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菲?金輝?解輝
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化進程加速以及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快速演進,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著新的沖擊和挑戰。本研究通過訪問和調查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河北省各高校網絡就業服務的情況,分析河北省內的高校網絡就業服務還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和方案,探索高校如何通過改善和加強網絡就業服務模式和內涵來全面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以期能夠提高河北省內高校的網絡就業服務能力,為畢業生更好的提供服務。
一、引言
受到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各高校的畢業生在就業問題上顯得比較嚴峻,本來是應屆的大學生進行求職和單位間進行簽約的時間,卻因為大量用人單位沒有辦法正常的工作、學生也不能出門,所以出現了單位無法進行招聘,學生無法進行應聘的尷尬情況出現,無形中增加了大學生就業的壓力。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就業問題是最大的民生,要把就業問題當做優先戰略,積極堅持就業政策,達到高質量的、更完善的就業,打造“互聯網+就業服務”模式迫在眉睫。本研究通過訪問和調查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河北省各高校網絡就業服務的情況,分析河北省內的高校網絡就業服務還存在哪些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和方案,探索高校如何通過改善和加強網絡就業服務模式和內涵來全面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以期能夠提高河北省內高校的網絡就業服務能力,為畢業生更好的提供服務。
二、高校網絡就業服務的現狀分析及存在的問題
(一)網絡就業的渠道中的服務對象缺少細分,不能做到精準化服務。網站中的信息可以用海量來形容,很多網站對于不同的企業進行了各種分類,但是使用的一些方法需要進一步的進行改進。很多是用行業、單位的性質進行劃分,這種方法比較普遍,這對于應聘者來說,需要得到大量的公司信息,這種劃分方法確實比較麻煩。
(二)目前,高校的網絡就業服務模式還是單一的。還是在對信息進行發布的階段徘徊,就業信息資源更新不及時。 通過對不少高校的畢業就業網站的瀏覽和統計,多數的網站只是對招聘信息進行發布,還有一些錯誤或者上過期的一些信息,他們好像只能提供就業的點點職能而已。
(三)缺乏信息共享和交流機制。目前,各大學之間沒有共享就業資源和渠道,就業經驗也無法共享。雖然一些大學在學生就業方面做了好多工作,如建立平臺(就業網站、學生職業指導、轉介就業等)吸引了畢業生和一些公司的廣泛關注。然而,學校的情況有所不同,對學生資源的認識也導致了保守分配和使用這種情況的發生。
(四)對網站的安全和維護不夠重視。網站的安全和維護緩慢或薄弱,是由于網站人員缺乏認識或意識不足。個人資料特別的就業網站載有學生的個人信息,他們可能會被偷竊和使用。
三、加強高校畢業生網絡就業服務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一)加強高校網絡就業服務呼應了國家及新時代發展要求。我國領導人歷來對大學生如何就業就非常的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就業問題在民生中是最大的,要把就業問題當做優先戰略,積極按就業政策,使其質量更高、能更好地就業。中國高等教育法第六章59條指出:高等的學校應為畢業的學生、結業的學生進行就業進行服務和指導。教育部和人力與社保部也發文要求高校加強畢業生就業信息服務工作,打造“互聯網+就業服務”模式。
(二)高校網絡就業服務應上升為提高大學生在就業時的品質上的主陣地。首先,“互聯網+就業服務”的新模式適用于“網絡一代”的大學生群體。隨著2000年以后的學生進入大學,以“95后”已成為的網絡的新群體。已經和他們的成長息息相關,成為其學習和生活的組成部分。從而網絡就業理應成為高校就業服務的重要利器,供學生通過網絡和移動設備便捷使用。其次,網絡就業服務有效改善了線下就業服務人員不足的現狀,并可有效降低畢業生求職成本。現實就業服務中學生數量眾多,專業就業指導教師資源相對不足,而網絡就業服務恰好是具備面向大規模群體服務的經濟有效手段,擁有良好的成本——效益優勢。再者,網絡就業服務競爭力提升可跨越學校綜合排名的制約。學生就業質量并不必然取決于學校綜合排名的高低,有些甚至與綜合排名差距較大,綜合排名不太理想的高校可利用網絡就業在就業服務方面跨越綜合聲譽的窠臼,在學生就業方面實現“變軌超車” 。
