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設/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466100
依照國家農業部頒布的相關文件,對獸醫工作的要求重點之一放在了如何有效防控重大動物疾病上面,獸醫通過提升防治動物疾病的能力,提高動物產品質量的安全,從而促進畜牧業的健康穩定發展,保障社會公共衛生的安全。因此,當前的獸醫隊伍應當轉變自我意識觀念,擴大工作范圍,不僅要在動物疾病爆發時能夠及時采取治療工作,還要有效做好預防,在源頭杜絕動物疾病蔓延的可能,保障畜牧業的衛生健康,從而保證社會穩定與人民的生命健康。
1.1 動物防疫法律法規不完善我國當前的動物防疫法律法規主要還是2008年頒布的《動物防疫法》。由于我國畜牧業多在農村經營,其經營模式與養殖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是農村基層動物防疫工作并不具備系統性與規范性,畜牧業養殖的動物疾病防疫工作不到位;另一方面則是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畜牧業轉向國際出口的占比越來越大,在復雜的國際貿易形勢下,我國動物疾病防控工作標準不足,極易受到進口動物疾病的攻擊。獸醫在動物疾病防治工作上的意識不足,又沒有相關有效的法律法規約束,導致我國當前動物疾病防控工作較為薄弱,是社會發展中的一個安全隱患。
1.2 藥物使用不規范當前很多獸醫在進行動物疾病防疫工作時,對于大規模的動物疾病防控管理缺乏相應的工作經驗,對于藥物的使用操作存在不規范行為,因而不能根據實際畜牧業的生產情況采取有效的動物疾病防治工作,造成了疾病的蔓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如在解決豬瘟問題時,在同一養殖場內豬的種類不同,體格不同,但很多獸醫由于對藥物使用量沒有一定的敏感度,常采取統一機械的注射工作,不同病情的豬對于抗菌素的耐受能力不同,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出現不耐受情況,最終導致豬瘟惡化,豬大批量的死亡;很多農村獸醫的個人醫學資質不足,對于多樣化的動物疾病無法采取科學合理的治療手段,在執行防治工作時不能科學的對病情進行判斷,常常導致動物由小病發展成大病。
2.1 完善動物防疫法律法規2020年4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上針對動物防疫法的修訂提出了新任務,草案針對重點動物疫病的全面防控、野生動物檢疫、畜牧業生產經營者的防疫責任、動物疫情疫源等六大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在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畜牧業經營者的積極意義反饋中,將盡快推行新的動物防疫法,提高農村基礎防疫水平,提高畜牧業的養殖標準,促進畜牧業進出口的良性發展。
2.2 加強獸醫隊伍的專業建設加強獸醫隊伍的專業建設非常重要。獸醫通過提升個人專業素養,轉變傳統的動物疾病治療觀念,關注動物疾病的實時變化,進行科學的分析研究,從而達到防控治療的目的,在動物疾病擴散前就將其截停。獸醫在針對動物疾病用藥時,不可盲目參考過往經驗,要根據病情的新變化采取適當的調整,精準用藥,保證治療效果,降低動物疾病給畜牧業帶來的經濟損失。
2.3 規范化動物疾病防治管理工作獸醫的動物疾病防治工作要做到上達下效。首先相關部門要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實時情況,對于動物疾病防治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及時制定相關政策法規,通過法律法規約束獸醫的醫療行為;對于上層政策,獸醫在實際工作中要予以落實,并針對實際治療中與政策不匹配的對方及時予以反饋。上層傾聽下層意見,下層嚴格落實上層政策,才能達到有效的良性管理循環,促進動物疾病防治工作的有效開展。
獸醫作為我國動物疾病防治工作中最重要的參與者,其自身專業素質一定要達到應有的水平,并且對防疫工作保持高度重視,積極參與到防疫工作中才能保證我國畜牧業的健康發展。獸醫在動物疾病防治工作過程,針對不同疫情采取科學有效的處理手段,遇到問題及時向上層部門求助,多方共同參與動物疾病防治工作,實現畜牧業現代化的發展目標,提高我國畜牧業的生產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