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香月
摘 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推動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就必須摒棄傳統教學方式和教學思維的弊端,積極地創新和完善語文教學的模式。將體驗學習運用到高中語文教學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思考,還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更好地學習高中語文。
關鍵詞:體驗學習;高中;語文教學;運用對策
高中學生已經具備了較強的自我思考和自我學習能力,但學生始終缺乏對學習的一種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運用體驗式學習方式,科學有效地將學生引入語文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親身體驗教學過程,從而更好地分析和思考語文教學知識和內容。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上,必須科學巧妙地設計體驗式學習,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促進學生更加全面地發展。
一、創設語文教學情境,進行教學體驗
高中教師在教學語文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創設語文教學情境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體驗學習,將學生引入教學體驗中去。所謂體驗式學習,就是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的過程中,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的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對于語文體驗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可以在課堂應用各種各樣的語言或者借助多媒體工具使學生進入創設的教學情境中去,使學生在這個情境中能夠充分發揮想象力,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課文知識。
例如,在學習《離騷》時,由于其中的一些句子和詞匯比較生澀難懂,學生背誦和理解起來也比較困難。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離騷》的背景資料的視頻以及屈原的相關歷史的視頻,然后為學生創設情境,使學生能夠領悟到屈原當時的情感,使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去慢慢感悟《離騷》這篇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情感。高中語文教師通過創設語文教學情境的方式,幫助和引導學生進行教學體驗,從而使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更加深刻。
二、加強課堂互動交流,增加教學體驗
教師在運用體驗學習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在課堂上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討論,從而增加學生的教學體驗。語文這門學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話題性和討論性,教師在進行語文授課時,不僅需要根據課堂知識與學生進行對話和討論,還需要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與互動,從而能夠營造溫馨、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另外,通過在課堂上推動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還能夠有效發揮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從而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當學生學會閱讀、學會討論、學會交流的時候,就可以通過閱讀來把握和感受作者的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
例如,在學習《荊軻刺秦王》時,由于文章篇幅較長,且存在一些學生難懂的文言詞句,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對整篇文章進行通讀,然后再進行小組討論,將自己不理解的知識點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討論出來。等小組討論結束之后,教師再向學生了解一些學生仍然不懂的重點、難點,然后根據這些內容對學生進行細致的講解,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對課文中的重點、難點有深刻的理解,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課堂上的交流與互動。
三、互換課堂角色,豐富教學體驗
教師在課堂上還可以與學生進行角色互換,將學生放在語文教學課堂的主體位置上,從而豐富學生的語文教學體驗。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想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困難,就可以將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上,在課堂上與學生角色互換,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感悟課文內容。同時角色互換的學習方式也能夠充分發揮體驗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使學生在互換的過程中加強對文章內容的認識。
例如,在學習《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時,教師在組織課文小劇場的時候,往往都是教師扮演父母,學生扮演孩子。通過角色互換的方式,就可以讓學生體驗一次父母,而教師扮演孩子,利用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父母對孩子不同的愛,以及父母與孩子之間特殊的愛。學生在進行角色互換的過程中,更容易與課文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同時加深對文章內容的認識和了解。
綜上所述,體驗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對策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創設語文教學情境,進行教學體驗;加強課堂互動交流,增加教學體驗;互換課堂角色,豐富教學體驗。將體驗學習運用到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能夠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加強對語文課本知識的認識和了解。
參考文獻:
[1]羅思思.體驗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24):82.
[2]高文蓉.高中語文“高效課堂一三六”自主學習模式實踐研究[J].新課程(下旬),2015(5):87.
[3]孫勝男.分析體驗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18):197.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