆者利用多媒體技術先為學生直觀地播放了課前早已加工好的關于小興安嶺美景的微視頻。藍天、白云、流水、鮮花、樹木這些景物構建的場景一出現,就抓住了學生的視線。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筆者提出如此問題:我們看到的視頻內容是小興安嶺美麗的自然景色的剪影,你們想要走進小興安嶺,真正地領略它四季的美景嗎?這個問題的提出,有效地點燃學生的閱讀興趣,為接下來驅動學生自主閱讀、積極探究、建構高效課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提出任務,驅動自主閱讀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語文閱讀高效課堂的建構是離不開學生的自主閱讀的。因為大部分學生的閱讀能力有限,在組織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如果教師直接放手,會導致學生迷失閱讀方向,白白地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致使課堂教學效率低下。人本主義理論為解決這個問題提出了方向,即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要立足學生的發展情況和教學需要,為學生展現一些任務,使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有針對性地對所學展開探究,從而提升課堂學習效率。因此,筆者通常會提取所閱讀文本中的關鍵信息,為學生設計任務,借此驅動學生自主閱讀,建構出高效課堂。
以《四季之美》為例,在實施教學活動的時候,筆者圍繞這篇文章的標題,向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作者眼中的四季美在哪里呢?提出任務之后,筆者鼓勵學生自讀文本,邊讀邊勾畫出描寫四季美景的語句,同時用一兩個詞匯概括出不同季節的特點。帶著如此明確的任務,學生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分析文字語言,搜尋關鍵信息,總結概括特點,從而建立對文本內容的感性認知。立足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筆者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鼓勵各小組成員共享信息,合作討論,進一步建立對四季之美的認知。如此教學,不僅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營造了和諧的課堂氛圍,還能使學生在自主性的發揮下,建構文本內容,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有利于建構出高效課堂。
三、延伸課外,提升閱讀質量
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旨在使學生在教學活動體驗過程中,獲得有效的發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實施目的之一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立足于此,在建構高效課堂的時候,教師要善于打破教材和課堂的限制,以教材文本為切入點,為學生呈現與之相關的其他閱讀文本,一方面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一方面驅動學生自主運用所積累的閱讀方法,提升閱讀能力。基于此,筆者在組織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會延伸到課外,引入大量生動有趣的閱讀資源。
以《田忌賽馬》為例,這節課教學的實施旨在使學生體會到孫臏的智慧,建立對孫臏這個人物的認知。對此,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筆者為學生呈現了其他關于孫臏的故事,如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等,使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建立對孫臏形象的深刻認知,同時儲備歷史知識,提高閱讀能力。
總之,在組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在人本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根據文本內容,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出任務,驅動學生自主閱讀;呈現課外資源,指導學生分析閱讀,從而使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積極探尋文本,增強對文本內容的理解,積累閱讀方法,發展閱讀能力,順其自然地建構出高效的閱讀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羅明嬌.重視學情 提高效率:芻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高效”課堂的策略[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34(8):173-174.
[2]姜秀梅.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分析[J]. 課程教育研究,2018(32):59.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