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琪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問題導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廣泛運用,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課堂教學參與度,提高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有利于學生語文能力和素質的提高,尤其是導學案的引入,更使語文問題導學效果得到提升。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對導學案在初中語文問題導學中的設計與運用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對語文導學案的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導學案;語文問題導學;設計運用
導學案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學習目標、問題導學、鞏固練習、推薦作業等。對導學案的設計應用,有兩點必須強調:一是放大學生的自學環節,在自學環節要注重對學生質疑、思考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應該建立在學生質疑思考之上;二是教學點撥要盡量“抓大放小”,“大”即為關鍵與難點、大家共同存在的問題,“小”指的是一般問題或個別學生的個別問題。
一、語文導學案設計存在的問題
導學案的設計往往缺乏學生自主提問、主動探索的空間。一些老師喜歡把學生學習涉及的問題全部印制在導學案上,將“問題導學”等同于“問題薈萃”。在問題設計上全部都是教師單方面的過度設定,學生自主提問、主動探究的空間很少,甚至完全沒有,導學案成了牽著學生走的“牛鼻子”。有的老師在設計導學案時喜歡把教材的內容問題大量搬上去,讓學生看書找答案,結果不僅造成學生學習負擔加重,也降低了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另外不少導學案還存在學習目標定位不準、陳述籠統模糊等毛病。
二、語文導學案設計方式舉例
以單篇閱讀理解為例,語文導學案的設計運用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案例一】《湖心亭看雪》導學案
(一)課前預習
1.給加點字注音:更定/更有/余挐/強飲/毳衣/霧凇沆碭
2.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
俱絕/是日/更定/余挐/霧凇沆碭/強飲/上下一白/焉得/三大白/客此
3.文中還有你不能理解的詞語和句子嗎?有的話請寫下來。
4.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情?請簡要概括。
(二)課堂學習
1.張岱癡迷的雪景到底有多美呢?文中是如何描寫的呢?(結合具體語句思考)
2.作者說是去湖心亭看雪,文后卻寫了在亭中與金陵人飲酒的場面,這個情節會不會多余?
(三)課后拓展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張岱《湖心亭看雪》)
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念無與為樂者/相與步于中庭/與余舟一芥/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2.把甲乙兩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3.古游記大多較簡。通常開篇交代時間、地點、人物、環境,中間寫景,篇末感懷。甲乙兩文也是如此,甲文強調“閑”,乙文著重“癡”,你是如何理解這“閑”與“癡”的?
案例簡析:這種導學案是前置學習、課堂學習、課后鞏固分別設計的“導學方案”,也就是設計詳細的預習案、課堂案、鞏固案,各自獨立、各有側重,整體合一。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全程細化,比較適合信息內涵較為豐富、難度相對較大的文章。
【案例二】《濟南的冬天》導學案
學習目標:
1.能借助工具書和頁下注釋,掌握常用詞語的音、形、義。
2.通過填寫文章結構圖,厘清本文的寫作思路。
3.能品析本文的修辭之美、色彩映襯之美和寫景順序之美。
4.能借鑒本文的寫景方法進行寫作。
學習任務一:查閱工具書和頁下注釋,掌握下列字詞的音、形、義:
1.給加點字注音:著落/發髻/看護婦/鑲嵌/薄雪/貯蓄
2.辨別響晴和溫晴的詞義
學習任務二:熟讀課文,填寫下圖,理清本文的寫作思路
濟南的冬天
第2節_________的山( )/第3節_________的山( )
第4節_________的山( )/第5節__________的水( )
學習任務三: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幅圖,結合具體語句品析修辭之美、色彩映襯之美和寫景順序之美。
學習任務四:借鑒本課所學寫寫初冬時東坡公園別樣的風景,字數不少于450字。
案例簡析:這種導學案是三案合一的導學簡案,突出課堂案。導學問題精益求精,力避煩瑣。優點是課前、課中、課后兼顧,任務量適當。具體設計中要注意“兩頭”,即課前預習和課后練習的精致化。
三、語文導學案設計注意點
1.準確定位
教師必須明確兩點:導學案作為教學工具,首要功能是指導學生學習,而不是整理問題;導學案只是輔助教學的手段,是課堂的有益補充,但是絕不能照案宣科。教師在關注導學案使用時,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
2.科學設計
語文導學案設計應該遵循語文學習規律,以此有效指導學生學習,設計核心還在于“問題”二字。設計的前提是明確恰當的學習目標和重難點,問題設計要根據語文課文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從基本問題入手,逐步過渡到具有難度和挑戰性的問題,層層深入,注重學生質疑和提問。
3.合理使用
語文問題導學可以運用導學案,但不是非導學案不可,而要根據文章內容和特點進行合理的設計與運用,還要注意將導學案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做到各有側重,相得益彰。
參考文獻:
[1]孟鴻仲.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學設計與特色案例評析[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孫貞鍇.妙在這一問:讓思維動起來的語文問題導學藝術[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