四、河北省高校網絡就業服務的調查與分析
河北省高校就業信息網內容主要分為:招聘、就業的新聞信息、指導、服務和管理等四個部分,以招聘/就業新聞部分的設置率為最高,就業管理部分設置率最低。新聞部分,是網站普遍都有的最基本的部分,只要建立了網站就會有這方面的內容,因此設置率最高。對就業進行指導是網站的職能版塊,通常是對于就業時的技巧進行指導,對政策、法律法規進行分析指導,也在網站中占有重要地位。河北省各高校的就業網在這之中,對于信息進行提供,多數只是流于表面形式,而沒有對于學生自身的特點來提供真實的信息服務。就業部分的學生信息所設置對象多數是用人單位,是為他們進行查找人才提供方便;用人單位則是設置的為學生進行服務,以使學生可以方便地與他們進行聯系。在調查中發現,河北省高校就業信息網中學生信息的設置率較低,用人單位的設置率卻明顯偏高,這就證明了某些高校在網站的設置上學生的服務得到了重視,而忽略了對用人單位的服務。就業管理部分包括學生管理和用人單位信息管理,就業管理部分的設置率是四大部分中最低的,尤以用人單位管理部分的設置率最低,可見高校普遍對此部分的重視度不高。
五、高校關于加強網絡就業服務的對策研究
(一)高校網絡就業服務要參與主體多元化,服務定位精準。一是密切雇主合作,建立網絡戰略聯盟,注重運用大學生就業大數據優勢為雇主提供精準決策參考。高校網絡就業服務應注重與雇主雙向互動。二是針對不同層次、不同社群學生提供差異化網絡就業服務。高校網絡就業服務應注重針對學生社群分類特征,提供精準服務。三是重視對國家或省市就業政策的宣傳和解讀,強調畢業生就業與國家發展戰略高度契合。學校應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進行自主創業,引導畢業生就業流向國家發展需要、具有戰略性意義的崗位。
(二)高校網絡就業服務要重視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和學習體驗,增強品牌意識、提高專業化程度。一是借助大數據和專業化工具,推進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高校應重視和提供職業性格測試,使用多種主流測試工具,助力學生職業探索。就業服務貫穿始終,分步驟實施。就業服務啟動早,針對性設計就業服務策略,比如低年級同學側重職業認知和探索,高年級同學側重求職技巧輔導等。二是加大體驗式就業教育,構建網絡職業學習社區。高校應致力于創建網絡職業學習社區,將學生、校友和雇主聚集在一起,圍繞職業、行業或雇主目標構建有意義的互動聯系,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職業學習社區,加大對學生職業發展的生態支持,鼓勵和支持學生尋找有意義的工作,提升就業服務內涵。
(三)配備高素質人員, 加強省內高校的就業信息網的合作。大學就業信息網站應當有一個明確的機構對其進行管理,并應有專門的工作人員來執行其任務。工作人員的工作素養要有在這個市場上進行創新和開拓的能力,并能熟練的與市場打交道。就業信息服務應有高度合格的專業人才,以促進工作人員和學生之間的進行思想和信息的交流,還要對教師組織和助理學生開展定期的培訓和學習工作,促進他們有效整合日常工作和就業網的建設與維護,在就業網的運營中發揮作用。
(四)高校網絡就業服務要豐富網絡就業服務資源,注重用戶體驗。高校應將學生、雇主和就業中心三者有效聯系起來,提供良好的使用體驗。定期為學生推送個性化選擇的工作推薦,學生也可以獲取數量眾多的優質就業資源,關注目標企業的招聘動態、進行工作申請等。而雇主用戶可以通過其管理校園招聘、宣傳企業品牌、查看合作院校學生檔案,快速地獲取合適的高校人才。同時提供豐富的在線就業指導服務相關資源。
高校的畢業生在進行就業時所產生的問題,從來都是我國的高級教育進行改革的主要課題。而且自從我國開始提高學生的入學率以來,畢業生在迅猛增多,就業狀況逐年惡化。社會和學校越來越關注畢業生的就業問題,特別是今年,新冠肺炎的流行,使畢業生在就業的問題上,表現的更為凸顯,現在的網絡有數十億的用戶數量,資源非常龐大。它在發布和進行傳播時,有分布廣、信息量大、傳播的速度快、實時互動性等方面具有前所未有的優勢。對于網絡上的就業服務進行加強,可以明確地對管理效率進行提高,能夠在學生的用戶之間建立起人才供應和需求的準確而有效的信息橋梁,也可以為學校的管理部門在進行決策時提供更好的基礎。通過此次研究,通過調研疫情期間河北省內的高校網絡就業服務存在的問題,提出對問題進行解決的方案以及應對的策略,探索高校如何通過改善和加強網絡就業服務模式和內涵來全面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
(作者單位:河北科技大學)
基金項目:2020年河北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研究課題科研合作項目重點課題(JRSHZ-2020-01031)《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關于加強網絡就業服務的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