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栟茶鎮靖海幼兒園 康曉燕 張程晶
3月5日下午,原本是混齡游戲時間,可是由于前一天下過雨,地上還有水坑,因此我們臨時將幼兒帶到教學樓東側的毛毛蟲那里玩游戲。玩了一會兒,只見馨馨一個人在臺階和過道間跑來跑去,一邊跑一邊說:“哎呀,有個黑黑的東西在追我。”小語問:“黑黑的東西是什么呀?”昊昊叫了起來:“我知道,這是影子。”他們的交談吸引了更多小朋友的加入,他們跑一跑、看一看、說一說、笑一笑。
到了第二天、第三天,幼兒的熱情依舊不減,他們和影子賽跑,發現影子和自己跑得一樣快。“踩一踩影子,哈哈,踩到了。”“哎呀,大腳丫來了,快躲。”他們不停地談論著影子。
發掘幼兒的興趣,追隨幼兒的腳步,我們的課程即將實施,可是我們又有了新的困惑:小班幼兒適合探究影子這個科學性比較強的話題嗎?后來,經過年級組審議,我們打開了心結,既然是幼兒喜歡的,我們何不放手讓幼兒自己去探究、自己去發現呢?小班幼兒年齡小,他們不需要深刻地了解光和影的關系,他們只要和影子玩游戲,發現影子的一些小秘密以及有趣的地方就足夠了。于是,我們的班本課程“黑黑的東西”拉開了帷幕。
影子到底是個什么東西?它從哪里來的呢?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是太陽照出來的東西。”“從夏天來的。”“從樹上來的吧!”“肯定是外星人來搞破壞的。”“影子是地上的一個東西。”“跟我們人類一起跑的東西。”“學人做動作的東西,你撅嘴唇,它也撅嘴唇。”幼兒的想法真是千奇百怪,帶著猜想和疑問,幼兒對影子的興趣越發濃厚,探索開始了。
哪里有影子?什么東西有影子呢?帶著這些問題,幼兒開始了尋影之旅。“老師,我找到大樹的影子了。”“房子也有影子的。”“兔窩里的小兔子也有影子。”“我們教室門口的小花也有影子。”回到教室,幼兒趕緊把自己的發現畫下來。
第二天上午,幼兒還想再去找影子,走到中大道的樹叢旁邊,琪琪突然叫了起來:“康老師的影子不見了。”一陣風吹來,天氣立馬變了,諾諾像發現了新大陸似地說:“老師,我發現影子還會變顏色呢,一會兒黑色,一會兒灰色。”
回到教室,我們展開了討論:“為什么影子會變顏色呢?”小寶說:“因為有風,風一吹,影子就變顏色了。”馨馨說:“因為突然沒有太陽了。”諾諾走到前面來,一邊演示一邊說:“我在這兒,影子是黑色,我去那兒,影子變成灰色了,我返回,影子又變成黑色了。”正當我努力在腦海里理解他說的話時,他的又一句話把我給驚呆了:“我知道了,當太陽一個人玩游戲時,影子就是黑色的;當太陽和云朵一起玩游戲時,影子就是灰色的。”都說孩子是哲學家,是詩人——我真正感受到了。
接連下了幾天的雨,可把孩子們憋壞了,好不容易盼來了陽光明媚的星期三,我們一起來到樹屋下的水泥大道上,蹲下身子和久違的影子打個招呼:“影子你好。”“有沒有想我們?”“看我影子七十二變,變只小鳥飛呀飛,變只孔雀真美麗,變只老虎真威風,變只恐龍超級酷。”這么酷的影子可得畫下來,說干就干,幼兒拿來粉筆,可可自告奮勇地先幫個子最高的妍妍畫一畫,其他小朋友看得可認真了。
接著,大家兩兩一組,一個擺好造型一個畫。“哎呀,你別動,再動我就不好畫了。”“我變朵漂亮的花,你快畫下來吧。”“我的這個造型可難了,你會畫嗎?”強強走過來把我拉到他的影子畫前面,撅著嘴巴說:“老師,你看,湉湉把我畫成了一個大胖子。”小朋友們聽了哈哈大笑。強強為了證明還自己站到影子畫前比對一通:“你看,我的影子根本不是長這樣的。”我忍不住笑了,原來剛才湉湉一不留神,把自己的影子也畫進去了。湉湉說:“別生氣了,我幫你再畫一個吧。”
放學后,馨馨因為要等媽媽下班,主動坐到大廳的花圃旁陪著張老師一起刷樹枝。她拿起樹枝,影子正好投到了黃色的墻上,張老師見狀也趕緊拿起了樹枝,一場別開生面的皮影戲開始了——她們大戰了幾個回合,也沒分勝負。
