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秀秀
【摘? 要】近年來,高中文言文教學現狀堪憂,而高考又特別注重對文言文的全方位考查?;诖耍P者總結了從教以來的文言文教學方式,從創設班級學習文言文氛圍到定期檢測,從獨立思考到小組合作探究,從課堂辯論到即興演講,形式多樣,以期創立一個開放、多樣而有序的語文學習課程。
【關鍵詞】規劃;氛圍;創設情境;分層作業;小組合作;檢測
引言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曾明確提出,高中語文課程內容分為18個學習任務群,而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則是其中的第8個學習任務群,本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作品,積累文言閱讀經驗,培養民族審美趣味,增進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提升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增強文化自信,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而高中學生語文學習的現狀則是談文言文色變,文言文已經和周樹人、寫作文一起,列入了其語文學習的三大黑名單。此外,高中在文言文學習時,也是單純地梳理所學作品中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識,注意古今語言的異同,缺乏對文言文的基本審美,更缺乏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傳承,完全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背道而馳。最后,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不堪事實:做文言文,不如做數學和理綜,數學理綜至少提分快,對高考大有裨益。語文那岌岌可危的地位就顯而易見,語文教育的現狀亦可想而知。不得不提的是,作為民族地區的語文老師,不僅承擔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還承擔著 “為民族塑魂,為藏區強本”重任,那我們又該何為?
那么,我們高三應該如何扎實有效地來復習文言文呢?筆者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淺析高中文言文教學的方法策略,望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1.提前規劃,創造班級學文言氛圍
高一伊始,筆者就請學生以4人為一小組提前準備好了要閱讀的數目,即24史的前4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樹立整本書閱讀的習慣。同時,我推薦它們盡量購買有對照翻譯的書目,對文言水平一般的學生而言,可為閱讀掃除一定的障礙,提高其文言的積累;對文言水平中等及以上學生,則引導其自我思考,辯證看待對應的翻譯,借助工具書,適當改寫其翻譯,力求翻譯的精準。另外,一周至少保證一節文言閱讀課,在閱讀時,教師盡量做到和學生一起閱讀,營造全班讀書的氛圍。此外,筆者也會安排學生周末和假期讀文言,互換書目,相互交流,并就文本提出一些問題如“性格與實力,誰更決定命運”,“鴻門宴是否真的決定了項羽一黨的結局”等展開討論,并形成詩歌、散文、議論文等文體的作文。
2.創造情景,提倡分層獨立閱讀和小組合作
在學習課內文言文時,打破文言學習常規,讓學生真正變成學習的主體,所以我們會針對不同的文言篇目,提出的不同的問題來供個人獨立思考和小組合作探究。如在學習《燭之武退秦師》時,讓文言水平一般的學生畫出秦晉鄭三國的地理位置圖,讓文言水平中等及以上的學生找出燭之武為何會“勸退”秦師,從而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學有所獲;在學習《荊軻刺秦王》時,隨機抽取四個小組,對經典場面“易水送別”和“廷刺秦王”做兩兩競演,其他組學生就其表演做點評。無論是競演,亦或是點評,重在考查學生對文本的把握;在學習《鴻門宴》時,讓學生借助《史記》相關資料試著用文言文書寫“劉邦集團赴鴻門宴的前夜準備”,并抽取學生即興表演“樊噲闖帳”片段。文言寫作是為了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即興表演則考查學生課堂文言掌握的水平;在學習《歸去來兮辭》時,則是師生配合表演。教師隨機抽取一位學生來扮演陶淵明,以此學生為中心,前后隔兩排人員分別來扮演“陶家人”、“陶淵明”走到那里,其身旁學生隨機來扮演“云、松樹”等意象,而老師則負責旁白。這種設定,除了幫助學生記憶全文,還能考查學生的隨機應變能力,讓學生在真實的教學情景中學有所樂且學有所獲。同時,學完一個文言文單元,可針對相關議題開展“荊軻是不是英雄”的辯論賽,“我想對XX說”(選擇柳永、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的其中一位),以書信體的格式,和詩人對話。形式可多樣,旨在引導學生落實文本,真正的體味文言文的魅力。
3.定期檢測,形式多樣
文言文學習不能拋開成績談教學,不然只有教學的“窮開心”,考試的“深痛苦”。但檢測學生文言文的能力,除了常規文言文的大量練習,更應形成“你追我趕”的超越氛圍。對于要求全文背誦的文言文,如《赤壁賦》,采用小組內文言知識點限時20分鐘梳理的方式,要求學生在梳理時不能翻閱書籍。小組完成后,生成班級小組間“流水改”機制,漏一點減1分,總分100分,在你追我趕中查漏補缺、互增裨益;對于文學常識涉及較多的篇目,如《陳情表》,則采用班級“頭腦風暴”,學生預習時根據自己的文言經驗,查閱資料補充自己認為的重要的文常,并提前歸納記憶,課堂學習時,即興上臺展示,教師根據學生的變現情況打分,總分為10分。此外,設立班級定考制度(一周一次)文言文考試,主要利用晚自習時間;班級??贾贫龋刻煺n前8分鐘),隨機抽查一位文言水平好和文言水平一般的同學上臺書寫,主要抽查文言知識和文學常識。
縱觀而言,文言文學習更應注重時代性,語文教師應為構建開放、多樣而有序的語文課程而努力,引導學生在多讀多想多寫的方式下,培養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提升審美,實現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認識與高考語文成績提升的雙贏。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10年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2版(修訂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