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翻梅
摘 要:目前,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具有主動性、自愿性以及社會性的游戲,對幼兒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幼兒園課程游戲化不僅能夠真正將游戲的特點與價值充分展現出來,使游戲與課程完美結合,還可以使幼兒專注地參與到活動中,在親身體驗中獲得生命意義的感悟。
關鍵詞:幼兒;課程游戲化;體驗;樂趣
游戲是幼兒教育教學的基本途徑,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幼兒在各類游戲中感受、學會、理解、運用知識。比如,在進行角色扮演活動中,教師可以在游戲中滲透數學、語文等基礎的教學內容,還可以有意識地將一些簡單的問題融入其中,啟發學生在游戲中思考、解決一些問題。這樣不僅可以實現知識與能力目標,還可以使幼兒在游戲中進行感受和發現,獲得強烈的滿足感和愉悅感、成功感,積累一定的認知經驗,提升一定的能力。
一、課程游戲化符合幼兒的認知方式
幼兒認識世界的獨特方式就是玩。而這一認知方式通常是以游戲表現出來的。游戲,既是課程內容,又是課程實施的途徑和載體,是根據幼兒的特殊認知方式而設計的。教師在不斷調整和實踐課程游戲的過程中,要引導、鼓勵幼兒自愿主動地投入游戲中,獲得更多的感性認識。另外,還要有意識地將教學內容蘊藏于游戲活動中,鼓勵幼兒在玩的過程中盡情放飛自己的想象力,對其中的一些科學現象嘗試用自己的話進行解釋。如此,教師通過課程游戲化,使得教育目標從有形逐漸轉化為無形,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促使幼兒投入其中,自覺主動地學習并試圖去解決一些簡單問題,提升和激發他們興趣的同時還可以使他們獲得更多的新經驗。
二、圍繞主題,多個游戲多面展開
主題活動與游戲活動是有機整合在一起的。通過設置主題,讓不同課程以游戲形式展開,能夠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想象力,使他們獲得多種體驗。比如,以“我是一顆神奇的蛋”為主題活動,在科學的課程中,則是以“蛋蛋滾起來”游戲展開;而在體育課程中,則設計了“小雞蛋蛋嗨起來”游戲;在感官課程中,則是“真蛋假蛋誰說了算”游戲;語文課程中,設計“如果我是一顆長了翅膀的蛋”的游戲活動。根據不同課程特征選擇不同的游戲方式。數學課程中,設計了“比比誰生的蛋多”的游戲,這樣學生在參與游戲之中就學會了數數;在手工課程中,創設“幼兒制作蛋寶寶”的游戲;在美工活動中,準備材料,讓幼兒圍繞“畫點蛋妝”的游戲活動,拿起五彩畫筆,對蛋殼兒進行裝點,讓一顆普通的雞蛋變得五顏六色、絢爛無比。就這樣,教師可以圍繞一個素材拓展為各個課程的游戲活動,幼兒的興趣和能力不僅隨著這些主題探究活動的開展而不斷提升,同時也促使幼兒積極地參與到各種游戲中,達到了教育目的。
三、整合資源,讓游戲生成課程
利用環境也能生成課程。在環境生成課程的過程中,幼兒在與環境(包括家庭、幼兒園、社區等環境)的互動中,便可以生成活動主題。關于環境的主題有“水果店”“美妙的小海螺”“五彩氣球”等。在這樣的一些主題活動中,可以有效地將幼兒園、家長以及社區等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對課程內容進行不斷拓展。同時,教師運用一定的生成策略,把創造性游戲融入課程中。就對兒童發展的影響來說,創新性游戲是其他游戲所不能替代的。在幼兒一日活動中就有專門的創造性游戲,同時還有規定時間。如學習“小蝌蚪找媽媽”后,在游戲中,可以讓幼兒去模仿小蝌蚪的形象表演故事。還有一些主題游戲,情節性比較強,內容豐富,角色也比較多,由此發生的故事,幼兒參與游戲的時間比較長,可以充分激發他們的想象力,激活他們的創新思維,讓他們對所扮演的角色進行有個性的創造活動。
參考文獻:
[1]張媛媛,陳紅梅.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問題及策略分析[J].職業技術,2020(1).
[2]黃小蓮.和而不同:課程游戲化與游戲課程化辨析[J].上海教育科研,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