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華/山東省臨沭縣畜牧局大興畜牧獸醫站 276700
牛屬于反芻動物,日常養殖過程中最為常見的就是消化系統疾病,如食道阻塞、前胃弛緩、瓣胃阻塞以及瘤胃臌氣等,如診治不及時會給養殖戶帶來不小的損失。
1.1 發病原因牛在飼養的過程當中,采食了大塊根飼料后極易引發食道阻塞,導致牛出現大量流涎、瘤胃臌氣的疾病。
1.2 臨床癥狀患有食道阻塞的牛,停止進食,雙眼惶恐,搖頭縮頸,同時會出現吞咽動作,大量流涎,鼻孔當中流出一些液體,在飲水的過程當中鼻孔中也會流出水,同時會出現咳嗽等癥狀,噯氣反芻停止,并且該病極易繼發瘤胃臌氣。
1.3 治療方法對于牛食道阻塞的治療,首先需要及時去除食管中的阻塞物。對出現嚴重瘤胃臌氣的牛,需要先進行放氣,然后插入經過酒精消毒的胃管,并灌入20mL普魯卡因+80mL石蠟油,然后用力向下推送胃管,如果阻塞物面積較小,往往會將其推送到胃內。
2.1 發病原因牛前胃弛緩主要是由于喂食了大量的精料,缺乏粗飼料,或者喂食了無法消化的粗飼料,包括秸稈、枯干草等。與此同時,喂食牛一些腐爛發霉變質的飼料、冰凍飼料也會導致該病的發生。除此之外,養殖戶突然更換飼料,飼料中缺乏礦物質以及微量元素,無法滿足牛的生長需求,降低機體素質,也會導致誘發前胃弛緩病。
2.2 臨床癥狀患病牛在發病初期,其食欲明顯減少,嚴重的食欲廢絕,反芻次數減少,甚至停止,噯氣酸臭熏天,鼻孔周邊有大量的分泌物,流涎。體溫及呼吸基本正常。病牛腹部明顯增大,左肋部隆起,輕輕按壓牛的瘤胃,可感覺較為堅硬,叩診呈濁音。如果病牛繼發瘤胃臌氣,叩診瘤胃呈鼓音,按壓可以發覺有彈性,用力按壓可以感覺較為堅硬。病牛的瘤胃蠕動音減弱,頻頻努責,糞便呈稀糞狀,發病后期逐漸停止排糞。此外,個別病牛會出現輕微腹痛現象。
2.3 治療方法對于牛前胃弛緩的治療,需要遵循消食化積、制止發酵的原則,幫助其前胃機能恢復正常,避免出現脫水等現象。在治療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停止喂食2d,然后灌服大量溫鹽水,然后按摩病牛的瘤胃,或者可以灌服500g酵母粉,也能夠起到良好的消食效果。與此同時,可以使用300g硫酸鎂+500mL石蠟油+20g魚石脂+50mL酒精+6000mL溫水,將藥物混合后灌服,刺激前胃,加快反芻[1]。
3.1 發病原因牛進食了過量易于發酵的飼料,或者進食發霉變質的飼料后,瘤胃中會產生大量的氣體無法及時排出,瘤胃快速膨脹的情況下會導致出現呼吸困難等癥狀,甚至會引發血液循環障礙。
3.2 臨床癥狀患病牛會出現呼吸不暢,單側腹圍或者雙側腹圍鼓脹,脈搏次數明顯增加,無食欲,瘤胃逐漸停止蠕動。發病后期病牛出現呻吟現象,目光恐懼,心力衰竭,臥地不起,嚴重的可導致死亡。
3.3 治療方法針對泡沫性臌脹的病牛,可以為其灌服300mL植物油治療,針對原發性瘤胃鼓脹的牛,可以使用50mg松節油+40mL魚石脂+100mL酒精,混合后一次性灌服即可。或者可以使用50g氧化鎂+100g藥用炭,加入適量水后灌服給病牛。針對癥狀嚴重的牛,需要及時的進行穿刺放氣,要合理控制好放氣速度,避免過快導致血液回流腹腔引發腦缺血。
4.1 發病原因牛瓣胃阻塞主要是由于牛的前胃運動機能出現障礙,使得瓣胃運動功能減弱,無法及時將內容物排入真胃,導致水分被吸收干涸,最終引發阻塞。在養殖過程中,牛過度勞役、飲水少、飼料難以消化、飼料中摻雜沙土等等,均會導致牛瓣胃阻塞病的發生[2]。
4.2 臨床癥狀患有瓣胃阻塞的牛,會出現瘤胃積食現象,瓣胃蠕動音明顯減弱,排便量減少,精神狀態不佳,鼻鏡干燥,口臭,四肢無力,體質衰弱,眼窩下陷。糞便干硬,呈黑色糞球狀。發病后期病牛的體溫下降,臥地不起,個別牛會繼發敗血癥。
4.3 治療方法對于牛瓣胃阻塞的牛,可以使用硫酸鈉治療,使用500g硫酸鈉加入適量水,調制成5%溶度的水溶液,然后配合使用液態石蠟,利用胃管灌服給病牛,服藥12h后按摩觸動牛的腹部,促進其瓣胃蠕動。
綜上所述,近年來隨著牛消化系統疾病發病率的不斷升高,給養殖戶帶來了巨大損失。通過分析牛養殖中常見的食道阻塞、前胃弛緩、瓣胃阻塞以及瘤胃臌氣等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病原因、臨床癥狀以及治療方法,希望能夠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旨在降低損失,促進牛養殖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