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璇
摘要:2019年動畫類電影在內地票房突破115億,接近全年票房收入的18%,是推動電影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將以《哪吒之魔童降世》《冰雪奇緣2》《獅子王》《熊出沒·原始時代》《千與千尋》這5部總票房躋身2019年中國內地電影票房前30的動畫電影為例,具體分析票房成功的動畫電影在風險管理中的共性和差異。
關鍵詞:高票房電影;動畫電影;風險管理
2019年中國動畫電影票房概覽
2019年,內地上映電影1047部(其中500部暫無票房數據),其中動畫電影95部(其中21部暫無票房數據),動畫電影占比9%。而動畫電影票房占全年總票房高達18%,可見動畫類電影對票房貢獻程度較高。(數據統計來源貓眼專業版)
2019年中國內地票房前30部電影中,動畫類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冰雪奇緣2》《獅子王》《熊出沒·原始時代》《千與千尋》分別以50.14億、8.61億、8.34億、7.18億、4.88億票房,位列2019內地電影票房第1位、第22位、第23位、第25位和第30位。其中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收入僅次于《戰狼2》,成為中國電影總票房第二名,觀影總人次達1.4億。由此可見,動畫電影的商業價值日益凸顯。
高票房動畫電影風險管理共性分析
由于電影備案、制作、發行期間,公司針對不足之處的調整和反饋具有實時性,且各電影之間不存在較大商業聯系,因此,本部分將風險控制歸入風險應對部分,不做單獨分析。
1.風險識別及風險分析
影視劇項目風險識別模型主要分為宏觀環境、行業環境、組織環境和項目內部因素四個方面,不同因素對制片項目的可控程度、具體程度和穩定程度都有所不同。
(1)宏觀環境分析。宏觀環境因素是項目風險識別模型中最穩定的因素,很難受到單一影視劇項目的影響。充分把握和利用宏觀環境,是動畫電影在票房成功方面的必要條件,不同高票房動畫電影對宏觀環境的分析具有相似之處。
2006年4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以國辦發〔2006〕32號轉發財政部等部門的《關于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出推動動漫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思路和發展目標,加大對動漫產業、動漫企業、動漫技術的支持力度,支持動漫領域人才培養和動漫產品的開發與出口,為動漫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良好社會環境。
由此可見,《哪吒之魔童降世》在票房上創造了國漫電影巔峰,是在有利的宏觀環境作用下的結果。此外,由電視動畫領域進入電影動畫領域的《熊出沒·原始時代》票房的成功,也與積極的宏觀環境因素密不可分。
在社會文化方面,用現代目光對傳統文化進行解構與再建構是不可忽視的文化潮流。國內主要體現在對古代文學、民間藝術和古代社會制度構建的追溯探索,在美學領域形成“新國風”,對文藝創作產生重要影響。《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背景出自中國古典神話故事,在人物塑造和價值追求方面又加入了現代中國精神,既滿足了對“混沌宇宙”的探索,同時也符合當代觀眾心理特征,“我命由我不由天”。
技術發展帶動電影行業重制和翻拍的發展,VR、交互技術、AI、無人機、大數據、5G等技術越來越多應用于生產生活中,利用這些技術生產電影的水平日益提升。2019版《獅子王》作為第一部完全意義上的VR技術電影。觀眾在觀看VR電影時看到的是一個全景模式的大景別,沒有特寫或其他景別來傳達導演意圖推動故事發展,觀眾必須通過VR頭盔的轉向自主選擇想要看到的場景及內容[1]。
(2)行業環境分析。《冰雪奇緣2》《獅子王》和《千與千尋》作為進口動畫影片,由中影集團引進并在中國內地發行;《哪吒之魔童降世》依靠光線傳媒擁有足夠的曝光度和制作經費;《熊出沒·原始時代》屬于電視動畫制作公司拓展電影領域業務,在“熊出沒”之前,“喜羊羊”制作公司原創動力在電影領域獲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具有一定借鑒性。
