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淑琴
摘 要:班主任的作用不僅是要對學生的日常進行管理,還要對學生進行德育,德育要滲透在教學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主要對班主任在德育中的工作進行分析,提出班主任應該如何更好地在德育中實施激勵的策略和措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道德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班主任;德育;注意事項;激勵措施;重要意義
德育是培養學生道德品質的重要方法和途徑,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政治教育以及法治教育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是學生的重要領導者,也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在對學生德育過程中,不僅要講授德育知識,還要采取一些激勵的政策,使學生可以更加自主地學習,可以有效提升德育的效果,讓學生可以提升自律,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也可以遵守品德規范。
一、班主任德育激勵策略的主要內容
一個合格的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時,需要提升德育的時效性,這樣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很多班主任在德育過程中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主要還是因為教師沒有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忽視了學生的身心體會,導致學生在課堂中沒有積極性,被動地學習,導致學習效率低。為了提升德育質量,教師需要改變傳統德育的觀念,采用新的德育理念,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其中最常用的教學策略就是采用激勵的手段,不僅可以讓學生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還可以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德育工作中,鼓勵學生進入更高的層次,讓學生在學習中可以更加主動,完成目標也會更加輕松。在德育內容中,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班主任德育中實施激勵策略分析
1.不同類型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激勵方法
班主任在德育中要認識到學生的個體性,在素質教育中,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個性,班主任教學方法也要因人而異,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激勵手段。同樣的教學,有些學生就掌握得比較好,有些學生就會表現得差一些,這時候教師就要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對學生制定較低的目標,自己與自己進行縱向比較,只要每次有進步就很好,逐漸提升學生的水平。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學習基礎影響很大,學習動機也會影響學習效率。因此對基礎不好的學生,可以利用學習興趣或是一些激勵手段來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中,班主任采用合適的激勵手段,可以讓一個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逐漸產生學習的動力,并不斷地提升學習成績。教師首先需要對這些學生進行心理上的疏導,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再不斷地鞏固學生的基礎,在班級中經常做一些小測試,對于進步較大的學生進行獎勵,讓學生有更強烈的學習意識和學習動力,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2.給予學生適當的獎懲
在實施獎懲策略的時候要適當,否則會造成無法激勵學生,還會影響激勵的目的和成效。如果學生在上課中出現了不專心聽課、與其他學生聊天、玩手機、作業不按時完成等現象,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些批評。但是批評過重可能會造成學生的逆反,或者是學生對老師害怕、不喜歡,降低了對德育課的學習興趣。如果不進行懲罰,學生就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從而變本加厲,對于學習也有不利的影響。獎懲適度非常重要,不僅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也要保護學生的尊嚴和自信。對于學習好的學生獎勵也要適度,否則會造成學生驕傲自滿的心理,讓學生失去進一步學習的動力,如果獎勵不夠,也會讓學生認為學習成果沒有得到回應和重視。
3.注意時機準確性和賞罰公平性
在實施激勵措施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并在德育中把握激勵的時機,激勵的時機把握得準確,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激勵學生。例如班主任在提出一個問題之后,全班學生都很沉默,而班里學習較差的一個學生舉手回答了問題,班主任在學生回答完問題之后可以先進行總結,之后可以對這名學生進行表揚。這樣學生每次在德育課中都會更加認真地聽課,如果激勵得不及時,會降低激勵手段的效果,對于德育的開展不利。在激勵措施中,公平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的激勵要讓學生信服,如果出現不合理的激勵,會讓學生感到沮喪,使得學生的學習情緒受到影響,不僅不能達到激勵的目的,還會造成學生學習效率降低的問題,因此同等成績的學生應該得到的獎勵相同,犯錯誤相同的學生受到的懲罰也應該相同。
4.班主任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
班主任德育要明確目標,讓學生實現德育的自律性,并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和高尚的情操。在德育激勵策略下,學生可以主動承擔起管理班級的任務,每個人都可以輪流做小小的班主任,體會管理班級的不容易,從而在平時的上課學習中可以更加自覺地遵守紀律,讓學生對德育有更深刻的理解。通過體驗之后可以進行投票,選擇在管理過程中表現最好的學生,授予學生“德育小能手”的稱號,這樣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律,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在班級中形成一種良好的德育學習氛圍。
總而言之,班主任在德育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德育中,班主任應該采取不同的激勵策略,讓學生得到及時有效的獎勵,發揮激勵策略的最大作用,達到激勵的目標,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德育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