第二天上午,馨馨迫不及待地把她的新發現告訴了其他小朋友們,大家也都吵著要看皮影戲。張老師找來一張白紙和兩個紙盒,一個簡易的戲臺就搭好了,打開手機里的手電筒功能,皮影戲開演了……這還不過癮,六一兒童節,我們準備來一場真正的皮影戲表演。首先,得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制作一張邀請函,孩子們自己動手,畫一畫、剪一剪、貼一貼,我們的邀請函就做好了。
兒童節這天,家長們如約而至,大家先一起觀看了皮影戲表演以及皮影制作視頻。接著分組挑選心儀的材料,開始制作皮影了,教室里頓時成了手工坊,看,米奇組的果果家爸爸媽媽齊上陣,一旁的小逸趕緊幫果果媽媽把小魚和水草剪下來;布魯托組的諾諾最喜歡的就是佩奇了,奶奶說:“別急別急,讓我用手機搜一搜。”;米妮組的琪琪媽媽想到一個好辦法,用薄薄的彩紙蓋在手機上印一個;唐老鴨組的小朋友們可厲害了,他們自己動手畫一個,每個人都忙得不亦樂乎。搭好戲臺,燈光到位,準備開演,首先布魯托組給大家表演的是“佩奇的故事”,米奇組表演的是“恐龍與大海的故事”,接下來的幾組又給大家帶來了“龜兔賽跑”“米奇的故事”“神秘的恐龍世界”,教室里不時傳來掌聲和歡笑聲。
影子到底是從哪里來的呢?它還有哪些秘密呢?我們一起從繪本《怪事多多》《我的小影子》《我有一個新朋友》中尋找答案。原來我們身邊到處都有影子,無論我們跑、跳、躺下,影子總是甩不掉。早上、中午、下午的影子可不一樣,我們還知道玻璃和水是沒有影子的。
最近,孩子們又有了關于影子的新話題,朵朵說:“老師,我今天穿的紅色衣服,我的影子肯定也是紅色的。”有的小朋友不同意她的這個觀點,我們一起到外面去驗證一下,結果發現不管穿什么顏色的衣服影子都是黑黑的,那會有彩色的影子嗎?我們趕緊上網搜索,還真的有。孩子們到教室里尋找,發現了彩色透明玩具,問張老師借來手電筒,結果照在白色KT板上的彩色玩具的影子還是黑黑的。繼續尋找,照在彩虹傘上的影子是彩色的嗎?哎,又是黑的。
有一天,在表演區里看戲的小朋友發現白布后面的皮影是彩色的,大家興奮起來了,有的說終于找到彩色的影子了,有的說這個根本不是影子,是那個白布太露了。看來,孩子們在尋找彩色影子、制造彩色影子的探究之路上還會不停地走下去,我們靜靜期待……
其實,我們的課程并不完美也不完整,我們只是想讓課程從孩子所在的地方開始,像流水一樣經過,并且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在這個地方發出屬于自己的聲音。
開學初,孩子們無意間對影子這個黑黑的東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們及時抓住孩子的興趣點,挖掘出它的教育價值。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選擇充分放手、靜靜等待和發現,不急于求成。我們在一學期的時間里接納著孩子們獨特的想法,聆聽他們獨到的見解。孩子們想玩什么或者又有了關于影子的新話題,我們就趕緊追隨他們的腳步,給予支持與引導,調動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課程實施中,我們和孩子一路探究、一路發現、一路驚喜、一路感嘆,我們感嘆孩子們能夠演繹出那么多的精彩故事,感嘆他們小小的年紀卻有著大大的智慧,感嘆他們總是能給老師帶來意外的驚喜。課程開始之前,我們困惑過,到底要研究到什么、怎樣研究,我們心里是茫然的,最后我們把決定權交給了孩子,他們的探究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我們也慶幸自己能夠伴隨孩子一起收獲成功的喜悅。