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國強


摘 要: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眮喞锸慷嗟抡f:“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眴栴}是知識的源泉,正因為有問題的出現,才有了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想法,才有了尋找問題答案的過程,才有了無數新的發明。有思必有疑,有疑才有問,故“問”乃人之天性。
關鍵詞:高中數學;點方向式;直線方程
數學學科的教學內容與科技、社會和生活有著廣泛的聯系,采用問題化學習能更好地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更好地引導學生從生活走向數學、從數學走向生活,從而有助于教師更好地駕馭教學,有助于教學目標的進一步有效落實。
由此,我們以“點方向式直線方程”為例探索了高中數學問題化學習課堂。
一、問題啟航
“問題”是引發學生創新意識的誘因。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思維活動是借助“問題”才得以深入展開與發展的,在學習中沒有“問題”的刺激與策動,就不會引起認識主體的認知沖突,也就沒有思維的起動和持續發展。當處于“問題情境”中,學生就具有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欲望與習慣,表現為積極思考、追根問底的積極態度。
本課時我們開門見山,直接提出要解決的兩個主要問題。
問題一:確定一條直線須具備哪些條件?
每課時都設計一個或兩個核心問題,整節課都必須圍繞所提出問題展開研究。設計的問題可以形式多樣,既可抓住學生的錯誤創設“矛盾式”問題情境,又可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應用式”問題情境,還可以提出假設猜想創設“探究式”問題情境。
二、問題探究
問題化學習的課堂以“問題呈現”為源頭,以“問題—新的問題—互動—解決”為核心,教師與學生帶著問題對話交流,將問題解決逐步引向深入。
課堂的核心是加強互動,把能力培養作為學習的長遠利益。課堂中的互動多種多樣,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情感互動等。師生互動,體現的是師生間的平等、民主,強調的是“以人為本”而非“知識的傳授為本”。
為消化概念,教師給出如下兩個例子,師生共同完成。
例1.觀察下列直線方程,并指出各直線必經的一個點和它的一個方向向量.
數形結合解題,并點明方向向量的特點。結論:通過直線的點方向式方程,可以判斷一條直線經過的一個點和它的一個方向向量。
例2.已知A(4,6),B(-3,-1),C(4,-5)三點,求經過點A且與BC平行的直線的點方向式方程.
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點、方向向量、點方向式方程。
問題發散1:求經過B、C兩點的直線BC的點方向式方程。
問題發散2:△ABC中,求平行于BC邊的中位線MN所在直線的點方向式直線方程。
問題探究是問題化課堂的核心所在,務必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通過對自己提出問題的研究,深刻領會概念,加強在概念指導下解決數學問題的意識。所選例題必須緊緊圍繞課本概念。例題多少據課堂內容而定,加強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所選問題必須針對不同的學生層次,并控制問題難度。
三、問題拓展
為培養學生的探究創新意識,有必要設置一道有思想性、發散性且數學方法靈活的創新型數學問題。
例3.能否把直線方程2x+3y+5=0化為點方向式直線方程?若能,它的點方向式方程是否唯一?并觀察的系數與方向向量有什么關系?
形式多樣的問題拓展,是學生再次學習、再次創造、再次發展的樂園。教師應該把培養學生的學習情感、學習興趣、創新意識、質疑能力、動手能力等融入問題拓展中,使每一個學生喜歡數學問題的拓展,在問題拓展這個樂園中全面發展。
四、提出問題
讓學生提出問題是課堂教學的亮點。受例3的影響,學生會提出一般性的問題:直線ax+by+c=0的方向向量可怎么表示? 等等。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如果你從肯定開始,必將以問題告終;如果你從問題開始,則將以肯定結束?!蔽覈逃姨招兄壬浾f過:“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p>
整堂課都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本環節繼續強調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提出在學習過程中還有疑惑的問題,也可以是老師設置條件不完備的數學問題,讓學生提出問題并加以解決。
問題化數學學習的課堂是一個處處彰顯平等溫馨的氣氛、現實開放的理念、動態生成的認知的靈性課堂。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才能互教互學,形成學習共同體,達到共享、共識、共進,從而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