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勝利
摘 要:物理學科是以分析、觀察以及實驗等為重要基礎的一門自然類學科,其包括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通過開展物理實驗,利于促進學生更好地認知世界,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也能夠體會到物理學習的趣味性,同時也能夠幫助初中生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科研精神。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實踐;思考
在開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時,利用相應儀器及設備來輔助初中生更為形象性、直觀性地學習物理知識,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水平以及動手能力等。因此說,在當前初中物理教學中究竟以何種方式來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應受到初中物理教師的高度重視,教師之間也應對此進行積極的探討,以便彰顯出實驗教學對培養初中生的重要價值。
一、吸引學生參與到物理實驗中
在以往開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時,往往是教師做出示范,而后由學生根據相關流程進行實驗,這種實驗方式具備較大的刻板性特征,很難吸引學生參與到物理實驗中。若想改變上述情況,在現階段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就要求教師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實驗的空間以及機會,讓學生能夠通過多加研究、觀察以及分析等,有效開展物理實驗,也唯有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行為,才更利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學習到重要的物理知識,如此則利于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推動學生獲得更好的進步和發展。
例如,在開展“驗證大氣壓存在”這一物理實驗時,教師應善于采取有效的措施吸引學生參與到物理實驗之中。針對本次實驗,教師應先讓兩名力氣較大的學生到講臺上一同去拉馬德堡半球,而不管學生用多大力氣均未能拉開馬德堡半球,若教師將馬德堡半球之上的活塞開啟,使空氣流入其中,那么學生就能夠輕松拉開馬德堡半球。在開展上述實驗后,利于迅速吸引學生在物理實驗課堂中的注意力,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及求知欲望,讓學生在物理實驗課堂中能夠更具主動性及積極性,從而提高初中物理實驗課堂的教學效率及有效性。
二、合理組織,促進學生實驗合作、交流
在開展物理實驗時,非常需要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以及互補等,這樣才能更為充分地開展好物理實驗,確保最終實驗結果的正確性。所以對于初中物理教師而言,就應做到合理組織學生,促進學生之間的實驗合作與交流等,以培養學生的互助合作等意識,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強化學生開展物理實驗的效果。并且在此過程中,也利于融洽與和諧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關系,營造出友善、和諧的實驗環境,而學生在此環境之中也能夠提高能力,掌握更多的技能,從而使初中生的物理學習水平獲得綜合性、整體性的提高。
例如,在開展“摩擦力的大小與何種因素有關”的實驗時,教師就應合理組織學生,讓學生以交流合作的方式共同開展此次物理實驗。學生在探討與合作的過程中,也能夠促進彼此之間思想的碰撞,站在諸多的視角上有效分析與研究物理現象以及相應問題,在學生獲取到大量的知識以及相應技能之后,能夠明晰合作、交流開展實驗的積極作用,這對于初中生今后的發展來說也具有重要的價值。
三、鼓勵學生開展課外小實驗
在進行實驗教學時,所運用的各項實驗器材不應僅僅限制在專業器材層面上,而是也應指導初中生以自主動手操作的方式來制作一些有效的器材,在學生成功制作實驗器材后,也更利于燃起學生對物理實驗的參與熱情。
教師在指導學生制作小器材的過程中,也需多加鼓勵學生自主開展課外小實驗,這樣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個人潛能,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以及創新意識,也能夠發揮出物理實驗對于初中生物理學習的推動作用,讓學生在課內與課外均能夠充分學習物理知識。
針對學生的課外小實驗成果,教師也應予以適當的評價和指點,在此期間應多肯定學生的進步,培養學生的實驗信心。針對學生在實驗時的不足之處,教師也應采取溫柔和藹的方式加以指出,以便保障學生實驗之路的順暢性以及正確性。
四、運用多媒體技術,形象地呈現實驗過程
在初中物理教學階段,雖說運用實驗教學的方式利于促進學生理解與掌握物理知識,然而對于個別實驗來說,因具備一定的不安全因素,易于受到外在條件的制約與影響,所以難以開展此類實驗。相對來說,這種實驗所涉及的物理知識在理解層面上也更具困難性,若未能切實觀看到整個實驗過程,那么會對初中生的物理學習產生較大的阻礙。針對上述情況,在當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則可運用多媒體技術形象性地呈現出整個實驗過程,讓學生能夠在觀看多媒體課件后進行深入的思考,以促進學生進行有效學習。
例如,在開展“磁場”物理實驗時,磁場的定義與概念均比較抽象,若單一運用口頭講述的方式,則難以促使學生理解這部分知識。對此,教師就應運用多媒體技術,將磁感線的實際分布狀態直觀展現給學生,這樣利于降低學生學習“磁場”相關知識的難度,促進學生吸收此部分的知識,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總而言之,在開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務必要高度重視物理實驗,采取切實可行的方式,吸引學生參與到物理實驗中,提高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這樣才更能夠使學生在實驗階段感受到物理學習的魅力及趣味所在,從而促進學生更為深入地學習物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