動畫類電影更加傾向于女性觀眾。2019年內地前5名動畫電影票房的觀眾男女比約為4:6。對于《冰雪奇緣2》和《千與千尋》這類女性視角電影,更加有利于獲得女性觀眾的青睞,《冰雪奇緣2》的女性觀眾占比甚至超過了63%。而男性視角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和《獅子王》中女性觀眾比例在58%上下,仍然高于2019年內地票房前30電影女性觀眾占比54%的平均數。
(3)組織環境分析。對于動畫電影制作公司來說,充足的資金、一流的技術、經驗豐富的動畫人才和優秀的故事文本缺一不可。
《冰雪奇緣2》和《獅子王》的產生,依托于具有豐富動畫產品制作經驗的迪士尼公司。《熊出沒·原始時代》制作公司華強方特,早在2018年春節檔就通過《熊出沒·變形記》創造了6.05億票房,印證了“熊出沒”IP的市場號召力。《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制作公司霍爾果斯可可豆動畫影視公司雖然是動畫電影行業的新生力量,但其背靠資金充足的光線傳媒。
唯一不同于現代動畫電影生產模式的《千與千尋》屬于重映作品。距離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首映已時隔18年。動畫電影工業的生產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2D畫面和每一幀的手繪制作,相較于現代精準快速的電腦制作和立體的大場面沖擊力過于樸素,支撐大銀幕的能力有限。
(4)項目生產及運營過程。除了《千與千尋》受限于時代和技術,使用較為原始的手繪攝制完成,其余四部作品都達到了較強的工業化制作水平,尤其是CG動畫技術成熟的迪士尼公司,在《冰雪奇緣2》的制作過程中展示了其精確到毛發和布料纖維的制作水準。
《哪吒之魔童降世》模仿好萊塢電影工業制作模式,雖然在技術層面難以快速超越迪士尼的動畫技術,但是,在是敘事結構、價值觀念和制作方式上,已經實現了重要飛躍。
2.風險應對
(1)利用積極風險。《熊出沒·原始時代》充分發揮檔期優勢,通過供應春節檔的合家歡、兒童電影,牢牢占據非一線城市影院的排片上座率,為精神娛樂消費層面較低的觀眾提供了合適的消費途徑。《哪吒之魔童降世》選在電影大盤潛力巨大的暑假檔,能夠保持較長的熱映期,題材年輕,契合假期學生和青年群體,具有創造爆款電影的條件。同樣是選在暑期檔的《獅子王》,雖然首周票房效果較好,但由于兩周后受到《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沖擊,票房延續性較低,迅速退出暑期檔的排片。
大IP可以有效拉動電影票房的發展。續集類電影《冰雪奇緣2》《熊出沒·原始時代》最初期的市場拓展得益于前部電影的影響力,由于IP具有連續性,很容易在續集電影吸引上一部電影的觀眾。翻拍、重制、重映類電影《獅子王》《千與千尋》的票房號召力源于電影本身,距離首映時間相隔較長,首映期間的低年齡電影觀眾群體如今成長為電影消費的主力軍,有效拉動了電影票房。
(2)降低消極風險。《哪吒之魔童降世》情節相對獨立,制作公司利用聯動打破宣發初期的信息孤島,通過和狂攬9億票房的動畫電影《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的宣傳片、官微進行聯動,對《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的電影觀眾實現了有效轉化。
3.不同高票房動畫電影風險管理的獨特之處分析
《獅子王》和《千與千尋》都屬于重映重制類電影,由于技術制作大相徑庭,風險管理側重點也完全不同。《獅子王》更注重引導觀眾對新技術的關注,相較于故事文本和情懷,VR技術是全片最大亮點。《千與千尋》除了增加了國語配音之外,并無其他改變,重映意義是重溫經典電影,以口碑發酵帶動新一代青少年的觀影行為。
《冰雪奇緣2》作為迪士尼動畫電影工業的王炸牌,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是“迪士尼公主體系”開發完備后尋找的 “冰雪奇緣宇宙”新方向,對女性進行深層次地解讀和表現,迎合全球電影市場價值觀。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確立了封神動畫宇宙的概念,為其后同公司制作的《姜子牙》電影及一系列封神英雄的開發奠定了基礎。
《熊出沒·原始時代》雖然主要面向兒童,但其技術制作水準和故事情節設定,同樣可以滿足精神娛樂消費水平較低的成年人的需求。“熊出沒”系列在動畫審美沒有發生根本性變革的情況下,仍然具有較強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 袁川曄.從2019版《獅子王》看電影制作中的VR應用[J].技術與藝術,2020, (05):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