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亞南 王玉娟 劉耶玲
【摘 要】本文基于創新創業的時代背景,分析了當下傳統高職院校企業財務管理課程教學的困境,探索了在該課程中融合“雙創”教育理念的改革實踐,期望能為高職院校的課程改革提供有益意見。
【關鍵詞】企業財務管理;“雙創”;教學改革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創新創業教育(以下簡稱“雙創”教育)在各大高職院校開展地如火如荼,從單獨開設類似于大學生KAB創業基礎,發展到與專業課融合起來。企業財務管理課程是會計專業學生的國標專業核心課程,該課程的知識性與實踐性較強,對于培養學生的財務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當前的教學現狀卻不容樂觀,限制了學生財務知識應用能力的發展。故而探索融入“雙創”教育理念到企業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中,以提高課程教學效果,并提高學生財務知識應用能力及創新創業能力。
一、高職院校企業財務管理課程教學的困境
(一)教學內容脫離實際
當前企業財務管理課程所用的教材多是西方上市公司的財務管理理論。但是中西方國情存在差異,我國市場主體多為非上市公司和創新創業公司。同時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大多就職于中小型創新創業公司,這些公司在投融資、營運管理等方面不能照搬大公司的模式。所以,高職院校企業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我國國情及畢業生就業需求都存在著差異,教學內容有些脫離實際。一些新知識新理念,如眾籌、風投、網絡借貸、創業基金等適合中小型創新創業公司的融資形式應引起關注。
(二)教學方法單一
高職院校中,由于部分財會教師教學觀念落后和現代化教學技術使用能力落后,他們在教學中仍然以“教師教、學生學”的模式,課堂時間大多是教師“填鴨式”“一言堂”講授,注重了知識教學的完整性,但實踐環節被忽視了。這種情況下,00后高職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不會太高,且知識從書本到書本,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差。即使教師采用案例教學法,簡單的單項訓練也只能強化原理掌握,對于學生應用能力的提高并無裨益。
(三)考核方式不合理
很多高職院校都是采用平時考核+期末閉卷考試的方式進行考核的。筆者所在高職院校,期末試卷成績占總評成績的60%。期末閉卷考試著重對企業財務管理概念、原理、計算公式的掌握,更偏重于考察學生的記憶力而不是分析解決問題能力、靈活運用能力。學生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創造力無法激發出來,創新創業能力發展也受到制約。
二、融入“雙創”教育理念的企業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一)將“雙創”教育理念融入課程教學目標
應根據職業能力發展需求,調整企業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目標,將對知識的理解轉變為對知識的應用,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財務管理問題的能力。例如,將“要求學生掌握各類年金現值與終值的計算”,調整為“要求學生理解資金時間價值的概念,能對中小型創新創業公司籌資方案進行計算取舍”。例如將“要求學生掌握凈現值(率)法的概念及計算”,調整為“要求學生理解投資決策分析方法,能對中小型創新創業公司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分析”。
(二)將“雙創”教育理念融入課程教學設計
應大力進行企業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革新。當下各級各類創業大賽的創業計劃書包括多個方面,其中“投資與財務模塊”是必不可少的內容。這方面的知識與企業財務管理課程中籌資、投資、營運和利潤分配模塊內容相近。故可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將課程教學過程與創業項目進行深度融合,如圖1所示。
通過教改實踐,筆者所在高職院校通過多次教研活動與集體備課。課程組的全體教師均能將“雙創”教育理念融入到企業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中,創設出一個個創業情境來進行項目化教學,包括創業公司資金需求確定、創業公司籌資渠道、創業公司項目遴選、創業公司日常資金管理及創業公司收益分配等專題,且教學內容調整為適應中小型創新創業公司的知識。教師能靈活運用教學方法,通過翻轉課堂和小組作業匯報的形式,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通過教改實踐,學生們課程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均得到增強,創新創業的意愿與能力也得到提高。有90%的學生參與了班級內部的模擬創業大賽,且積極參與“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和“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獨立主持或參與財務模塊撰寫的達50多個項目,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反饋說,之前不知道怎么撰寫創業策劃書,自從這學期學了企業財務管理的課程,班級形成了研究創業策劃的濃厚氛圍,大家都沉浸在創業的情境中,書本知識得到了多次實踐應用。
(三)改革課程考核方式
應加強學習過程性考核,建立多元化考核體系。通過教改實踐,筆者所在高職院校采用3+2+5考核模式,即平時表現(30%)+創業大賽(20%)+期末考試(50%),真正發揮好課程考核的正面激勵作用。平時表現由考勤、小組貢獻、課堂參與、課后作業等方面組成,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創業大賽是考察學生參加班級內部的模擬創業大賽、“互聯網+”和“挑戰杯”創業大賽的質、量,通過展示創業計劃書與模擬創業大賽路演,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提高他們財務知識應用能力與創新創業能力。期末考試減少了對死記硬背知識的考核,而側重了對探究式、開放式案例題的考察,檢驗學生的應用能力與綜合分析能力。對比教學改革前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學習效果與學習成績都有大幅提升,相關統計如圖2所示。
三、結語
課程改革永遠在路上。“雙創”教育也是當下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本文將兩者融合起來,探索了在企業財務管理這一專業課程中融入“雙創”教育理念的改革實踐,期望能提高企業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財務管理知識應用能力及創新創業能力,期望能為高職院校的課程改革提供有益意見。
(南通職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江蘇 南通 226000)
參考文獻:
[1]彭成業.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地方本科財務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路徑選擇[J].時代經貿,2020(10).
[2]潘念萍,唐鋒.基于“雙創”理念的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23).
[3]金玉石.創新創業教育與財務管理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
[4]王韶君.面向創新能力培養的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江蘇商論,2019(6).
項目:南通職業大學校級教改課題“融入雙創教育理念的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研究”(2019-YB-16)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蔡亞南(1990—),男,江蘇如皋人,助教,研究方向為公司財務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
王玉娟(1972—),女,江蘇南通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公司財務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
劉耶玲(1992—),女,山西大同人,助教,研究方向為公司財務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