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
摘 要:基于網絡背景下初三體育教學,體育教師要重新審視當前工作,徹底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注重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挖掘網絡教學資源,并從中篩選出德育資源,使其與體育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實現德育與體育的完美結合。基于此,針對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中的德育特點進行闡述,重點對網絡背景下初三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中的德育實踐展開全面分析。
關鍵詞:網絡背景;初三體育與健康課程;德育
隨著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實施,體育教師開始注重德育工作的開展,使德育元素在教學環節得到充分體現,并且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效。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做好指導工作,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德育更好地在教學中得到落實。
一、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中的德育特點
(一)直接參與的特點
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顯著性特點在于具有直接參與性,在進行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的時候,教師通過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直接參與其中,使得學生在此過程中體驗體育教學的魅力,以此來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初三體育教學過程當中,由于體育項目存在較大的不同,這就決定了學生精神品質的培養存在明顯的不同。例如,體育教師在教授學生健美操時,如果能夠選擇合適的音樂,將會增加健美操的感染力,提高學生的表現力。
(二)身心合一性特點
通常情況下,所謂的身心合一性具體指初三體育教學的時候,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和個性的發展,是在運動生理負荷和運動心理負荷同時作用下才得以實現的。如果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就需要保證心理負荷與生理負荷同步進行。基于當前這一情況,體育教師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同時還需要做好教學設計,為學生提供身體練習的機會。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考慮學生認知能力,只有符合學生情況的設計,才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進而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
二、初三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中德育的途徑
(一)德育在體育競賽中的滲透
體育競賽作為體育教學活動中常見的活動形式,體育競賽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奮發圖強、奮勇拼搏的精神。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及團隊精神。尤其在網絡環境下,體育教師要意識到網絡資源對于初三體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性。運用網絡技術搜集更多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重要的學習資源。例如,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體育教師可搜集相關德育的內容,通過多媒體為學生直觀展示,為學生播放我國運動健兒各種體育比賽,增強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通過觀看比賽,增強集體榮辱感、個人榮譽感,進而提高體育素養,這也是初三體育教學的根本目標。
(二)結合不同教材內容進行德育滲透
眾所周知,初中體育有著較為豐富的教學內容,并且其內容相對較為廣泛。其中,每項教學內容都有其鮮明的教育性。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根據不同教學內容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實施德育滲透工作。網絡時代的到來,為教育教學領域帶來諸多資源,體育教師可在海量的資源中篩選出德育方面的內容,并將其與體育教學內容相結合。體育教師在講解理論知識的時候,可以在網絡上搜集體育發展歷史、優秀的體育名人的故事等,并將其與體育理論部分進行結合,使得學生在學習此部分內容時,了解我國的體育文化,增強學生對體育文化的認同感,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此外,體育項目旨在鍛煉學生堅韌不拔的毅力,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這也是體育教學的特點。在實際的教學當中,體育教師可將中國女排奪得世界冠軍的視頻進行播放,讓學生看到女排那種堅韌不拔的精神以及面對困難臨危不懼的精神。這個過程不但有助于增強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興趣,而且有助于實現德育的滲透,使學生的體育素養得到全面提升。
總而言之,在初三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時,體育教師要意識到德育滲透的重要性,同時要注重發揮自身的作用,為德育在教學中更好地滲透做好全面指導工作。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體育教師需要深入挖掘體育教材,提取教材中的德育內容,使其與德育進行有機結合,不斷豐富體育教學內容,促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教學中,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進而促進體育教育事業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西剛.如何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研究[A].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C],2017:13.
[2]代慧君.關于體育舞蹈教學中德育教育實施方法的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14.
[3]李雪穎.新時代背景下中學德育教育的創新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