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芬
摘 要: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實際上是指幼兒教師作為專業(yè)人士在專業(yè)思想、專業(yè)知識、專業(yè)能力等方面的不斷發(fā)展和自我完善,即從新手型教師成為專家型教師。新時代教育進程的不斷發(fā)展變革,也在逐漸推動幼兒教育的不斷深入與探究,將生活化、游戲化的教學理念融入幼兒教學中,使得新時代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重點也逐漸顯現出來。如何在近距離觀察、了解幼兒的前提下,快速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已然成為新時代幼兒教育的重中之重。幼兒教師“小工作坊”的教研模式成為教學過程中的必備神器,它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小團隊自主協(xié)作研究的模式,可以通過自主學習、教研、反思來解決實際中的問題。新型教學模式的逐步滲透,可以有效彌補教學過程中的不足。
關鍵詞:幼兒教育;教研;小工作坊;發(fā)展
一、幼兒教師“小工作坊”教研模式的內涵
“工作坊”一般是指小手工業(yè)者的工作場所,與我們所熟知的那些“工廠”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工作坊”模式起源于美國,它傳入我國后,逐漸滲透到了教學、會議、研討等多個領域,得到了我國的極大重視。“小工作坊”的形式多種多樣,有名師工作坊、骨干教師工作坊、線上工作坊、線下工作坊等。“小工作坊”為什么能夠引起人們極大的重視呢?大概是因為它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超高的時效性吧!
二、“小工作坊”教研模式的有效實施
為了方便幼兒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活動,特此推出了“小工作坊”的教學模式,并以此展開實踐。
(一)為幼兒教學引進良好的專家資源
為了更好地開展“小工作坊”的教學模式,學校為幼兒的教學過程引進了省級一流的教育專家以及具有豐富育兒經驗的幼兒教師,甚至還邀請了一些有特長的家長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實驗證明,專家的教學水平明顯高于普通幼兒教師,他們能給“小工作坊”的教師指點迷津,讓教師豁然開朗,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學質量,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與此同時,幼兒教師在與專家多次近距離接觸的過程中,也在逐漸推動著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專家的指導教學,可以為“小工作坊”的教師帶來啟迪,促進幼兒教師快速成長,從而也為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贏得主動性,激發(fā)教師的教學激情。
(二)“小工作坊”的實施,可以推進交流與反思的發(fā)展
教師的教研工作必然少不了反思。教師只有經過深層次的交流與反思,才能制定出優(yōu)良的教學方案。交流與反思常常被教研工作者所忽略,殊不知其在教學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交流能夠促進反思、總結經驗,可以讓教研過程不斷地深入,進而不斷地進行改進與完善。“小工作坊”的教研模式非常注重交流與反思過程,實行這一模式的教師往往會在研討活動中進行教學回顧和反思,在其基礎上發(fā)現并提出新的問題。每一個教學階段,“小工作坊”都會將自己的研究成果進行匯總,并對其展開交流,除此之外,教師還會以現場觀摩、教師研討等多種方式對其進行交流與反思。多層次的交流與反思,可以使教師體會到被尊重與肯定的愉悅,從而可以有效推進“小工作坊”教研模式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三、幼兒教師“小工作坊”教研模式的獨特之處
“小工作坊”的獨特之處就在于“小”,這里的“小”指的是人數少,但每一個個體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時效性高,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即可。
(一)教研方式新穎而靈動
依照幼兒教師的學習特點,采取新穎而靈動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吸引教師的注意力。“小工作坊”的“坊主”是由成員們輪流擔當的。為了激發(fā)成員們的教研激情,“坊主”往往會精心設計教研活動,使教研方式更具有體驗性。為了思考“幼兒如何更好地理解傳聲筒的原理?”,“坊主”可以準備充足的材料,積極調動成員的參與積極性,鼓勵成員自主地去制作傳聲筒,這不僅培養(yǎng)了成員的動手能力,還提高了教學水平。采用“小工作坊”的教研模式,豐富了教師在實際工作中的教學手段,提升了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也激發(fā)了教師的創(chuàng)造能力。
(二)“小工作坊”中的問題都來源于實際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小工作坊”關注的問題,一般來說就是教師普遍關注的問題以及他們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的任務,比如,如何設計具有特色的教學方案來吸引幼兒的視線呢?需要創(chuàng)設怎樣的教學情境呢?怎樣激發(fā)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自發(fā)意識呢?這些都是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同樣也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小工作坊”的出現為幼兒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了生機,彌補了之前由于教學方式的局限性而造成的教學誤區(qū)。“小工作坊”的教研模式,推動了幼兒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與成熟,提高了幼兒教育的教學質量,是新時代幼兒教育的高效之舉。
參考文獻:
[1]王建榕.“小工作坊”教研模式助推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探討[J]. 幼兒教育研究,2019(5):54-56.
[2]孔曉婷.淺談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成長之路[J].才智,2019(34):136.
[3]王瓊娟,王艷玲,茍順明.我國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政策的現狀、問題和局限:基于對政策的內容分析[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9(6):8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