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平
摘 要:數學是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具有較強的科學性、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運用的廣泛性。學生需要通過理解、分析、比較、概括、總結等方式獲取數學知識。因此,學生需要有清晰的頭腦和極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但實際上,好多學生由于自身因素、家庭因素、教師因素、社會因素等的影響,在課堂上學習效率低下,成績不合格,態度不端正,思想松懈,反應遲鈍等。因此,小學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教學模式,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關愛;積極性;興趣;教學效率
自新課程實施以來,小學數學教材內容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教學方式方法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導致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了畏難情緒,學習成績下降。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真正實現素質教育,一直是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探索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筆者結合多年的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全面了解學生的各方面情況,是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前提
眾所周知,當前農村留守兒童多,由于親情缺失,他們的性格孤僻,比較自卑、膽怯,遇到不會的問題不敢張口問其他同學或者請教老師,有的甚至厭學、逃學。因此,教師要深入班級,深入學生當中,了解學生的各方面情況,包括他們在平時學習時的思想表現、心理狀態、興趣愛好、家庭背景、居住環境、生活條件等。掌握這些學生數學成績差的具體原因,是智力因素還是非智力因素,是客觀原因還是主觀原因,然后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措施,因人而異,對癥下藥,因材施教,這是提高學困生數學成績,讓學困生喜歡學習數學的前提。
二、教師關愛學生,是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重要環節
學困生往往怕上數學課,怕上課被老師提問,怕回答錯誤被同學們笑話,自卑感、孤獨感、恐懼感強烈,這是其數學成績難以提高的內在因素。課堂上,老師要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心理學研究表明:表揚激勵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要比尋常高出3~4倍。此外,老師必須真誠地關愛學生,尊重、理解、寬容學生,主動靠近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的親人,關心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如,有的學生父母離異,缺少母愛,缺少家庭溫暖,上課不愿與人交流,不愿讓人知道內心的痛苦,老師要做這些學生的知心朋友,充當父母角色,參加他們喜愛的各種文娛、體育活動,幫助他們排憂解難。
具體來說,教學中,首先,教師要細心觀察每一個學生,發現學困生的長處和閃光點后,要及時反映給班主任、家長,給予表揚鼓勵,使這些學生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愛護、信任,從而消除他們的自卑、孤獨心理,克服不良習氣,靜下心來學習,爭取進步。其次,教師要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不僅要給學困生更多的關懷,更要給他們更多的幫助。個別學生基礎不好或習慣不好,教師不能放棄,要努力采用多種措施,激發他們的學習信心,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時彌補學困生的知識空缺,讓他們不再對學數學厭倦、恐懼。再次,對于學困生聽不懂的題,老師要多講幾遍,耐心輔導,在幫助學困生掌握計算方法的同時,還必須加強鞏固練習,提高計算的準確性。如,教學簡便計算時,要讓學生明白這樣簡便的根據是什么,運用加法運算定律、乘法運算定律都可以使計算簡便。這樣學生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進一步培養了計算能力。最后,對學生在練習中出現的錯誤,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同時也要進行必要的計算方法和技巧的指導。
三、課堂上要充分調動學生各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提高數學成績的關鍵
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在課堂上首先要充分調動學生各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方式不一樣,所以學生在數學知識、技能、能力方面和興趣等方面存在差異,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這種差異區別對待,因材施教。
具體來說,教師要講究課堂教學方法,堅持啟發式和討論式,并積極利用直觀、淺顯、易懂的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講究課堂教學藝術,堅持循序漸進,深入淺出,寓教于樂。可以適當加強一些課外知識的滲透,開闊學生的解題思路,調動其學習積極性;也可以組織各種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如:學習圓柱體積以后,大家都知道圓柱的體積是底面積乘高。課堂上,我帶了一塊石頭,讓大家計算它的體積。因為有前面的課做基礎,因勢利導,課堂上拿出圓柱體量杯、水、石頭,讓學生當場實驗計算,輕松解決了計算固體體積的方法。各種概念要理解,知道其來龍去脈;有關的公式要熟練掌握,這樣才能靈活運用書中知識解答一些綜合性的題目。
四、激發興趣,營造氛圍,增強收獲,是提高數學成績的保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上,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考慮學困生實際困難,適當降低教學難度,多讓學困生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如每一章節提供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啟發學困生回答或者讓學困生上黑板板演,對回答正確的學生給予表揚鼓勵點贊,讓全班學生鼓掌祝賀加油;對于回答或演算錯的,教師給予幫助、糾正,尋找錯誤根源,三番五次,不厭其煩講解訓練,直到學生理解學會為止,增強學困生的成就感。此外,課堂或課余時間給學生講一些關于數學家的小故事或者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比如: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家的故事,我國橋梁道路建設、大數據平臺運用、航空航天發展都離不開數學知識等,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和信心。
總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農村小學教師應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不斷加強理論知識學習,不斷獲取教改信息,探索新課程教學規律,了解學生的數學基礎,不斷探索、更新、完善教學方法,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曾保春,鐘向陽.小學生常見問題心理析因與輔導[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0.
[2]謝金禮.如何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華夏教師,2012.
[3]楊佳佳.基于模型思想的小學方程教學設計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