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琨
摘 要:在學校的各種檢閱活動、運動會、諸多儀式中,鼓號隊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是少先隊展示自己光榮面貌與傳統的重要存在,在各種少先隊活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結合自身經驗,在實際工作的基礎上歸納了當前基層學校訓練鼓號隊時的一些不足,并且得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以供大家參考與交流。
關鍵詞:少先隊;鼓號隊;訓練方法
截至目前為止,我國許多學校對于鼓號隊的訓練模式以及訓練方法仍存在一些問題,這也是少先隊鼓號隊近年來精神面貌不佳的重要原因。對于鼓號隊而言,它不是松散的個體,每個個體在演奏時只顧自己的工作是否完成,更應該將隊伍看成一個整體,使演奏出的鼓曲就像是擁有一個大腦的許多雙手完成的。這其中的思想需要在訓練時就傳達給每一個少先隊員,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訓練效率,也為日后的演出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筆者在多次訓練后,總結出可以用分類的方法來進行管理。
一、化整為零,加強隊伍的紀律管理
對于剛接受訓練的鼓號隊成員,一切事物都是新奇有趣的。這固然能夠調動隊員的積極性與培訓興趣,也會出現在訓練時隊伍紀律情況欠佳、難以管理等情況。這也是培訓者首先應該面對的最重要的問題,一個鼓號隊首先應該有鮮明的整體性。
1.分組管理
可以將鼓號隊施行分組管理,讓隊員去管隊員,指令下達起來也更為方便,傳遞信息也更為迅捷。比如可以將一個50人的鼓號隊分為6個小隊,每個小隊是根據其不同的演奏任務來劃分的。六個小隊的分組情況為:2人擔任指揮,4人組成大鼓小隊,4人組成大擦小隊,16人組成小鼓小隊,8人組成小擦小隊,16人組成號分隊。再在每個小隊中根據民主投票結果推選出一名小隊長。小隊長起到了溝通老師與隊員的作用,并且小隊長本人也應該嚴于律己,能力過人,讓被管理的學員信服。
2.強化考核機制
在選出每個小隊的隊長后可以視情況選出一名副隊長配合隊長工作。對于小隊的管理,教師可以推出合理的考核機制,比如針對“出勤”“學習效率”“紀律”等方面提出考核方案,讓各個小組成員增強集體榮譽感,生出積極的競爭之心,有利于提升鼓號隊的訓練效率以及紀律的維持。
3.準時訓練
在鼓號隊的訓練過程中,樂器的響聲可能會影響不訓練學生的日常學習及教學工作的進行。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將鼓號隊的訓練時間放在放學后,但由于訓練正處于放學后這段時間,集結的速度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這使訓練時間一再縮短。所以我們要將目光放在及時訓練并且有效利用訓練時間上。我們可以先在訓練之前將訓練時間、地點告知每一個小隊長,再讓小隊長通知每一個隊員,并將“快速集合”也納入考核標準中。
二、“化深為淺”,增強隊員的學習興趣
1.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由于鼓號隊的人數相對較多,且每一個隊員的學習能力、樂器掌握的基礎水平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實際訓練的過程中可以進行分層化教學。在訓練前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基礎掌握情況將學生分為三層。
對不同掌握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以及規劃不同的學習進度。比如在學習《出旗曲》的過程之中,對于學習能力強、基礎好的學生可以讓其嘗試吹奏高音3和5;對于學習能力與基礎水平都一般的學生,將其訓練目標定在吹奏中音1和3以及基本低音5;對于兩者都較差的學生就讓其保證能夠完整地完成發音即可。
2.實施組內互助的學習模式
在教師教學之后,抽出一小段時間讓組內掌握情況好的成員幫助掌握較差的成員進行學習,傳授其方法要領,或是小組內討論此次學習的具體收獲,總結歸納最可行的演奏技巧。這樣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加強了隊員之間的友誼與合作性。隊員之間的信任與良好的友誼是鼓號隊完美演出的基礎。
三、“化繁為簡”,強化教學反饋機制
1.合理運用積分機制,激發學習興趣
在鼓號隊的訓練過程中,我們可以采用積分機制,將每一個教學的學習情況、日常管理情況作為考核反饋標準進行細化,定期評選出優秀小隊予以鼓勵和表揚,形成一種良性競爭的學習氛圍。
比如每次隊伍集合完整加一分,隊伍集合完整且快速加兩分;在學習過程中大部分人認真加一分,全體認真加兩分;學習內容及時掌握加一分,學習內容掌握及時并有余力進行接下來的學習加兩分等。合理的評價方式會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訓練中,并且集體榮譽感也會讓學生互相幫助,對于不規范的行為也會相應制止。
2.流動紅旗的運用
筆者參考了學校日常管理中“流動紅旗”的運用方式,將流動紅旗運用到鼓號隊的評價中。每周根據積分結果選出最優秀的小隊頒發流動紅旗,這樣能激發這周沒有得到紅旗的小隊的學習斗志,讓他們產生動力,希望獲得下一周的紅旗,而獲得紅旗的小隊也會更加律己,不讓紅旗“流走”。根據個人表現的好壞評選出“最佳鼓手”“最佳指揮”等獎項,這讓小隊中的每一個個體更好地展現自己。
參考文獻:
[1]劉光華.學校鼓號隊的組織和訓練[J].藝術科技,2014,27(3):235.
[2]楊娟.小學鼓號隊的訓練方法探析[J].新課程(小學), 2014(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