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奉源
(云南省大理州洱源縣右所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畜牧組,云南洱源 671203)
進入21世紀以來,動物疫病的發生和發展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病毒性疾病是影響養殖業發展的關鍵;細菌性和寄生蟲病逐漸增多;病原微生物菌種變異加快;混合感染、隱性感染和繼發感染十分常見,當病毒性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發生時,就會出現疫情,對水產養殖業的危害比其他任何一種原發性疾病都要復雜,對生物安全有非常不利的影響。面對如此復雜發展的動物疫情,只有創新思路,開展動物防疫工作才能真正取得成效,真正的做好現今動物疾病的防控。
目前,我國共發現人獸共患病有大概90多種,其中有近乎50多種對人體有害,經濟全球化帶來的不僅只有經濟的快速增長,帶來的還有200多種動物疾病對中國的入侵,就好比如2019年的豬瘟嚴重的影響了中國畜牧行業的發展,所以對動物疾病的防疫工作就顯得格外急切。
一方面是個別鄉鎮政府對動物防疫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動物防疫工作的宣傳,人員流動、資金流動、物資流動等一系列問題沒有被及時的解決。另一方面農村的散養戶和個別專業戶防疫的意識較差,沒有經歷過就存在僥幸心理,拒絕免疫、逃避防疫等違法行為長期存在,動物及動物產品經營者依法經營意識差,經營病害動物產品時有發生。
首先是防疫人員補貼不到位。各鎮畜牧站工作人員財政補貼不到位,獸醫防疫人員薪酬偏低,防疫隊伍不穩定,人員不斷流失。二是在養殖方面,比如生豬檢驗費難以收取。生豬防疫費是基層畜牧站工資的主要來源。有的鎮政府和食品部門沒有向畜牧部門足額繳納生豬預防檢驗費,經常挪用、扣減預防檢驗費,導致畜牧站人員拖欠工資,嚴重影響職工積極性,工作落實不力。三是缺乏冷藏設施。部分鄉鎮畜牧站缺少冰箱,疫苗的儲存條件差,導致疫苗效價下降,疫苗質量下降,質量難以得到保證。
一、目前,動物仍要開展的免疫有多種,如禽流感、鏈球菌、豬瘟、狂犬病等。但是,防疫人員很少。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的鄉鎮,只配備了少數動物防疫人員,沒有資金聘請社會人員。另外,農村地區分散,免疫密度低。二、仍有部分工作人員不按免疫操作規程操作,或注射部位不當,沒有按照規章要求規定去稀釋疫苗,導致疫苗的藥效很低或者免疫注射的劑量不夠,免疫效果很差,或者沒有起到效果。
任何工作都離不開制度在背后起的作用,動物的防疫工作當然也不例外。加強相關動物防疫工作,提高防疫工作水平,需要系統的去設計。由防疫部門打頭陣,各部門積極的響應,全面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并且要確保各項經費用到實處,是提高動物防疫水平的必然措施。一定要保證不發生動物有關產品的安全事故以及區域性的重大動物疫病爆發。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以技術手段為支撐。需要在實驗室完成免疫檢測和抗體檢測。農業部也下發了《獸醫系統實驗室建設》,但各地重視程度不同,能達到驗收標準并能正常開展工作的很少。此外,儀器設備采購參數質量參差不齊,低價產品高價采購。尤其重要的是基層實驗室有設備,這就意味著沒有錢買試劑和消耗品。
對動物和動物產品生產經營者,要采用傳單、標語、報紙、廣播等形式廣泛宣傳、耐心講解,要提高經營者的法律意識,堅決做到每個經營戶和防疫部門工作人員都知曉防疫法律的內容,形成知法信法守法的社會氣氛。各級畜牧獸醫部門要加強對動物疫病免疫重要性的宣傳,讓農民明白,強制免疫的受益者是農民本人,除強制免疫外的其他常見動物病仍需免疫獨立地。免疫前觀察動物健康狀況等臨床表現,向防疫人員提供動物健康信息,免疫后觀察免疫動物是否有異常反應,能減少免疫副作用的發生,減輕農民對免疫的不信任。
家從目前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的現狀來看,很多基層動物防疫工作者缺乏理論學習,導致業務能力低下。因此,開展防疫專業能力培訓是提高基層動物防疫水平的有效途徑。針對工作人員專業能力不足的問題,一方面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培訓,根據各地防疫工作的實際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知識宣傳,邀請具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優秀員工,通過報告、演講等形式加強培訓效果。另一方面,要注重對員工工作質量和有關職業道德的培養,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能。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可以利用網絡交流平臺,可以實現遠程分享,遠程學習,遠程交流,具有實際的可信度和可操作性,要積極運用現代的多媒體技術去培訓員工,避免知識堵塞。
動物防疫工作事關人民健康和社會和諧。如果這項工作開展得好,可以有效控制動物疫病的發生和流行,減少人民生命財產損失,增加人民收入。同時,也是保證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為群眾獲得更加安全可靠的食品提供保障。由于缺乏專業人才和資金保障,動物防疫工作總體水平不理想。構建基層動物防疫體系,需要從制度和資金兩個方面加強防疫標準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